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柱,◆梓木做的柱子○《漢書‧劉向傳》:“今[王氏]先祖墳墓在[濟南]者,其梓柱生枝葉,扶疏上出屋”,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太宰治中野梓?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太宰治中野梓(宰梓050)

太宰治中野梓

梓柱,◆梓木做的柱子。○《漢書‧劉向傳》:“今[王氏]先祖墳墓在[濟南]者,其梓柱生枝葉,扶疏上出屋。”

梓澤(梓泽),◆1.[晉][石崇]別墅[金谷園]的別稱。故址在今[河南省][孟縣]境。○《晉書‧石崇傳》:“[崇]有別館在[河陽]之[金谷],一名[梓澤]。送者傾都,帳飲於此焉。”○[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邱墟。”◆2.泛指名園。○[明][朱鼎]《玉鏡臺記‧慶賞》:“且共看花梓澤,何須去訪桃源。”○[清][孫枝蔚]《秋夜同天葉屺瞻諸子飲次斗宅觀劇》詩:“賓客自然盈梓澤,江山只合對梨園。”

梓榆,◆木名。○《詩‧秦風‧晨風》“隰有六駮”[三國][吳][陸璣]疏:“駮馬,梓榆。其樹皮青白駮犖,遙視似駮馬,故謂之駮馬。”○[宋][沈括]《夢溪補筆談‧辯證》:“梓榆,南人謂之樸,[齊][魯]間人謂之駁馬。駁馬,即梓榆也。”駁,通“駮”。

梓鄉(梓乡),◆故鄉。○[清][馮桂芬]《復應方伯論清丈第二書》:“如竟以經造冊充數,則流毒梓鄉,百世無已。”○《花月痕》第四四回:“梓鄉極目黯飛雲,可憐倚枕彌留,猶自傷心南望。”○《“五四”愛國運動資料‧上海罷市實錄》:“一俟風潮平靜,自當各返梓鄉也。”參見“桑梓”。

梓童,◆猶子童。皇帝對皇后的稱呼。○《西游記》第八四回:“那國王急睜眼睛,見皇后的頭光,他連忙爬起來道:‘梓童,你如何這等?’”○《封神演義》第七回:“[妲己]引導[姜皇后]至殿前行禮畢。○[紂王]曰:‘命左右設坐,請梓童坐。’”

梓師(梓师),◆古代梓人之長。○《周禮‧考工記‧梓人》:“凡試梓飲器,鄉衡而實不盡,梓師罪之。”○[鄭玄]注:“衡,平也。平爵鄉口酒不盡,則梓人之長罪於梓人焉。”參見“梓人”。

梓瑟,◆梓木製的瑟。○《文選‧宋玉<招魂>》:“[晉]制犀比,費白日些,鏗鐘搖虡,揳梓瑟些。”○[張銑]注:“以梓木為瑟也。”

梓桑,◆1.梓木與桑木。○《山海經‧中山經》:“又東北百里,曰[大堯之山],其木多松柏,多梓桑。”◆2.即桑梓。○[清][孔尚任]《桃花扇‧辭院》:“烽煙起,烽煙起,梓桑半損。欲歸,歸途難問。”參見“桑梓”。

梓人,◆1.古代木工的一種。專造樂器懸架、飲器和箭靶等。○《周禮‧考工記‧梓人》:“梓人為筍虡。”○[鄭玄]注:“樂器所縣,橫曰筍,植曰虡。”○《周禮‧考工記‧梓人》:“梓人為飲器。”○《周禮‧考工記‧梓人》:“梓人為侯……而鵠居一焉。”○《儀禮‧大射禮》:“工人士與梓人,升自北階兩楹之間。”○[鄭玄]注:“工人士、梓人皆司空之屬,能正方圜者。”◆2.泛指木工、建築工匠。○《舊唐書‧李訓鄭注等傳論》:“如梓人共柯而殊工,良奕同枰而獨勝,蓋在得其術,則事無後艱。”○[明][宋應星]《天工開物‧錘鍛》:“梓人轉索通眼、引釘合木者,用蛇頭鑽。”○[唐][柳宗元]《梓人傳》:“[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門,願傭隙宇而處焉……問其能,曰:‘吾善度材,視棟宇之制,高深、圓方、短長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捨我,眾莫能就一宇。’”◆3.指印刷業的刻版工人。○[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四》:“蓋當代板本盛行,刻者工直重鉅,必精加讎校,始付梓人。”○[清][馮桂芬]《<思適齋文集>序》:“輯錄得二十卷,將授梓人,問序於余。”

