楚国总共存在几年(是如何把楚国推向灭亡的)(1)

在春秋战国时期,总共有100多个诸侯国,诸侯国的统治者们接受了“天子”的册封,因此拥有了自己的诸侯国。比如经济发达、民主和平的齐国,位于咸阳、有金币辉煌的宫殿的秦国、在北京建立都城的燕国,还有位于“风水宝地”的赵国,邯郸便是它的首都,我们知道的“邯郸学步”也是从赵国流传的。

因此,赵国便是各个国家都想争夺的地方。大家都知道秦王嬴政最后统一了六国,在前222年它灭了最后一个国家齐国,从此再也没有“齐楚燕韩赵魏秦”,而是一个大大的新的秦国。我们今天就要了解一下关于首都位于郢的楚国的历史,以及它独特的贵族文化和最终灭亡之间的关系

一、神秘莫测的楚国贵族文化

1、通过贵族之墓,来展现昔日的灿烂文明

在历史学家的眼中,王子午算是楚国的一位贵族人物,其实就是《春秋左传》当中的“公子午”。在在河南省,人们发现了他的墓址,伴随他葬在墓里的文物被河南博物院保护。最有历史研究价值的便是“王子午鼎”,它是一个青铜器,上面刻着铭文;里面的内容记录着王子午对楚国做出的贡献以及此物的用处,为什么叫做王子午鼎呢?因为这件青铜器是王子午之墓里面的七个鼎之一,这七个鼎从小到大来排列,当中最大的一个上面还刻着王子午的名字,因此,这可以算是楚国贵族的“传家之宝”。

楚国总共存在几年(是如何把楚国推向灭亡的)(2)

王子午鼎

“鼎”,大家都很熟悉,我们在古代的时候就通过铜鼎来祭祀,它同时还是墓主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而在王子午之墓里面就存在七个鼎,这个发现,更加证实了王子午尊贵的身份,以及他在楚国的“贵族”身份。

在《公羊传》里写道:“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子需要用九鼎来证明自己的“九鼎之尊”的身份,诸侯则要用七个鼎,大夫需要用五个鼎,士可以用三个,当然有的用一个鼎。而且重点是,这些鼎的数目,不能随意增加,否则就属于杀头之罪,有以下犯上的罪名。

《墨子·兼爱中》中写道:“楚王好细腰。”,意思是说楚王喜欢腰细的人或物,所以著名的王子午鼎,我们从外观上就能看到,它有很明显的束腰,而且,鼎的外部装饰十分的精致繁华、华丽精美,上面有着楚国时期特有的饕餮花纹和蟠龙纹,通过这些精美的花纹,刻画出玄幻莫测的古代神话,其中篆刻的铭文,也是对书法艺术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虽然故人已经逝去,但是在墓中那些精美的碧玉、陶瓷、食器都在体现着战国时期的楚国王子午威风凛凛的姿态,以及常人难及的荣华富贵

2、随着文化思想的进步,同样随之即来的是奢靡之风

在《春秋晚期楚国贵族墓出土青铜神兽赏析》当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许多形状各异的瓷器,有些用来装饰,有些用来盛放食物,这些瓷器上面几乎都雕刻着吉祥云、龙和凤、还有其他的鸟兽图案,还有许多的漆木器具,在出土之时还有着它们原来的光鲜亮丽。在战国时期,当其他国家还在用玉器来穿线制作盔甲时,楚国人就已经开始用皮革和武器来组装盔甲,其穿戴轻便,又不失华丽。其中,它们雕刻之精美,以及数量之庞大,充分显示出墓主人公以前的富有,以及它们所彰显的浓烈的奢靡之风。

楚国总共存在几年(是如何把楚国推向灭亡的)(3)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因此,当历史的脚步停留在楚国的时候,便在庄子身上能发现楚国思想文化的痕迹:《骈拇》中有“吾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也,自闻而已矣。”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庄子主张排除外界的干扰,自由自在,梦幻般的作品中渗透着楚国具有代表性的思想。无论是楚国的诗人还是民间流传的小故事,都充满了传奇的色彩,许多浪漫的思想情怀都开始萌芽,像著名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离骚》里面“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诗词中所表达出的意境越来越唯美、浪漫、注重精神价值。

