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牛原近年来,消费者因给差评而被商家恶意中伤、报复的事件层出不穷互联网时代,商品评价已然成为品牌传播的重要媒介以及消费者衡量商品好坏的重要途径,也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意向保障消费者在商品评价上的自由,仍需多方面的探索,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中评和差评的影响哪个比较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中评和差评的影响哪个比较大(打差评被怼风口下的)

中评和差评的影响哪个比较大

作者:牛原

近年来,消费者因给差评而被商家恶意中伤、报复的事件层出不穷。互联网时代,商品评价已然成为品牌传播的重要媒介以及消费者衡量商品好坏的重要途径,也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意向。保障消费者在商品评价上的自由,仍需多方面的探索。

其一,消费者自由行使“差评权”,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消费者投诉机制的健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消费者既然购买了商品和服务,就有权利在相关购物平台上发表使用体验。据调查显示,百分之九十的消费者在网络购物时都会看差评,即是否可以接受商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因此,发表真实的使用体验也是对其他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保护。但是部分商家只能接受好评,对打了差评的顾客进行电话骚扰或者恶意报复,然而消费者维权成本过大、投诉无门,使得部分消费者在报警后也只能得到“删除差评来平息事件”的答复。因此,加大对不法商家的惩治力度十分必要,唯有如此,才能保障消费者的评价权利,促进平台完善。

其次,商家应摒弃“零差评”思维。商家一味追求好评甚至通过“好评返现”等不良竞争手法来获取好评看似是对生意的用心经营,实则本末倒置。部分商家在资本裹挟下不惜使用各种手段删除差评从而获取经济效益,这种行为既是对法律底线的疯狂试探,也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和诚信市场。面对消费者的质疑,商家应秉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经营理念。优质的差评也是对商品真实客观的使用体验,可以更加立体地反映商品质量,理性的消费者自然也会根据自身的要求进行选择。

当然,也需要看到的是,部分消费者滥用“差评权”,在网上对商家敲诈勒索,甚至出现“职业差评师”向商家碰瓷。恶意差评无疑会拉低商家评分,而网络购物平台不仅会向高分店铺提供优惠措施,还会依据评分高低对商家进行排序,评分高、口碑好的商家会被优先推送并且加之“必吃榜”、“点评高分店铺”等名号,从而吸引更多消费,店铺的交易额也随之增加,网络购物平台通过这种手段提高商铺的转化率来增加自身收益,这无疑推动着商家追求好评而无法容忍差评。竞争是商家获得利益的必然途径。然而,在商家忽视消费者“差评权”的背后,是部分商家恶性的竞争观念和方式。

与此同时,网络购物平台的不尽责也阻碍着“差评权”的落实。消费者进行线上购物时,让渡出部分隐私权,但平台对消费者隐私保护不到位,使得消费者在给出差评后遭到商家故意泄漏信息甚至倒卖给不法分子,严重影响消费者正常生活,也使得部分消费者对于给出差评“望而却步”。网络购物平台作为联通商家与消费者的媒介,不能做架空“差评权”的推手,而要逐步构建科学、健康的网络消费平台。(牛原)

来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