梓器,◆1.木工所製的器具。○《管子‧山至數》:“漏壤之國謹下諸侯之五穀,與工雕文梓器以下天下之五穀。”○[馬非百]新詮:“然則雕文梓器者,乃指木工所制作雕有精美花飾之各種木器而言。”◆2.梓棺;棺材。○《後漢書‧胡廣傳》:“﹝[胡廣]﹞年八十二,[熹平]元年薨。使五官中郎將持節奉策贈太傅、安樂鄉侯印綬,給東園梓器。”

梓漆,◆1.梓樹與漆樹。古代以為製琴瑟之材。○《詩‧鄘風‧定之方中》:“樹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鄭玄]箋:“樹此六木於宮者,曰其長大可伐以為琴瑟,言豫備也。”○[朱熹]集傳:“四木皆琴瑟之材也。”◆2.代指琴瑟。○[南朝][宋][顏延之]《七繹》:“若乃梓漆簡聲,麗容呈才,陳舞態,開吹臺,獵悲風,溯秋埃。”

梓牛,◆《淵鑒類函》卷四一五引《元中記》:“[秦文公]造[長安宮],[終南山]有梓樹大數百圍,蔭宮中,公惡而伐之……梓樹神化為青牛,[文公]命騎擊之,騎不勝。”本為傳說中的梓樹神化為牛,後用“梓牛”借指梓樹上長的癭瘤。○[清][鈕琇]《觚賸‧荔根屏》:“夫天之生物神矣,而以物肖物,天奪人工,抑又神也,楓叟梓牛,曷足異乎?”

梓廬,◆指皇帝、皇后的庐墓。○《魏书·卫操传》:“國失惠主,哀感欷歔……舉國崩絶,攀援靡訴。遠近齊軌,奔赴梓廬。”

梓里,◆故鄉。○[五代][翁承贊]《奉使封閩王歸京洛》詩:“此去願言歸梓里,預憑魂夢展維桑。”○[宋][張元幹]《瑤臺第一層》詞:“舊山同梓里,荷月旦、久已平章。”○《再生緣》第九回:“傷心已感年華改,彈淚偏逢梓里遙。”參見“桑梓”。◆补证条目■故乡。○《兰州晚报》2005.10.9:“梓里訪遺踪,看空庭草碧,荒塚花殷,何處是唐封宋贊?”

梓刻,◆雕版。表示書將印行。○[清][李斗]《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中》:“[汪容甫]嘗欲以書之無刻本或有刻本而難獲者,以漸梓刻,未果行而死。”

梓角,◆梓樹結籽實的莢。○[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槐柳楸梓梧柞》:“白色有角者名為梓……種梓法:秋耕地令熟,秋末冬初,梓角熟時,摘取曝乾,打取子。”

梓匠輪輿(梓匠轮舆),◆古代對梓人、匠人、輪人、輿人的並稱。亦泛指木工。○《孟子‧盡心下》:“梓匠輪輿,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木之就規矩,在梓匠輪輿;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參閱《周禮‧考工記》。

梓匠,◆1.兩種木工。梓,梓人,造器具;匠,匠人,主建築。○[漢][桓寬]《鹽鐵論‧通有》:“若則飾宮室,增臺榭,梓匠斲巨為小……則材木不足用也。”○[晉][左思]《魏都賦》:“僝拱木於林衡,授全模於梓匠。”○[清][馮桂芬]《校邠廬抗議自序》:“觀於今日器用苦窳,借資夷裔,而始知聖人梓匠名官、倉庾世氏之法之善也。”現亦泛指木工。○[漢][桓寬]《鹽鐵論‧通有》:“若則飾宮室,增臺榭,梓匠斲巨為小……則材木不足用也。”○[清][馮桂芬]《校邠廬抗議自序》:“觀於今日器用苦窳,借資夷裔,而始知聖人梓匠名官、倉庾世氏之法之善也。”○[郭沫若]《集外‧淚浪》:“中心怦怦地走向門前,門外休息着兩三梓匠。”◆2.比喻幹才。○[南朝][陳]徐陵《讓左僕射初表》:“若[漢武]好少,則微臣已老;若[周文]愛老,則有此群才。伏願天明,更謀梓匠,求其妙選,稱是能官。”○《陳書‧姚察傳》:“[察]既博極墳素,尤善人物……且澄鑒之職,時人久以梓匠相許,及遷選部,雅允朝望。”

梓行,◆刻版印行。亦泛指出版。○[明][文徵明]《題張企齋備遺補贊》:“故革除遺事,備遺錄次第梓行。”○[林紓]《致蔡元培函》:“書未梓行,無從拜讀。”

