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与重庆、四川、湖南、云南、广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枢纽。贵州历史悠久,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远古人类化石和远古文化遗存发现颇多。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栖息繁衍,已发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80余处。截至2012年12月31日,贵州省下辖7个县级市、56个县。其中,就县级清镇市来说,以“镇”命名,名字起得非常谦虚。

贵州以镇命名的县(贵州省一县级市)(1)

首先,清镇市是贵阳市下辖县级市,位于贵州省中部,东经106°07′~106°32′,北纬26°25′~26°56′之间。东与白云区、乌当区毗邻,南与安顺市平坝区接壤,西为东风湖与织金县相连,北为鸭池河、猫跳河与黔西县、修文县隔岸相望。县级清镇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5000多年前,该地区就有人类在此活动。春秋这一历史阶段,今县级清镇市一带属牂牁国辖地。到了战国时期,该地区属夜郎国范围。

汉武帝刘彻这位千古一帝在位时,今清镇市一带属牂柯郡。南北朝时期,该地区和中原地区的交流相对较少。唐朝建立后,在乌江以南设羁縻州,该地区属矩州。公元1119年,也即北宋这一历史阶段,更矩州为贵州,今清镇市一带属之。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在该地区置顺元路宣抚司,先隶四川行中书省,后隶湖广行中书省。明洪武四年(1371年),设贵州宣慰使司,司治贵州(今贵阳),今县级清镇市一带属之。永乐十一年(1413年),置贵州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该地区属之。

贵州以镇命名的县(贵州省一县级市)(2)

最后,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时,裁去威清卫、镇西卫和赫声所、威武所,取威清之“清”、镇西卫之“镇”,定名为清镇县,治所于威清卫城(今清镇县城),隶安顺府。由此,对于该地区来说,建县历史已经超过300年了。清朝灭亡后,清镇县县属贵西道,后直属于贵州省。1970年属,清镇县属安顺地区。1992年,清镇县撤县设市,为县级清镇市,改属贵阳市。如今,作为贵州省贵阳市下辖的县级市,清镇市总面积达149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51万人。

文/情怀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