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之盟结局什么意思(原创什么叫城下之盟)(1)

我们把那种在敌人兵临城下而被迫不得不和敌方签下带有屈辱性条款的“盟约”叫作“城下之盟”。春秋时期是最不讲“信”的时期,《诗经》有:“君子屡盟,乱是用长。”意思是:君子屡次立新盟约,祸乱由此而增长。老子针对春秋无“信”,有一句名言:“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

下面说几个与“城下之盟”有关的故事。

绞国签下与楚国的“城下之盟”

我国春秋时代诸侯争霸,连年战争,没有合乎“义”的。孟子就说过“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

据《左传·桓公十二年》,一次,楚国依仗强大,发兵侵略邻近的绞国。绞国是春秋时代一个小国,在现今湖北郧县西北。

楚国先“军其南门”,就是集中兵力攻打绞国南门,绞国闭关不出,楚国一时攻不下来。后来楚国采用屈瑕的主意,认为“绞小而轻,轻则寡谋”,就是说绞国人比较轻浮,没有主意,所以就故意让一些人在没有士兵保护的情况下,到城北门外山里去打柴,引诱绞国出到城外来进行抓捕。绞国真的抓捕了30多楚国人,转天,便更驱使楚国人出城进山去砍柴。楚国派军队在北门坐等,在山里设下埋伏,一举攻进城去,大败绞军,逼迫绞国不得不与楚国订下了屈辱性的“盟约”,历史上称为“城下之盟”。

宋国拒绝与楚国签“城下之盟”

据《左传·宣公十五年》,楚国出兵包围了宋国都城,宋国在现今河南省商丘县境。宋国被围困日久,城内缺粮少柴,民心慌乱,宋国害怕了。宋国派大臣华元趁黑夜潜入楚军大将子反的营帐,登上子反的床,用强硬的口吻说:“鄙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音CUAN,烧火做饭)。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意思是说:你们楚国别以为我们宋国城内现在已经到了粮空柴尽,互相换着吃孩子,人骨头当柴烧的地步,即便是这样,想逼迫我们签下“城下之盟”,办不到。如果你们退兵30里,那还可以听命。子反听了害怕,真的退兵30里,与宋国签了“盟约”回国。宋国派华元为“质”,“盟约”里写着:“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意思是“你不要诈骗我,我也不要诈骗你”,后来留下一个成语,就是“尔虞我诈”。

当时楚国依仗强势像欺侮宋国,可宋国也不肯示弱,所以宋国答应可以与楚国“签约”,但是你必须退兵30里,然后我可以派华元去为“质”。这样,虽然宋国口头上拒绝与楚国签“城下之盟”,实际上还是向楚国示弱。

“澶渊之盟”是不是屈辱的城下之盟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当时辽国屡次侵犯宋朝,辽国萧太后亲帅20万大军第九次大举进犯。边关告急,震惊汴京,宋真宗不听避祸金陵的主张,接受寇准的建议,御驾亲征,坚决抗敌,前线将士受到鼓舞,遏止住了辽国攻势,又取得瀛洲大捷。尤其是真宗亲临澶州前线督战,杀死辽军统领萧挞凛。萧太后不得不提出与宋朝议和,宋真宗同意,达成和议,订下“澶渊之盟”。而后,较长时间没发生战事,边境得到安宁。

对“澶渊之盟”是不是“城下之盟”历史上争议不断。学生课本认为是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理由一是宋辽本是藩属关系,不该称兄道弟;二是宋朝每年还要给辽国“岁币”白银十万两,绢20万匹,如同纳贡;三是被辽国强占的燕云十六州尚未归还等。

也有人认为,宋朝“崇文抑武”,经济上富足了,军事上衰弱了,与强悍的辽国于澶州交战能取得一时的胜利已经很不容易,“澶渊之盟”又是宋军取胜情况下签约的,并非属于被迫;互相称“兄弟之国”是平等关系,也不算是受屈辱;给辽国的“岁币”算是“助军旅之费”,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经济援助”。

 国家强盛才是根本

主权国家都知道不该签屈辱性的“城下之盟”。不管怎么说,国家强大是根本,国家强盛外交上说话硬气,没有谁敢欺侮,也就没有谁能逼着你签什么样的“城下之盟”。国家不强盛,腰杆硬不起来,说话就不硬气,就会受人欺侮,再怎么要“面子”,任凭怎么去解释,签约内容必然就会有屈辱性条款。怪不得有一位近代外交家总结教训发出过感慨说“弱国无外交”。

本文系海河网原创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海河网。欢迎关注并按规则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