梓宮(梓宫),◆皇帝、皇后的棺材。○《漢書‧霍光傳》:“賜金錢、繒絮、繡被百領,衣五十篋,璧珠璣玉衣,梓宮……皆如乘輿制度。”○[顏師古]注:“[服虔]曰:‘棺也。’以梓木為之,親身之棺也。為天子制,故亦稱梓宮。”○[唐][陳子昂]《請靈駕入京書》:“梓宮將遷坐京師,鑾輿亦欲陪幸。”○[清][孔尚任]《桃花扇‧閑話》:“可憐皇帝、皇后兩位梓宮,丟在路旁,竟沒人偢睬。”○[陳白塵]《大風歌》第一幕:“擇吉奉安先皇帝梓宮,太子登位,才是安邦定國大計!”

梓傳(梓传),◆印行,刻印傳播。○[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小引:“同儕過從者索閱一篇竟,必拍案曰:‘奇哉所聞乎!’為書賈所偵,因以梓傳請。遂為鈔撮成編,得四十種。”○[清][周亮工]《書影》卷一:“予幼從家大人手錄詩槁中,見[牛左史]《周藩王宮辭》五首。詩雖不多,然可代《夢華錄》數卷,因為梓傳。”

梓材,◆指優質的木材。○《書‧梓材》:“若作梓材,既勤樸斲,惟其塗丹雘。”○[蔡沈]集傳:“梓,良材,可為器者。”○[周秉鈞]易解:“梓材,材之美者。”○[晉][張華]《勵志詩》:“如彼梓材,弗勤丹漆,雖勞樸斲,終負素質。”○[明][吳本泰]《帝京篇》:“廣殿飭梓材,神霄聳輪奐。”○[郭沫若]《宿楚雄》詩:“沿途急劇繁車馬,滿望蔥蘢富梓材。”

斲梓,◆砍削木材,製作木器,梓,泛指木材。○[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體性》:“夫才有天資,學慎始習,斲梓染絲,功在初化,器定采成,難可翻移。”

重梓,◆猶重刻。梓,指雕刻木版。○[明][沈德符]《野獲編補遺‧刑部‧戊戌謗書》:“獨惜傳播未廣,激勸有遺,願出宮貲,命官重梓。”○[清][宋犖]《<唐百家詩選>序》:“昔余嘗購求[王荊公]《唐百家詩選》二十卷,廑得殘帙八卷於[江]南藏書家……請依舊式重梓,以廣其傳。”

災梓(灾梓),◆猶災梨。○[明][張居正]《答廣西憲副吳道南書》:“深荷雅情,登衡拙稿;一時漫興耳,何足災梓。”參見“災梨”。

繡梓(绣梓),◆精美的刻版印刷。古代書版以梓木為上,故稱。○[元][史弼]《景行錄》:“予寸懷如春風,願與天下共,故繡梓以廣其傳。”○[元][劉壎]《隱居通議‧詩歌一》:“因記[景定]中公取二[陵]、[坡]、[谷]四家之詩,分門編類,繡梓流傳,名之曰《四詩類苑》。”○[魯迅]《集外集拾遺‧<近代木刻選集(2)>小引》:“[中國]先前刻木一細,便曰‘繡梓’,是可以作這譯語的。”

校梓,◆校勘並付印。○[清][錢熙祚]《<近事會元>校勘記》:“右《近事會元》五卷,從[文瀾閣]本抄出,校梓後,得舊抄本。”

鄉梓(乡梓),◆家鄉;同鄉。○《冷眼觀》第九回:“嚴辦則傷鄉梓之誼,不辦則損清正之名。”○[郭沫若]《請看今日之蔣介石》:“你看見[安徽]的民眾一天一天地更要受深厚的痛苦,你應該救救你們的鄉梓。”

文梓,◆有文理的梓樹,為良木美材。○《墨子‧公輸》:“[荊]有長松、文梓、楩楠、豫章。”○《史記‧滑稽列傳》:“臣請以彫玉為棺,文梓為槨。”○[明][宋濂]《田氏<哀慕詩集>序》:“其婦公[陳]君[本心]曰:‘是不可以無傳也,將刻諸文梓。’”[魯迅]《故事新編‧非攻》:“[楚]有長松、文梓、楠木、豫章。”

鼠梓,◆1.木名。苦楸。楸的一種。○《爾雅‧釋木》:“楰,鼠梓。”○[郭璞]注:“楸屬也。”○《詩‧小雅‧南山有臺》“北山有楰”[毛]傳:“楰,鼠梓。”○[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二‧梓》﹝集解﹞引[蘇頌]曰:“又一種鼠梓,一名楰,亦楸屬也。枝葉木理皆如楸,今人謂之苦楸。”◆2.鼠李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三‧鼠李》。

