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各个省份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社会平均工资的公布,各地的缴费基数上下限也逐渐尘埃落定。很多地方的缴费基数下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比如说四川省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提升为4071元,比上年多提升了655元。青海省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提升为4562元。

有的人会有疑问,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基数是根据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计算出来的,基数年年上涨,说明社会平均工资在上涨。但是这两年很多企业出现了降薪,社平工资会下降啊,怎么缴费基数还提高了呢?

灵活就业缴费基数如何定(2022年灵活就业缴费基数继续上涨)(1)

首先,社会平均工资指的是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具有一定的延迟性。2020年的时候,虽然说上半年生产生活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下半年基本上已经补上了。2021年,我们进入了快速发展之年,确实很多人的待遇实际上是上涨的。今年上半年比较困难,只会反映在明年的工资统计中。

从各个省份统计的社会平均工资来看,2021年社会平均工资普遍有8%到10%的增长。

灵活就业缴费基数如何定(2022年灵活就业缴费基数继续上涨)(2)

第二,社会平均工资的统计有其局限性。一般来说,平均工资就是统计范围内的企业工资总额除以就业人数。大家一定要知道,工资统计主要统计法人单位的就业人员,而个体就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等非单位就业人员不在工资统计范围内。

灵活就业缴费基数如何定(2022年灵活就业缴费基数继续上涨)(3)

说实话,用人单位的职工工资待遇上涨容易下降难。很多单位甚至不会给职工降薪,而选择裁员。比如说各个大厂会根据自己的规划对于不同的业务线进行调整,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不需要的业务会直接裁掉。工资水平越高,反而会体现单位在业界的地位,我终于吸引更多人才。

如果用人单位非要给职工降薪,必须走协商的途径,职工同意才可以。现实情况,则是谁愿意降低自己的工资呀?越小企业的职工,越有这种可能。一方面他们对于工资总额的影响较小,另一方面很多人不在统计范围内。

第三,社会分配的结果。2021年我国GDP达到了114.367万亿元,按不变价格比较比上年度增长8.1%。我们的工资可都是名义比较的。2020年我国GDP总量是101.36亿元,有关增长率自己算吧。社会的产出会主要分给居民、企业和个人。

个人获得收入分配的结果是多少呢?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51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1%。人均可支配收入分为4大部分,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9629元,增长9.6%。

灵活就业缴费基数如何定(2022年灵活就业缴费基数继续上涨)(4)

所以,只要我国经济稳定发展,或者社会收入分配格局调整,人们的收入肯定会不断增加的。

关于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在90年代我国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时候,是依据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来核定上下限的。2019年5月,国家开始使用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核定缴费基数上下限。实际上,口径转换以后,很多地方的缴费基数上下限都有所下降。

国家正在推动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未来,国家也有可能会在社会平均工资核定缴费基数政策上进行完善,缴费基数上下限不会无限制的根据社会平均工资提高的,放心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