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和《德伯家的苔丝》是发表于19世纪的两部英国小说,作者分别是夏洛蒂•勃朗特,托马斯•哈代这样两部以女主人公名字命名的小说,成为100多年前英国及欧洲女性意识觉醒的启蒙文学作品直到今天,这两部著作仍然带给世人启迪,引人深思,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简爱的生平经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简爱的生平经历(简爱和苔丝同样是受尽磨难的姑娘)

简爱的生平经历

《简•爱》和《德伯家的苔丝》是发表于19世纪的两部英国小说,作者分别是夏洛蒂•勃朗特,托马斯•哈代。这样两部以女主人公名字命名的小说,成为100多年前英国及欧洲女性意识觉醒的启蒙文学作品。直到今天,这两部著作仍然带给世人启迪,引人深思。

《简•爱》讲述了一个从小失去父母、被亲戚收养的女孩—简•爱,她的成长以及她的爱情、婚姻。

十岁以前,简•爱住在舅妈家,但舅妈以及表兄妹对简•爱非常地排斥、漠视,简•爱身心痛苦孤独。10岁到18岁,简•爱在罗沃德寄宿学校学习和生活,当了六年学生,两年教师。

之后,简•爱离开学校,来到富有的贵族罗彻斯特先生家担任家庭教师。

简•爱与主人罗彻斯特先生之间渐渐互相欣赏、爱慕。然而两人身份地位的不平等,以及罗彻斯特先生隐秘的往事,让两人的感情、婚姻经历了一系列波折。历经种种,简•爱与罗彻斯特最终走到了一起,结婚生子,幸福美满。

《德伯家的苔丝》则讲述了出身于贫困家庭的少女苔丝,为缓解家庭困境,十六岁的苔丝向冒牌亲戚求助,被亲戚家独生子亚雷诱骗失身,苔丝未婚生子,孩子夭折。

这一段经历,成为苔丝一生摆脱不掉的梦魇。美丽、善良、单纯的苔丝,此后得到过爱情,甚至嫁给了爱情。却在新婚夜,因为往事的揭开而失去了一切,爱人离去,经济困顿。

许久之后,丈夫克莱尔回来了,他找到苔丝想要重归于好。可是,苔丝回不去了,苔丝因为父亲去世,母亲和弟弟妹妹无处安身,丈夫杳无音讯,而不得不求助于亚雷,被迫和亚雷同居。

故事的最后,绝望的苔丝杀死了亚雷,被逮捕处决。克莱尔遵从苔丝的遗愿,与苔丝的大妹妹相伴余生。

两个同样年轻、自尊的姑娘,在人生最好的年华,遇上了影响自己一生的男人。简•爱最终获得幸福,走向圆满;苔丝则用生命去抗争,依然没能得到幸福。

不得不说,人的命运千差万别。可是,仔细想来,简•爱和苔丝,两者的出身不同,成长环境不同,性格差异大,对生活的追求也不同。

性格决定命运

性格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一部分是后天培养和环境熏陶而成。

简•爱自幼父母双亡,舅母里德太太迫于对先夫的临终承诺,不得不收养简•爱。内心里,里德太太讨厌简•爱,甚至恼恨她,孩子们欺负简•爱,仆人们怠慢简•爱。

简•爱生长在富裕的家庭,不缺衣食,但缺关爱。简•爱喜欢读书,读书能带给简•爱想象与快乐,让她忘记自己的孤独。所以,简•爱从小性格倔强、独立。她知道怎样竖起羽毛保护自己。她敢于反抗舅母和表兄对她的欺辱。

在罗沃德寄宿学校,简•爱结识了海伦,在这个唯一的朋友身上,简•爱获得了更多的内在力量,让自己变得坚强。简•爱用行动证实了自己不能忍受污蔑和诋毁。

之后,简•爱遇到罗彻斯特先生,尽管两人身份地位距离悬殊,简•爱不卑不亢,自尊自爱,配上她的谨慎善良,深合罗彻斯特先生心意。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对于阅尽世事、饱经磨砺的中年男人罗彻斯特先生来说,美貌、财富都不能吸引他。唯有人品卓越,灵魂相依才是他的所爱。

苔丝,生长在贫苦的农民家庭。作为家中长女,苔丝善良,懂事,会干农活,做家务,会帮父母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苔丝勤快、能干,配上她的俊俏美丽,16岁的苔丝是乡下男青年所钟爱的完美姑娘。要说有什么不完美,那便是苔丝的家庭穷困,负担太重,这是苔丝无从选择的。

苔丝心疼父母,关爱幼小的弟弟妹妹,从不懂外面的世界,不懂拒绝。这样单纯美丽的姑娘,一旦走出家门,便分不清好人,恶人,看不到凶险,很容易被骗。

苔丝本不愿去认亲,然而,家中困难,唯一的一匹老马意外死亡。苔丝心生愧疚,不得不听从父亲的意见,去亲戚家寻求帮助,结果被亚雷诱骗失身,从此奠定了一生的悲剧。

婚姻:一半是选择,一半是命运

你是谁,你会遇见谁,冥冥之中,自有上天的安排,你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却无法选择对方的出场顺序。