授梓,◆交付雕板。謂付印。○[明][何鏜]《重刻<誠意伯劉公文集>序》:“乃命郡守[建安][陳公]依[真定]本翻摹授梓。”○[明][陸完學]《<長安客話>序》:“入刑曹有《南刑記事》、《方言采聽集》,相繼授梓,而《客話》其一斑也。”

上梓,◆古時以木版印刷,將文字刻於木版上,謂之上梓,亦稱付梓。

桑梓禮(桑梓礼),◆指鄉里長幼之禮。與官場長官、下屬之禮相對而言。○[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四:“[唐]世[梁太祖]未建國前,[崔禹昌]擢進士第,有別業在[汴州]管內。○[禹昌]敏俊善接對,初到[夷門],希[梁祖]意,請陳桑梓禮,[梁祖]甚喜。”

桑梓,◆《詩‧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朱熹]集傳:“桑、梓二木。古者五畝之宅,樹之墻下,以遺子孫給蠶食、具器用者也……桑梓父母所植。”○[東漢]以來一直以“桑梓”借指故鄉或鄉親父老。○[漢][張衡]《南都賦》:“永世克孝,懷桑梓焉;真人南巡,睹舊里焉。”○[晉][袁宏]《後漢紀‧明帝紀上》:“中國者,先王之桑梓也。”○[唐][柳宗元]《聞黃鸝》詩:“鄉禽何事亦來此,令我生心憶桑梓。”○[元][劉壎]《隱居通議‧文章四》:“某不材,見棄于時,桑梓羞之。”○[沈從文]《王謝子弟》:“[七爺]回信表示農會當然願意服務,因為一面是為桑梓服務,一面且與素志相合。”

入梓,◆謂刻印書籍。梓,刻板。○[宋][周密]《齊東野語‧洪端明入冥》:“此事[洪公]常入梓以示人。”○[明][劉基]《<宋景濂學士文集>序》:“先生之著述多至百餘卷,雖入梓者已久,其門人[劉剛]復請[基]擷其精深,別成一編,庶幾便於誦習。”○[明][顧起元]《客座贅語‧讀書題識》:“[具區]先生,校刊監本諸史,卷後亦然,竟以入梓。”

青牛文梓,◆《太平御覽》卷四四引《錄異傳》:“[秦文公]時,[雍南山]有大梓樹。○[文公]伐之……樹斷,中有一青牛出,走入[灃水]中。”後因以“青牛文梓”指參天古木。○[北周][庾信]《枯樹賦》:“白鹿貞松,青牛文梓,根柢盤魄,山崖表裏。”○[唐][劉禹錫]《傷秦姝行》:“青牛文梓赤金簧,玫瑰寶柱秋雁行。”

鋟梓(锓梓),◆刻板印刷。書板多用梓木,故稱。○[元][韋居安]《梅澗詩話》卷上:“[眉山][史學齋][繩祖]內子著《錦官百詠》,鋟梓於[柯山]倅廨。”○[明][歸有光]《與王子敬書》:“《水利錄》已鋟梓,奉去四部。”○[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三:“京師士大夫及四方詩人和者數百家,鋟梓為《三元詩集》。”

橋梓(桥梓),◆《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李善]注引《尚書大傳》:“[伯禽]與[康叔]朝於[成王],見乎[周公],三見而三笞之。二子有駭色,乃問於[商子]曰:‘吾二子見於[周公],三見而三笞之,何也?’[商子]曰:‘[南山]之陽有木名橋,[南山]之陰有木名梓,二子盍往觀焉!’於是二子如其言而往觀之,見橋木高而仰,梓木晉而俯。反以告[商子]。○[商子]曰:‘橋者,父道也;梓者,子道也。’”後因稱父子為“橋梓”。○[南朝][梁][任昉]《<王文憲集>序》:“孝友之性,豈伊橋梓;夷雅之體,無待韋弦。”○[唐][張說]《右羽林大將軍王氏神道碑》:“禮義形於橋梓,哀戚過於縗麻。”○[明][王世貞]《鳴鳳記‧嚴嵩慶壽》:“慶春風橋梓齊榮,樂晚景椿萱同操。”