《礼记·曲礼》当中写道:“士无故不撤琴瑟。”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一个“士”都会有一把属于自己的琴瑟,而“十弦琴”它是非常罕见的,因为古时候人们的琴都是七个弦,而现在我们挖掘到的琴是十个弦,所以,有人就会觉得是不是著名的“高山流水”的琴弦?但,我们只是猜想。楚国的贵族文化是十分丰富、灿烂的。它与人们的衣、食、住、行融合起来,但是,拥有创意和创新是很好,如果过度的“高级”或者奢侈就不好了。因为楚国八百年来的历史就葬身于他自身的贵族文化。

二、骄泰奢靡的楚国贵族文化

1、 “旧贵族”是杀害楚国灿烂文化的凶手

楚国的文化从上面我们可以了解到有很多很多,但是我们我要知道一点,我们常说文化、文明的表面意思上是我们生活在某一个地域,某一个时代,某一个王朝,是总体的文化的特征,文化的发展,深层含义就是代表了我们一个时代的制度文明成果,然而,在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化实力和背景都十分的强大,到底是什么让如此强大的楚国走向灭亡?

楚国总共存在几年(是如何把楚国推向灭亡的)(4)

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当中的“我思用赵人。”就体现出廉颇身为楚国的将军却想要用赵国的士兵,这足以体现出楚国当时军用已经开始落后,国库出现危机。而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就在于楚国已经被一群群“旧贵族”的恶势力所包围,他们相当于楚国的寄生虫,贪婪地吸食着通过压迫人们得来的钱财。虽然,有恶势力出现就有正义的诞生,但是楚国这个拥有庞大的贵族体系怎么能饶得了阻碍他们的正义的贤臣,况且,当时的楚国,贤臣都已经被“旧贵族”清理的差不多了,其中最经典的例子便是屈原。

2、让我们敬畏的生命——屈原

屈原,他出生于战国时期的楚国,他开创了“骚体”,他的诗歌内容和楚国的灭亡有着很大的关系,他除了诗人的身份之外他还是一位改革家,正是一位他是一位改革家,所以他的一些正确的、为了黎民百姓好的政策反而对当时的楚国贵族是一种威胁,随着改革的继续,“旧贵族”十分的不乐意,确实,因为屈原的“变法”,楚国的综合实力逐渐变强,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幸福,社会的制度越来越“人性化”。可是就因为屈原这“人性化”的变革让原本通过“不人性化”的“旧贵族”们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楚国总共存在几年(是如何把楚国推向灭亡的)(5)

这些旧贵族的官职,就像花瓶一样,一摔既碎,然而屈原就是来干这个“摔”的动作,所以,他自己深知自己早就已经深陷泥潭,但,他心中强烈的爱国精神使他宁愿牺牲自己,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护自己的国家,所以,他一次一次的改革,一次一次的在挑战凶恶的“旧贵族”,他最终在楚国庞大的“旧贵族”势力的压迫和暗算下投江自尽。因此使得他临走前写下的《离骚》流传至今,被世人所赞扬。在《离骚》这篇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屈原对自己国家的热爱,以及对当时“旧贵族”黑暗的憎恨

《离骚》中的:“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一句话就体现出楚国的平民百姓,在当时被“旧贵族”以及“旧制度”压迫的有多么艰难,“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这一句便把青楼里其他女子对诗人“美貌”的嫉妒,描写的生动形象,暗讽当局朝廷的那些“旧势力”对他的陷害,更加体现出当时楚国的社会是多么的黑暗,让屈原这位如此正义之人,竟会落到如此下场。也正因为“旧势力”这些邪恶的手段,也从此让他们终结了他们自己,让楚国失去了自己的爱国勇士,走向灭亡。

楚国总共存在几年(是如何把楚国推向灭亡的)(6)

三、总结

像三国演义上面的开头第一句话:“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春秋战国时期,由原来的“齐楚燕韩赵魏秦”变成了统一六国的秦国。其中和秦国一样拥有强大权势的楚国,却因为内部自身的原因而走向灭亡,是楚国的“旧贵族”因为贪婪自己所固有的财产和地位,以及可以不劳而获的生活,向朝廷中正义的大臣发起攻击,使得楚国逐渐由兴盛安宁走向衰败,这些“旧贵族”一直享受这自己的奢靡的生活,不论百姓的安危,剥削劳动人民,让楚国原本强大富裕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徒有空壳,不堪一击的国家。

参考文献:

1、《离骚》

2、《公羊传》

3、《春秋左传》

4、《礼记·曲礼》

5、《墨子·兼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