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即对词体、词风、词境进行了改革,打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樊笼,使词成为豪放不羁、气象恢弘而无所拘束的作品,真正意义上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概括来说,也就是苏轼开创了豪放词一派。而说到苏轼的豪放词,就不得不提他在密州知州任上创作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最经典的一首词(苏轼很豪放的一首词)(1)

那么苏轼的这首词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虽然说苏轼在密州的两年里,共写了19首词,且其中有14首是豪放词。但是《江城子·密州出猎》却是苏轼的第一首豪放词,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就连苏轼自己也因这首词有别于传统风格而颇为得意,曾说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苏轼最经典的一首词(苏轼很豪放的一首词)(2)

而这首词的主要内容,便如同题目中的“出猎”二字所说。它主要是苏轼借助外出打猎的壮观场景,来表达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及渴望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全词气象恢弘,充满慷慨激愤之情,可以说只是开篇7个字:“老夫聊发少年狂”,便令人血脉偾张。其中所蕴含的“狂”劲和豪兴,对后世豪放词派词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苏轼最经典的一首词(苏轼很豪放的一首词)(3)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首先,我们便来看词的千古名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它的意思是说,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已经年满四十,而这个少年人,却是下文中提到的少年英主孙权。至于苏轼为何选择孙权,主要是因为当年“孙权亲乘马射虎于凌亭”。所以这次苏轼外出打猎,便一展豪迈的气概,一个“狂”字足以说明一切。

苏轼最经典的一首词(苏轼很豪放的一首词)(4)

紧接着的“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便是苏轼外出打猎的壮观情景。它的意思是说,我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起苍鹰。随我一同出猎的将士们则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像疾风一样席卷过平坦的山冈。虽然我们不能亲眼目睹苏轼围猎时的情景,但字里行间却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得我们去想象出苏轼当年围猎时的壮观和豪情。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即为了报答全城士民的盛意,我也要像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展身手。它的言外之意,便是说我虽然已经四十岁了,但有的是当年少年英主孙权射虎的“狂”劲和豪兴。当然,苏轼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射虎,而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及渴望报效朝廷的豪情壮志。

苏轼最经典的一首词(苏轼很豪放的一首词)(5)

然后,我们再来看词的下片。“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即酒喝到尽兴的时候,胸怀便更加的开阔,胆气更加的豪壮,即使现在我的鬓发微白,那又有什么关系呢?简单来说,就是酒壮人胆。如此一来,我们可以想象本身就豪放不羁的苏轼喝醉酒后,是何等的豪情洋溢,势必是有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

苏轼最经典的一首词(苏轼很豪放的一首词)(6)

但现实却是残酷的,苏轼之所以会在密州,是因为反对新法,被迫离开朝廷。所以苏轼接下来便说:“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即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着符节来密州赦免我的罪呢?这两句引用了当年冯唐去云中郡赦免魏尚之罪的典故,出自《史记·冯唐列传》。最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也就是那个时候,我一定会拉开满月状的弓箭,瞄准西北,射向天狼星。

苏轼最经典的一首词(苏轼很豪放的一首词)(7)

这里的天狼,主要隐喻当时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至于为何是天狼星,因为根据《晋书·天文志》记载:“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从下片来看,它主要表达了对朝廷能够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的渴望。字里行间充斥着的是苏轼杀敌报国的豪情,而这种豪情即使是在千百年后的今天读来,也依然会令人血脉偾张。

综观苏轼的这首词,它一反传统词作柔弱的格调,而是充满着阳刚之美。身为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乃至古代豪放词的代表作,它无疑是一首值得我们细细品读的千古名作。当然,苏轼的豪放词还有很多,你最喜欢哪一首呢?欢迎大家讨论交流。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