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有云南特色的民族歌舞表演中,你会经常看到象脚鼓舞的身影,与象脚相似的鼓身、欢快奔放的舞蹈,会让你一下子沉浸在西双版纳的傣族风情中。在秘境百马第60站西双版纳傣族园分站赛事上,我们看到了充满欢乐的象脚鼓舞。

非遗竹马大全(百马非遗心之所向)(1)

2006年,傣族“象脚鼓舞”被云南省政府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被国务院列入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非遗竹马大全(百马非遗心之所向)(2)

傣族象脚鼓是傣族古老的民族乐器。明朝人钱古训写的《百夷传》一书说:傣族“以羊皮为三、五长鼓,以手拍之”。这里说的“三、五长鼓”正是指的象脚鼓,其长度有三尺至五尺的意思。可见在明代以前,傣族就已经有了象脚鼓。

非遗竹马大全(百马非遗心之所向)(3)

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百兽中的大象和百鸟中的孔雀都被看成是吉祥的象征。关于象脚鼓的来历,在傣族民间流传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说的是很久以前,傣族地区年年洪水为患,人们不得安居乐业,后来才知,是一条蛟龙作孽。大家都恨死了这条蛟龙,有一个勇敢的傣族青年,立志为民除害。他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终于杀死了蛟龙。在庆祝胜利的时候,人们为了表示对孽龙的憎恨,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就剥下蛟龙皮,仿照象征吉祥如意的白象的脚,作成了象脚鼓。从此,象脚鼓的咚咚声,响彻傣家村寨,表达出傣族人民的欢乐心情。

非遗竹马大全(百马非遗心之所向)(4)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与贝叶经、东巴画等小范围传承的“非遗”相比,傣族象脚鼓舞或许是群众参与性最强的一个项目。在版纳,几乎每个村子都有人会跳象脚鼓舞,象脚鼓舞是傣族舞蹈中流传最广的一种群众性男子舞蹈,因挎着形似象脚的鼓起舞,故名象脚鼓舞。每当工余、节日或赛鼓盛会,身背象脚鼓的小伙子从各村寨赶来,跳起矫健、浑厚、灵活的象脚鼓舞。

非遗竹马大全(百马非遗心之所向)(5)

在现代舞蹈的冲击下,会跳完整原始的象脚鼓舞的人已经不多,许多人对其加入了现代元素及自创的打鼓法。

非遗竹马大全(百马非遗心之所向)(6)

傣族象脚鼓分长象脚鼓、中象脚鼓、小象脚鼓三种。长象脚鼓舞蹈动作不多,以打法变化、鼓点丰富见长;中象脚鼓舞步扎实稳重刚健,大动作及大舞姿较多,舞蹈时不限定人数,人少时对打,人多时围成圆圈打;小象脚鼓仅在西双版纳较多见,舞步灵活跳跃,以斗鼓、赛鼓为特点。斗和赛中以灵活、机智的进攻、退让、最后抓住对方帽子或包头为胜。一般为二人对赛。

非遗竹马大全(百马非遗心之所向)(7)

在傣语中,青少年男子称为小仆冒,把姑娘叫做小仆哨。每当小仆冒敲响了象脚鼓,小仆哨们舞动着婀娜的身姿,就好似勾勒出一幅轻歌曼舞的少数民族田园诗画。而在小仆冒的斗鼓中,则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傣家男儿机智强悍的精神风貌。 当胜利者接过心上人手中斟满香醇酒的银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在群情激荡的“水、水”欢呼声中,似乎又得到了一次圣洁的升华。

非遗竹马大全(百马非遗心之所向)(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