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博大精深,距今已有六千多年历史,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属于表意文字,现代常用汉字就有2500个,《康熙大字典》则收录了47035个汉字,其中很多汉字意思相同或者相近,但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语境,有着严格的适用规范。如果用错了,就会闹出笑话。

就拿我们自称为例,现在我们大多以“我”自称,但是在古代,古人用于自称的字可谓五花八门,除去方言之外,常用的自称就有我、朕、吾、余这四个字。你知道这四个字的区别吗?

古人怎么谦称我?我朕吾(1)

先说现在最常用的“”吧。

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我,施身自谓也。”意思是施加于自身的自称,但这并非“我”的本义,“我”实际上是假借用法。

在甲骨文中,“我”是一个象形字,右边是一把长柄,左边是三锯齿,中间以锐角连接。看上去非常像一种兵器。事实上在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就出土这种三戈矛,跟这个“我”字一模一样。由此可见,“我”字的本义就是兵器。而“我”字到现在,右边仍然是一把戈。

古人怎么谦称我?我朕吾(2)

周王伐商纣,檄文有“我伐用张,于汤有光”的描述。此处“我”是兵器,“我伐”即杀伐。纣王凶残,因此征伐纣王符合天命,连殷商的开国君主汤也会感到光荣。

随着部落文明向奴隶制转变,战争变得极为频繁,人们不得不使用兵器来捍卫个人的利益,兵器是用来保卫“我”的,因此引申为第一人称代词。但有趣的是在古代,人们却很少使用“我”自称。这是为什么呢?

古人怎么谦称我?我朕吾(3)

北宋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当时有个姓许的方士蔑视权贵,极其傲慢狂妄,跟别人说话的时候非但不谦称,无论贵贱皆自称“我”,他人无奈之下给他取了个绰号“许我”。

北宋时期重文轻武,对于武力表现出排斥,而“我”和武有关,以“我”自称,其实是一种狂妄自大,所以使用“我”是一种没文化,没礼貌的表现。

古人怎么谦称我?我朕吾(4)

再说“”。

大家都知道,古代皇帝自称为“朕”,是专用称谓,普通人使用属于僭越,那是“掉脑袋”的事情。不过在战国之前不这样,“朕”成为专称是从秦始皇才开始使用的。

据《史记 • 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取天皇、地皇、泰皇之“皇”,再纳上古的“帝”位号,合称“皇帝”,自称“朕”,以体现千古一帝的高贵独一无二,自此之后,“朕”即成为皇帝的专用自称。

古人怎么谦称我?我朕吾(5)

在此之前,屈原的《楚辞 • 离骚》吟咏道:“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其中“皇考”是对已故父亲的美称,这里的“朕”即屈原的自称。

再说“”。

吾出现在金文中,“从口五声”。小篆字形“吾”去掉了上部“五”字中间的一竖,简化为上五下口。在《说文解字》中认为“五”表示“五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在“五”的下部再添加一个“口”,即话语从口中交错而出,引申为“我”之自称。

古人怎么谦称我?我朕吾(6)

还有一种说法是,“吾”字的上部“是一个源自手掌‘五’指,表示用手掌捂住嘴巴后的用力发声,以示辩解,引申出自我之义。

再说“余”

在甲骨文中,不管是君王还是占卜者都以“余”自称,而《说文解字》解释:“余,语之舒也。”指说话时语气的舒缓。在古代“余”和“吾”经常在同文中并称使用,余的语气平和,“吾”则语气倨傲。两者的语境有着尊卑之分。

古人怎么谦称我?我朕吾(7)

原创不容易,更多资讯请关注“酒歌说文”,为您提供更多有趣的人文知识以及传统文化。反正不要钱,多少学一点。

古人怎么谦称我?我朕吾(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