简•爱在罗沃德寄宿学校生活了八年,她的身边只有女教师女学生。当她离开学校来到桑菲尔德府做家庭教师后,罗彻斯特先生是简•爱遇到的第一位男性,他们的初见便给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同一所府邸生活,简•爱与罗彻斯特先生有了更多的见面、交谈和了解。简•爱看到了主人罗彻斯特先生粗暴放荡的外表下,内心有着良好的教养和高尚的情操。

罗彻斯特先生富有,尊贵,然而婚姻上痛苦不堪。他有一个不能见人的疯妻,摆脱不掉,他有过诸多美貌动人的情人,却始终没有遇到他愿意求娶的灵魂伴侣。

所以,当罗彻斯特先生爱上了简•爱,爱她的自尊、骄傲、智慧,余生他便认定了简•爱,不去在意别人。

我们假设,当罗彻斯特20多岁时遇见简•爱,一个相貌平平、没有贵族身份、没有嫁妆和财产的女孩,罗彻斯特先生大概是不会正眼看一看简•爱的。

同样,在《苔丝》这部作品里,倘若亚雷不是一个花花公子,而是一个真诚尽责的人,或者苔丝最先遇见的是克莱尔,那么苔丝的命运会大不同吧。

苔丝,若是出生于富裕人家,若是没有那么沉重的家庭负担,她不会因钱财而出卖自己,那么她大概率会有正常的婚姻和家庭,会幸福。

金钱、出身对婚姻、对人生影响巨大

出身是一个人追求爱情的底气,一个在物质上富足的人和一个饭都吃不饱的人,对爱情的感受是不同的。

对大多数人来说,爱情是奢侈品,钱财是必需物。

简•爱在与罗彻斯特先生结成婚姻之前,她继承了叔父两万英镑遗产,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足以让简•爱踏入上流社会的大门。

简•爱将遗产分为四等份,与表兄圣•约翰、两个表妹平分,每人五千英镑。五千英镑已够简•爱一生衣食无忧了。

简•爱在离开罗彻斯特先生时身无分文,险些冻饿而死,是圣•约翰和妹妹们救了简•爱,并将简•爱安排到学校做教师。所以,这兄妹三人于简•爱是有大恩的。

倘若没有遗产这回事,面对表兄圣•约翰的诚恳求婚,简•爱大概是没有勇气拒绝的。简•爱是个理智的姑娘,即便她爱罗彻斯特,可若自己一穷二白,为报恩,为一个可以抓得住的人,也为与罗彻斯特的世俗差距,简爱可能不会回头寻找罗彻斯特先生。

不得不说,有钱就是任性。简•爱有钱了,她不欠表兄妹三人的人情了,还给了他们巨大的帮助,让表兄得以专心传道,表妹们找到了相对等的丈夫。

而简•爱自己,可以独立自主,她决定陪在罗彻斯特先生身边,而不用担心世俗的看法:一个年轻的姑娘,嫁给一个又老、又残、又瞎的有钱人,因为爱情,仅此而已。

苔丝,前面提到过,家庭贫困,弟弟妹妹众多,父亲偶尔得知自己祖上曾是贵族,便莫名地兴奋起来,以为自己可以从此发达了。作者哈代给了这样一句评论:没有维多利亚财富支持的诺曼人的血统,原来也不过如此。

假如苔丝有五千英镑,第一次,苔丝不会去找亚雷,便不会有被骗这件事;第二次,苔丝可以等丈夫回来,不会为家人的生活而出卖自己的身体。

苔丝没有家庭财富支持,反倒需要倾其所有为家人提供帮助。有网友批评苔丝“性格软弱,没有主见,听命于父母”。对于苦难善良的苔丝,我们实在不忍过于责备。

苔丝的帮扶,不同于樊胜美式的扶贫。孝敬父母,帮助弱小,是我们一直以来所倡导所赞赏的优良品质,古今中外,一向如此。张爱玲的《半生缘》里,曼璐曼桢姐妹,亦是如此,结局自然都不好。

可见,婚姻是现实的。除去爱情,好的婚姻需要金钱的加持。出身在优越家庭的姑娘,一开始便站在了高起点。在现时社会,我们不否认一个人后天的努力可以改变命运。

可是,一百多年前的英国(中国也一样),阶级对立严重,女性是被压榨的一方,没有选择的权力,婚姻便是女人的命运。

《简•爱》从女性视角,启发女性独立的精神意识,启迪女性内在成长。《苔丝》从男性视角解读女性的悲苦命运,对女性给予了相当同情。对于今天的女性,意义非凡,感谢作者,感谢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