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跑步是一种历史悠远、深受大众喜爱、锻炼效果佳的运动。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山岩上就刻下了这样的字句:"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
今天,跑步仍被人们视为简单、方便且有效的有氧锻炼方式之一。
但同时相比游泳、健走等相对和缓的运动来说,长跑对膝关节的负荷更大,稍有不慎更容易出现损伤。从这个角度讲,跑步可能会对膝盖造成影响而受伤。
跑步时,膝关节承受的压力是正常站立时的4倍
国际医学权威期刊美国《骨科与运动物理治疗杂志》2017年6月刊指出,健身跑步者的关节炎发生率为3.5%,而久坐不动人群的关节炎发生率为10.2%,竞技跑步者的关节炎发生率为13.3%。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健身跑步者的膝关节炎发生率远低于久坐不动的人群,而只有进行竞技型跑步的人群膝关节炎发生率才会明显高于前两者。所以说跑步百利唯伤膝的说法,其实是对这项运动有一定的误解。
诚然,会有人提出异议“我就是跑步损伤了膝关节落下的病”。
那么我们就先来反思寻找一下其中的原因。
你是不是也有如下的跑步经历:
1、跑前不热身或拉伸:跑完很容易膝盖酸痛、脚踝疼。
2、跨大步跑:这种技术适合专业的长跑运动员,而普通跑步者盲目模仿会减弱大小腿夹角缓冲地面冲击的作用,容易引起膝盖损伤。
3、跑步时身体后仰:落地时身体重心在腿部后方,相当于拖着身体跑步,既不好借力,膝盖受到的力又不能被有效缓冲掉,膝盖受力增大,容易受伤。
4、零基础初学者或许久不锻炼,一下子就跑长距离甚至马拉松:肌肉力量不足会造成膝关节不稳定,跑步距离越远,身体负担越重,更容易受伤。
5、穿鞋随便、不挑场地随便就开跑:跑步时膝盖受到的冲击增加到体重的 3~4 倍,剧烈时可到 6 倍体重。不专业的鞋子无法达到缓冲要求,而场地太硬,跑步时对膝盖的反冲力会比较大。
6、体重过重,想通过跑步减肥:体重每增加1磅(0.45千克),步行或跑步时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就会分别增加3磅和10磅。如果身体质量指数(BMI)超过25,膝关节的健康就会大打折扣。肥胖还会加速软骨磨损,大大增加膝关节炎的发生率。
那么究竟怎样跑才更科学、更健康
让膝盖少受伤呢?
1.跑前充分热身和拉伸:
跑步前做动态热身,用比平时慢的速度跑 500~1000米左右,可以提高心率,增加肌肉、肌腱和韧带的血流量来让身体对接下来的运动做好准备,减少伤害。比如你正常跑步是 8 分钟跑一公里,热身就用 10 分钟跑一公里 。
或者也可以采取图中的静态拉伸:
2、调整正确的跑姿和步幅
跑步时注意身体前倾,两肩稍提,两肘屈成90度,双手握空拳,用臀部和大腿发力,步幅不要过大。
跑步时前脚掌着地触地时间较短对膝关节压力小,但同时脚踝承担的压力会比较大,后脚跟着地对膝关节产生的负荷较大。
专业马拉松运动员,大多是采用前脚掌落地后迅速切换全脚掌的混合跑法。而普通跑步爱好者一般都是后脚跟着地,或后脚跟着地过渡到前脚掌的跑法。
对于普通跑步健身爱好者来说,不必过分在意自己是哪种落地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到最舒服的跑姿。无论足部哪个部位先落地,关键在于都要做到小步轻轻落地,避免硬着陆带来的地面冲击力。
3、训练股四头肌力量
股四头肌位于大腿前方,它提供我们走路、上下楼、蹲起等动作时的主要力量。强健的股四头肌还能保证膝关节的稳定性,减轻关节压力,减缓软骨磨损(点击了解具体锻炼方式:膝关节不好?别小看这7个小动作,坚持做让膝盖更有力)。当你的膝关节足够稳定了,那么跑步的时候发生膝关节受伤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4、初学者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建议在进行长跑运动前最好对身体关节检查,在没有病变的基础上,慢慢适量地参与。跑步的时间和量要适度增加,每次加量都要适应两周。
如果跑完步膝盖不疼,说明目前跑量可以胜任;如果跑完步之后,膝盖疼痛或者肿胀不适,超过两小时不缓解,就说明超量了,再跑步的话需要减量。
5、穿合适的跑鞋,选择塑胶跑道
一定要穿跑鞋,跑鞋是专为跑步设计的,并且它能够减轻脚着地时的振动,减少对脚、膝盖的损伤。
塑胶跑道可以吸收运动产生的冲击力,减少对于身体的反冲力,使你的膝盖、脚踝、骨骼都不容易受伤。
6、合理饮食 控制体重
大体重人群优先将BMI(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指数降低到25以内,减少体重给膝关节带来的压力,再考虑跑步锻炼。减肥可优先选择非负重锻炼。
愿每一天阳光洒在你身上,愿每一步你都跑得健康,跑得快乐!
声明:本文由骨科大夫综合整理,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文章仅供参考和学习分享,一切视患者自身情况和以专业医生诊断治疗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