喬梓(乔梓),◆《尚書大傳》卷四:“[伯禽]與[康叔]見[周公],三見而三笞之。○[康叔]有駭色,謂[伯禽]曰:‘有[商子]者,賢人也。與子見之。’乃見[商子]而問焉。○[商子]曰:‘南山之陽有木焉,名喬。’二三子往觀之,見喬實高高然而上,反以告[商子]。○[商子]曰:‘喬者,父道也。南山之陰有木焉,名梓。’二三子復往觀焉,見梓實晉晉然而俯,反以告[商子]。○[商子]曰:‘梓者,子道也。’二三子明日見[周公],入門而趨,登堂而跪。○[周公]迎拂其首,勞而食之,曰:‘爾安見君子乎?’”後因以“喬梓”比喻父子。○[明][孫仁孺]《東郭記‧其妻妾不羞也》:“一雙喬梓真奇怪,老爺扮得寒酸態,還添他賢公子妝着賽。”○《水滸後傳》第二十回:“我匹馬逃生,幸遇賢喬梓得解此難。”

命梓,◆囑人刻版;刊印。○[明][李贄]《與周友山》:“日者有友欲為命梓,若梓出,則[卓吾]縱無外護,亦永遠可住[龍湖]。”

夢梓(梦梓),◆1.《竹書紀年》卷下:“[文王]之妃曰[太姒],夢[商]庭生棘,太子[發]植梓樹於闕間,化為松柏棫柞,以告[文王],[文王]幣率群臣,與[發]並拜告夢。”後因以“夢梓”為新朝創建的徵兆。○[唐][武則天]《天授二年置鴻宜鼎稷等州制》:“我[大周]席蘿闡化,夢梓登期。”◆2.以為太子之祥兆。○[唐][劉禕之]《奉和太子納妃太平公主出降》詩:“夢梓光青陛,穠桃藹紫宮。”

刻梓,◆刻板印刷。舊謂出版印行。○[明][王廷相]《刻<齊民要術>序》:“侍御[鈞陽][馬公][直卿]按治[湖][湘],獲古善本,閱之,喟然曰:‘此王政之實也。’乃命刻梓範民。”○[明][劉剛]《<日損齋筆記>後序》:“所著有詩文三十三卷,《義烏志》七卷,並以刻梓流布於士林間。”

敬恭桑梓,◆語出《詩‧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朱熹]集傳:“桑、梓,二木。古者五畝之宅,樹之墻下,以遺子孫給蠶食、具器用者也”。因桑梓為父母所種,故應恭敬。後用作熱愛故鄉,尊敬故鄉之人的典故。○[明][無名氏]《鳴鳳記‧鶴樓赴義》:“本是幸瞻依髫齔兒,今日裏向關河獨自回,豈孩兒不是屬毛離裏,豈孩兒未曾敬恭桑梓?”○《孽海花》第七回:“富貴還鄉,格外要敬恭桑梓,也是[雯青]一點厚道。”

荊梓(荆梓),◆[荊]地所產的梓木,質地優良,因用以喻優異人才。○[南朝][梁][何遜]《哭吳興柳渾》詩:“南州擅[荊]梓,上國稱羽儀。伊人以戴德,[李公]傷在期。”

復梓(复梓),◆復刻,再版。○[清][周亮工]《書影》卷四:“此書[神宗]末年,刻之[金陵]書坊中,時亦不久,不知何以不行於世……余悲其不傳於世,又無力為之復梓,因以歸之[堵芬木],[芬木]許為鐫於[歷城]。”

付梓,◆古時雕版刻書以梓木為上,後因稱書籍刊印為“付梓”。○[明][吳應箕]《答陳定生書》:“《東林本末》,采錄最真,編定最確,即弟議論亦甚平恕,有關世道不小。今以原稿附上,幸即付梓也。”○[清][俞樾]《春在堂隨筆》卷六:“[柳泉][蒲子],以玩世之意,作覺世之言,其書汗漫,亥豕既多,甲乙紊亂,又以未經付梓,鈔寫傳訛,寖失其舊。”○[魯迅]《墳‧摩羅詩力說八》:“檢文者不喻其意,聽之付梓,[密克威支]名遂大起。”

翻梓,◆翻刻,翻印。○[清][李漁]《閑情偶寄‧器玩‧制度》:“惟箋帖之體裁,則令奚奴自製自售,以代筆耕,不許他人翻梓。”

東園梓器(东园梓器),◆即東園秘器。○《後漢書‧儒林傳上‧戴憑》:“﹝[戴憑]﹞在職十八年,卒於官,詔賜東園梓器,錢二十萬。”參見“東園祕器”。

辦梓(办梓),◆猶付梓。○[明][楊武]《<石林燕語>後序》:“﹝鈔本﹞字頗脫誤,兼不能多傳。托方伯[王德華]讎正,[吳憲之]、[歐孚先]三方伯辦梓焉。”

白梓,◆木名。質輕耐朽,可作建築材料及製傢具。○《管子‧地員》:“桐柞枎椿,及彼白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