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冲穴

天冲穴最简便的找法带图(天冲穴基础知识)(1)

天冲穴是足少阳胆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头部,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在耳后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分支。主治头痛,癫痫,齿龈肿痛。操作方法为平刺0.5~0.8寸。

中文名

天冲

出处

《灵枢·经脉》

隶属经络

足少阳胆经

主治

头痛,癫痫,齿龈肿痛

功能

益气补阳

主要配伍

配天突、水突主治瘿气

操作

平刺0.5~0.8寸

名称释义

天冲。天,天部气血也。冲,气血运行为冲射之状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经气吸热后胀散并由本穴冲射于天之各部。本穴物质为率谷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受穴外传入之热,水湿之气胀散并冲射于胆经之外的天部,故名。

功能作用

益气补阳。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定位

在头部,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

解剖

在耳后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分支[1] 。

主治

1. 头痛;

2. 耳鸣,耳聋;

3. 瘿气;

4. 惊恐,癫痫。

操作

平刺0.5~0.8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性耳鸣(耳聋)、甲状腺肿大等。

配伍

配天突、水突主治瘿气[2] 。

参考资料

[1] 王华.《针灸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2012年8月

[2] 田代华.《灵枢经》.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