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呼保义及时雨宋公明终于上得梁山,坐了第二把金交椅。上山后还打了一个漂亮仗,也是第一仗,从此一炮而红,这就是“三打祝家庄”。

但若细细品味,其中可藏着不少猫腻儿。

首先说明一点,在这之前,梁山跟祝家庄并无任何瓜葛,更无任何恩怨,井水不犯河水,梁山也没把攻打祝家庄列在日程之中。

宋江为什么攻打祝家庄(原来宋江三打祝家庄)(1)

(很帅吧)

起因是病关索杨雄宰了自己老婆,别无他路,唯有伙同自己结义好兄弟拼命三郎石秀,再加上了鼓上骚时迁共赴梁山想要入伙。可行至祝家庄投宿之时,把人家报晓鸡给偷吃了。加上三个人态度恶劣不会好好说话,再赶上祝家庄又多少有点欺负生人。这下可好,最后打了店小二不说,还谎称自己是梁山好汉,又一把火烧了人家店子。最后时迁被人家拿住,杨雄、石秀走脱,直奔梁山搬救兵。

到了山上,见过众位好汉,将缘由说出。不说倒好,话音未落,不由的气恼晁天王。命人拿下二人,要砍了他俩。

为什么要这样做?晁盖那是什么人物,诨号“托塔天王”,行的端做得正,在他眼里这种鸡鸣狗盗的勾当最为人不齿。你们偷鸡摸狗,放火烧店,还冒充梁山好汉,这等同于嫁祸梁山,传到外面让人家误以为梁山都是些蝇营狗苟之辈。

宋江为什么攻打祝家庄(原来宋江三打祝家庄)(2)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

故此杀他二人也在常理之中,属于正常兼正规的处理方式,任何组织和团队,最忌讳和最反感的就是别人冒充自己品牌,如果利用品牌效应去做坏事,这对组织和团队会带来极大伤害,所以这是个相当严重的问题!晁盖这样做不但可以约束自己手下兄弟,还可以给想要上山的人有个警告,冒充梁山品牌是要掉脑袋的。顺带着让梁山更加有“制度”,而且还可以有效化解祝家庄和梁山的矛盾。

但黑三郎宋江脸一耷拉,不高兴了。他赶忙跳出来唱反调,并极力反对这样做。先问晁盖为什么这样做,晁盖照理回答。

宋江却说“不然”,这样做很不好,首先他们既然来了,就是有心投咱们来的,你杀了他们,以后没人敢来了。再者那祝家庄听说挺牛气,有点不服气咱们,咱不能吃这亏。另外山上粮食有限,听闻祝家庄很富足,打下之后,光是粮食就够咱兄弟们吃三五年。三点说完,晁天王没了脾气,心里肯定也活动了。其实就算他心里不活动,宋江也会找别的理由唱反调。

宋江为什么攻打祝家庄(原来宋江三打祝家庄)(3)

(大哥,隔壁小翠喜欢我)

宋江这样做实质对自己有很大好处,首先可以树立自己在兄弟们中的威信,别天天心里想着什么晁老大,宋老二,老子要平起平坐。其次,这样可以拉拢更多兄弟,跟着自己跑,让外面的人听说这件事,都夸赞他宋江够哥们义气。再者打下祝家庄得到丰厚利润,这样每个人都可以受益,谁能不念他的好。

杨雄他们冒充梁山品牌,偷鸡摸狗,还烧了人家房子,又打了人家人,这显然是有错在先,宋江却要帮助他们去打人家,这显然是错上加错。梁山招牌是替天行道,这显然有些不符合自己的宗旨,也不太符合江湖道义。但谁拳头硬谁就牛气,谁就是真理,这在梁山众好汉心里还是行得通的。所以当宋江提出要打祝家庄之后,大伙几乎全票通过。

宋江为什么攻打祝家庄(原来宋江三打祝家庄)(4)

(啊....贼啊)

首先站出来的就是吴学究,他一个喊支持口号:“兄长此言甚好啊!”

他一出口,其它小弟跟着叫好,这下就晁盖一个人傻傻矗在原地,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叫好声。自己这大哥当的也忒憋屈了,没办法,唯有依着宋老二吧。

接着,宋老二开始调兵遣将,这时候心里的小算盘开始显露出来了,纵观一众将领,除了林冲和白胜外,清一色宋江的嫡系,其余一个晁盖的人都没有。林冲虽然也被带上,他算是老人,但不属于晁盖“七星聚义”,而且偏向于宋江,白胜没啥出息,最薄弱所以也最好拉拢,因此宋江带上他,这样可以慢慢分化孤立晁老大的“七星” 。剩下的三阮刘唐就留家里看家吧。宋江反复说过一句话,就是“待日后出力多寡再做定夺”。意思很明确,让自己嫡系多出点力,也就能多得些功劳,日后好排在前面。

宋江为什么攻打祝家庄(原来宋江三打祝家庄)(5)

(眼泪是我内心的独白)

晁盖此时有心要去,但宋江微笑着轻轻对他说:“兄长乃是一寨之主,岂可轻举妄动!”

一句话,晁老大没了脾气。后来我们知道晁盖最后好不容易死乞白赖下山去打曾头市,反倒被史文恭一箭射中眼睛,最后一命呜呼,至于这只箭是不是史文恭射的还未曾可知,或许其中藏着更大阴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