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18年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海选面试时,主考官让我们六个选手一起飞“山”字飞花令当比赛进入到白热化时,耳熟能详的“山”字诗词大家已经都背得差不多了难解难分之下,我忽然想到毛主席一生对大山情有独钟,他写了许多和“山”有关的诗词调整思路以后,顺利赢下了比赛,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全诗意思?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全诗意思(踏遍青山人未老)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全诗意思

记得2018年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海选面试时,主考官让我们六个选手一起飞“山”字飞花令。当比赛进入到白热化时,耳熟能详的“山”字诗词大家已经都背得差不多了。难解难分之下,我忽然想到毛主席一生对大山情有独钟,他写了许多和“山”有关的诗词。调整思路以后,顺利赢下了比赛。

毛主席一生戎马倥惚,革命战争年代,他辗转在崇山峻岭之间,大山赋予了他钢铁般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品质,大山也记录了他的革命足迹和奋斗历程,山的巍峨深沉、大气坚挺也与他的诗词浑然一体,动人心魄。一座座大山,见证了毛主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人生奋斗史,“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中国革命史,“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社会发展史。

2021年我参加了全国党史知识竞赛。百年党史,波澜壮阔,气势恢宏,通过系统认真地学习,我对党的百年征程以及对毛主席诗词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为毛主席诗词本身就是一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壮丽史诗。

本文以毛主席参加中国革命的历程为顺序,从1910离开家乡到1935年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到1949年建国;建国以后三个阶段入手,来简单分析一下毛主席诗词里千姿百态的“山”。

1910离开家乡到1935年遵义会议:人生无处不青山

七绝.改诗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1910年秋天,年仅17岁的毛泽东怀揣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高远志向,离开家乡韶山,生动地表明了死后尸骨何必非要归故里,人生行至何地自有青山相随的远大抱负。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925年晚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在岳麓山下重游橘子洲时,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振聋发聩的“天问”。

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1927年,大革命处于低潮时期,毛泽东在武汉的黄鹤楼,眺望龟山、蛇山,写下此词,表达了对革命前途的忧虑。

《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1927年9月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带领起义队伍转兵井冈山,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辟了新的道路。

《如梦令·元旦》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1930年元旦春节期间,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一部分从古田出发,越过武夷山到江西去。在这次行军途中,毛泽东以“元旦”为题写下了这首小词,以此来描述这次进军的情景。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

不周山下红旗乱。

1930年12月,蒋介石发动第一次大“围剿”,以十万兵力,进攻赣南、闽西的红军根据地。12月30日,红军在龙冈山伏击张辉瓒并全歼其十八师。第一次大“围剿”就此结束,闻听前方捷报,毛主席喜形于色,遂在马背上吟成。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

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何及!

1931年4月,蒋介石对苏区发动了第二次大“围剿”。毛泽东亲自指挥中央红军在龙岗、白云山、闽山一带“横扫千军如卷席”,痛快淋漓地打破了‘围剿’。”

1935年遵义会议--1949年建国:更喜岷山千里雪

忆秦娥·娄山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娄山关人称黔北第一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攻占娄山关一战,取得红军长征以来的首次大捷。毛泽东在娄山关上感慨万端,吟出了长征中最为悲壮的著名诗句《忆秦娥·娄山关》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六盘山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前的最后一座高山。此词即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而红军过雪山、高山,是红军长征中最艰苦的行军之一。长征期间,毛泽东率领红军翻越娄山、岷山、六盘山等崇山峻岭,不断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强大的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打过了长江,迅速地占领了南京。“钟山”,即南京城东郊的紫金山,用以代指南京城。人民政权做主的时代诞生了,几千年以来的封建压迫和一百年以来的侵华列强压迫,都同时被推翻了。

1949年建国以后:重上井冈山

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毛泽东心中胸中宏图升起,他谋划着在长江西边竖起大坝,斩断巫山多雨的洪水,让三峡出现平坦的水库。

七律·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庐山之美天下闻名,毛泽东登庐山,神驰目极,为庐山留下了一首豪放之歌。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回顾三十八年革命历程,为祖国新貌而感慨万千。

感谢浏览,如果喜欢,敬请关注、点赞、转发!

您还了解哪些毛主席诗词,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