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十大天价鱼 天价菜单里标价11万多的鱼(1)

你吃过最贵的一顿饭花了多少钱?

最近网传的一张天价菜单引起热议

8个人一顿居然吃了四十多万

菜单里不乏一些名贵食材,野生大黄鱼赫然在列

天价菜单真假不知道

但这野生大黄鱼,说来话就长了

《海错图笔记》里就写到了这个鱼

来看看作者张辰亮是如何解读

聂璜所绘的这只大黄鱼的

《海错图》里的石首鱼,就是今天的大黄鱼。以前物美价廉的它,现在动辄几千元现实的背后,是一段荒诞的故事

广东十大天价鱼 天价菜单里标价11万多的鱼(2)

《清宫海错图》聂璜所绘大黄鱼

海中名产

大黄鱼一直都是中国人相当爱吃的海鱼,它有一身“蒜瓣肉”,刺少味美。鲁菜的干烧黄鱼和宁波的雪菜大黄鱼都是名菜。鱼鳔制成黄鱼花胶,也是炖汤的好东西。

广东十大天价鱼 天价菜单里标价11万多的鱼(3)

雪菜大黄鱼,宁波做法

把大黄鱼做成鱼干,就叫黄鱼鲞(音xiǎng)。其他鱼也能做鲞,但《海错图》说:“他鱼之鲞,久则不美……惟石首之鲞,到处珍重,愈久愈妙。”于是黄鱼鲞得以成为鲞中之魁首。把鲞蒸熟下酒,或者炖肉,足以陶然自乐。

四海荡平

自古以来,渔民都是等大黄鱼来产卵时,用木船捞一捞。年年产量都很稳定,鱼也不受什么影响,因为鱼太多了。渔汛来时,在岸上都能听见海中“咯咯咯”地响——那是无数大黄鱼用鱼鳔发出的求偶声。

广东十大天价鱼 天价菜单里标价11万多的鱼(4)

大黄鱼

明嘉靖年间,潮州人发明了一种“敲罟(音gǔ)”捕鱼法,就是船队围住鱼群,使劲敲击船舷上的木板。大黄鱼头内的矢耳石在巨响下共振,不论大鱼小鱼,一律震晕浮上水面。用这种方法,渔获量会高出好几倍。

此秘法一直在小范围使用,但从1954年开始,陆续传入福建、浙江。当地渔民看到这么神奇的捕鱼术,纷纷效仿。光浙南地区的大黄鱼年产量,就从5000吨蹿升到近10万吨,增加了20倍,其中幼鱼占70%。

广东十大天价鱼 天价菜单里标价11万多的鱼(5)

这期间,有的渔民为了抢先,守在产卵场的入口捞。鱼还来不及产卵就被捞起,满肚子都是鱼子,本来都可以变成小鱼的。学者发现这种捞法断子绝孙,赶紧呼吁禁止。

还好,在产卵场饱受摧残后,大黄鱼能回到老窝——远海越冬场休养,那里没人干扰。但1974年,上千艘船追到了越冬场。这一年的“连锅端”成果喜人,大黄鱼产量比去年增加64.6%,成为我国渔业史上大黄鱼产量最高的一年

广东十大天价鱼 天价菜单里标价11万多的鱼(6)

渔民捞起人工养殖的大黄鱼

以前,这种场景是属于野生大黄鱼的

之后,大黄鱼一蹶不振。20世纪50年代,人们抓到的都是长了五六年的鱼,甚至不乏快30岁的大鱼。一个成年人拎着鱼,尾巴可以擦着地。到了90年代,只有巴掌大的一岁鱼了。

广东十大天价鱼 天价菜单里标价11万多的鱼(7)

这是2009年捕获的一条3.8公斤大黄鱼

据当地渔民讲

已有20多年没见过这么大的野生大黄鱼了

英雄末路

2011年,一条2斤的野生大黄鱼能卖到4000多元,这还是批发价,其稀少如此。大黄鱼已经被“满门抄斩”,彻底没了元气。

广东十大天价鱼 天价菜单里标价11万多的鱼(8)

大黄鱼是人人熟悉的家常海鱼

现在市场上倒还有很多便宜的大黄鱼,那都是人工养殖的。但经过多年近亲繁殖,养殖鱼发生了种质退化,肉质变差,生长变慢,个子变小

今天的官井洋,也就是聂璜笔下的那个大黄鱼产卵场,已经密布养殖网箱。里面养着人工大黄鱼、鲍鱼、海参,就算有零星的野生大黄鱼来,也被网箱挡住,难以顺利产卵。科研人员精心培育了健壮的鱼苗,将其放回大海,期望增加野生队伍。但刚一放出,立即被渔民的定置网捞走

广东十大天价鱼 天价菜单里标价11万多的鱼(9)

2013年,浙江台州准备放流大海的人工养殖大黄鱼

各种复兴大黄鱼的努力,都像泥牛入海,看不到回应。这让我想起,《海错图》里那幅石首鱼的画旁还有一首《石首鱼赞》

海鱼石首,

流传不朽。

驰名中原,

到处皆有。

广东十大天价鱼 天价菜单里标价11万多的鱼(10)

如今的野生大黄鱼落得个“全家抄斩,灭门九族”的结局,令人唏嘘。这是一个与人类休戚相关的悲伤故事。

而天价菜单里7.4斤,标价116920元的野生大黄鱼大概是这场悲剧仍在持续蔓延的佐证。

广东十大天价鱼 天价菜单里标价11万多的鱼(11)

张辰亮

作者

博物君,专注科学传播的“博物达人”,微博915万粉丝心中的“什么都知道”。昆虫学硕士,《博物》杂志策划总监、官方微博账号运营者,科普作者,为各大媒体撰写过百余篇科普文章。擅长用幽默的文字为网友鉴定物种,热衷园艺手作,尤其喜欢用灵魂画为粉丝答疑解惑。

广东十大天价鱼 天价菜单里标价11万多的鱼(12)

本文摘选自《海错图笔记》作者张辰亮

—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