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古镇标识设计(湖南标识开创发展新时代)(1)

湖南古镇标识设计(湖南标识开创发展新时代)(2)

湖南古镇标识设计(湖南标识开创发展新时代)(3)

6月12日,湖南省标识行业协会成立暨标识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随着各界领导共同启动水晶球,湖南省标识行业协会宣告成立。

这是一次心灵的牵手,自上世纪90年代一路独自走来的湖南标识人第一次抱团取暖,有了自己的“娘家”。

这是一次智慧的集结,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标识企业、专家、学者,因湘标协聚在一起,为标识产业的发展与未来畅所欲言。

这更是一次历史的见证,以今天为起点,经历了作坊式发展、粗放式增长的湖南标识行业,将迈向一个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的新时代!

作为一个以“吃辣”闻名的省份,湖南标识人有着热辣辣的创业激情。他们推动着我省标识行业蓬勃发展,推动着标识企业实现了从传统作坊到现代企业,从简单制作到全产业链深耕的华丽转身。到今天,全省已有大大小小的标识企业1.1万多家,从业人员8万人。2014年行业总收入过百亿元。年收入1000万以上的企业近50家。标识行业正逐渐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一支新型生力军。

不因成绩而满足,不因骄傲而止步。今天的湖南标识人,更具忧患意识,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标识业行业企业规模分布不均、市场管理无序、行业标准缺失、恶性竞争加剧、利润空间压缩等现实问题已成为发展瓶颈,只有抱团发展,汇智聚力,才能为行业下一步持续健康发展找到出口、获得动力。

2014年,想作为、勇担当的标识人从三湘四水汇聚,自发抱团,担负起振兴湖南标识行业的梦想,湖南标识行业协会应运而生。2015年,借协会成立庆典之际,湖南省标识协会召集各方力量,论道产业转型,打响了搭建桥梁促发展的“第一枪”。

在12日的论坛上,来自省民政厅、省经信委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以及高校专家学者,全国标识协会、企业献计献策,围绕标识产业发展与未来、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发展对策、如何更好建设协会组织等议题深入探讨。思想的火花闪动,支持的声音唱响——

湖南标识行业从这一刻起,将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精彩

观点

“未来标识行业要走向何方?”是本次论坛嘉宾们热议的话题。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标识行业经历了导入阶段、缓慢发展阶段,直到近5年来,进入了行业整合、高速成长的新阶段。标识行业的先行者们也开始着眼长远,谋划持续发展。转型提质、专业化、融合创新、有序发展,成为论坛上关注度最高的话题。

话题一:产业如何转型升级

●金和平(湖南省标识协会会长):

标识行业转型发展包括纵向、横向两个维度的转型。

纵向来看,从简单的标识标牌设计制作向文化、科技等领域纵深发展。一要用标识彰显文化。以前,在农村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标语:“少生孩子多养猪”,这种标语简单、直白,但是否能体现文明?标识是文化、文明的载体,要用富有创意的标识语言反映城市文化、推动城市文明,让标识成为人与城市、人与环境沟通的友好桥梁。二要用科技推动标识发展。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提高标识的科技含量,形成企业乃至整个湖南标识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横向来看,要引导企业从多而全、散而小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转型。未来市场分工更细,竞争更激烈,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是必由之路。

话题二:企业核心竞争力如何培育

●肖成晃(省经信委中小企业促进处副处长):

现在,我国经济正面临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常态。应对新常态,中小企业要培养四种能力,把握两个方向,用好两个市场。四种能力是创新能力、营销能力、管理能力、融资能力;两个方向是专业化方向、精细化方向;两个市场是互联网市场和国际市场。

●谢利荣(吴江标识协会会长):

吴江标识行业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目前在中国小有名气。回顾吴江标识行业近20年发展,我们感受到标识行业要实现持续发展,企业要形成核心竞争力,必须把标识作为事业来做而不是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要把“商人精神”转变为“工匠精神”,要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

在标识转型上,我们要克服三痛:利益之痛、习惯之痛、变革之痛。做百年基业要做长期计划,放弃短期利益,着眼长远。不要妄想一夜成为百万富翁,要潜心研究生产、研究管理、研究创新,回到生产中去。真正决定企业未来的,不是规模、技术、产品,而是有一种人文创新精神。人才才是制胜的关键。

话题三:互联网 标识、标识 金融

●陈丹(正邦品牌顾问服务集团董事长、山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特聘院长):

面对互联网,对标识人来说,是焦虑还是机会?互联网思维的根本是对信息透明的充分认识,包括价格透明、过程透明、结构透明。未来对标识行业来说有三个大的趋势:一是人工越来越贵,产品越来越便宜;二是新型的互联网广告公司出现,靠关系营销的时代结束了;三是在未来3-5年中,有大型平台公司出现,平台巨型化,公司微型化。

正邦将开发出一个O2O的设计服务平台,它是标识行业的“嘀嘀打车”。以案例定价的透明方式,提供一套从需求到案例到投标到服务到验收的全流程体系,能为设计师提供展现销售的平台,让需求方找到最完美的设计人。

●崔贵生(新三板上市公司——北京宝丽兴源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标识行业的规模到底有多大?我做过一个调查,截至2014年6月,标识行业的市场存量超过了4000亿元。此外,标识市场逐年增加的翻新换代及日常维护需要同样蕴藏着巨大利润。2015年,标识行业还有不少于2360亿元的巨大增量。这对投资人而言,应该是极有吸引力的。

企业发展需要外来助力,更多的投资、更优化的管理及对其他资源的渴求使我们需要资本市场。而资本市场永远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投资领域。标识企业的完善除了技术优势也要在管理上合理合法。这是与未来资本市场对接的基本前提。

最初的时候大家做标识都是因为门槛低,但现在我们要做的是高大上的产业,要为投资人提供题材。大公司几乎没有一个是自己做大的,都是在买和卖中做大的。未来企业要做大,必须与资本对接。而对接的第一步就是规范企业。只有企业规范,员工的忠诚度才会高,基金也会向你倾斜。

话题四:行业从无序走向有序

●陆金生(东华大学):

目前,市场的大多数标识产品美化了城市,起到了城市名片的作用,但也有部分年久失修、质量低劣的产品存在,损害了行业的整体形象。造成这一现象,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多头管理。标识行业涉及的范围广,管理部门多,谁都在管,谁都不管。造成了标识行业的无序。二是没有安全质量标准,对产品没有安全质量标准,生产的企业没有门槛,生产的人员无需资质,也造成产品千差万别、鱼目混珠。

针对这两个原因,应采取四个措施。第一,国家要重视,要认识到国际上标识已经成为一个单独的行业。在我国,虽然标识行业没有进入国家产业目录,但相信与国际接轨应该不存在国情问题。要根据国家“将一部分政府职能转交给社会”的精神,成立标识行业协会,自查自律,自主管理。第二,加强行业管理,通过协会、企业、高校专家,制定行业的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企业的生产资格标准、人员资质认证标准,让行业处于国家可控的体系下。第三,加强人员培训,要贯彻标准,让企业和从业人员按照标准来做。第四,对现在发生的问题,比如前一阵上海新世界发生的标识起火,及时总结,及时调查,找出原因,亡羊补牢,使行业更加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