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幕后的争斗(台前幕后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1)

《东方红》电影版第六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场景截图

采访 陈薇薇 林苗苗

责编 晨微

55年前,即196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人民大会堂万人礼堂上演,以宏大的规模、精良的制作轰动全国。这部音乐舞蹈史诗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指导下创作,调动了各艺术门类的顶尖专家,与全国精选出的3000多演职人员通力合作,日夜兼程排演了50天,正式上演后连演了十四场,场场爆满。

为了让全国观众都能看到这场演出,在周总理的建议下,196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将《东方红》拍成了舞台电影,全国人民由此得以看到这场盛大的演出,也让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再次重温那个激情澎湃的岁月。

值此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东方红啦编辑团队采访了《东方红》当年的舞蹈编导之一薛守义老先生,薛守义曾任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艺术指导,如今已有83岁高龄。3个多小时的回忆里,薛老给我们讲述了这部音乐舞蹈史诗一些不为人知的台前幕后的故事,那些周恩来总理亲自指导制作的历史细节。

以下内容根据薛守义口述整理:

《东方红》这部大型音乐舞蹈是史诗性的,是歌颂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斗争。舞台效果研发出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比当时的电影还生动。演出非常成功,观众从各地往北京来,很多单位打电话来要票,外宾观看后,被其精美震惊,更好奇一场这么多人的演出,不到两个小时能有53个节目、37个场景,是如何组织得这么有序的?

后来总理说拍个电影吧,满足他们的要求。毕竟一场演出3000人太多了,组织一次不容易。

台前幕后的争斗(台前幕后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2)

薛守义先生提供的当年3000多演职人员的大合影

台前幕后的争斗(台前幕后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3)

1964年10月16日,毛泽东主席同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接见参加演出《东方红》的全体人员合影局部

我亲身体会,这部史诗的成功有几个主要原因,首先就是周恩来总理的领导。

在周总理的倡导下,1964年7月20日,当时的中宣部副部长周扬、文化部副部长齐燕铭和文化部艺术局局长周巍峙见到了周总理,总理提议是否可以考虑用大型歌舞的形式来表现新中国建立的历史。这是《东方红》第一次被提到议程上。7月31日,周总理再次召集会议讨论,最终确定了《东方红》领导小组成立,亲自选定了小组十三位负责人,文化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宣部各个单位负责人担任了小组领导人,下辖几个分组,挑选了一批业内顶尖人物。

台前幕后的争斗(台前幕后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4)

1964年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节目单封面及部分演职员表

我是跟着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于8月11号调到北京的。已经开始着手工作的导演团跟我们介绍这个节目不一般,是总理亲自抓的,而且亲自指导。周总理的关怀表现在很多地方,我希望能毫无保留地回忆给大家。

表现好秋收起义

刚进团,导演团就跟我们说,针对已有的脚本,总理看后已经指示要重点歌颂好、表现好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

后来大家在这一节的具体操作中下了不少功夫,一开始是一个天幕,千万支火把星星点点的在空中,来展现星火燎原。

然后火把一点一点地移动到上场口,紧接着演员们拿着点亮的火炬上场。一上来两组人对着穿过,过了幕条又穿回来,像千军万马,很有气势。最后在幕前用龙摆尾的方式让火把一组一组地转,最后一下涌向台前。

此时,秋收起义暴动歌响起,整个舞台站满了人民群众。用这个办法落实了总理说的,武装斗争很重要,枪杆子出政权,第一个建立了工农根据地的是毛主席领导秋收起义。

长征一定要表现红军过彝族区

万水千山这一场,原来只有带镣长街行、飞夺泸定桥、雪山草地、陕北会师这些情节。是周总理提出,长征一定要表现红军过彝族区,因为这段历史关乎到革命成败,关乎到长征能不能前进的问题。

当时中央红军过云南的彝族区,曾被彝民武装围击,他们以为是老骚扰他们的国民党。后来红军参谋长刘伯承亲自去做工作,并和彝族头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结成了兄弟。红军送给彝族群众大洋,彝族群众送给红军物资,还派了一个自己的向导,助红军渡过前方的大渡河。

当时导演团手里没有现成的素材,我们山东团推荐了之前做过的一个长征舞剧,叫《洪流》,其中有一段就是过彝族区。小叶丹和刘伯承结盟的那一段,里边有一个歌叫《情深谊长》,舞蹈也是编排好的。

指挥组的司徒汉看完觉得词和曲都表现得很好——“五彩云霞空中飘,天空飞来金丝鸟”,金丝鸟是形容解放军的,“啊,红军是咱们的好兄弟,长征不怕路途遥……”最后,司徒汉只稍微改动了一点点,好像只是改了一处“啊”,就推荐给导演团了,最后送给总理审查。

周总理看了之后很高兴,由此定下了这段五分钟的歌舞。这样的长度算是挺重的篇幅了。在总理的提醒下,后加的这段效果不错,歌也流传,舞也挺好看,这歌一直流传到现在,算是有很大吸引力吧。

遵义会议为什么要突出

原来的台本在表现遵义会议这段历史时,只有一首歌曲《遵义会议放光芒》,因为时间越来越紧迫,大家都挺发怵会议不好表现,所以就只用了一首歌。总理看后说这一场要突出表现,因为这次会议确定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中国从此就有了主心骨,有了掌舵人。只用一个歌就轻了。

任务布置下来,导演组就发动编导们思考怎么改。后来大伙一起出主意,设计了这么一个场景:让遵义的城楼出现在天幕上,晚上天空星光闪闪,红军一组一组地布满舞台,都在焦急地盼望着遵义会议的投票结果。

音乐组还为此写了一首歌,写得很抒情:“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迷路时想你有方向,黑夜里想你照路程……”经过这一段的铺垫,然后一个人出来说会议结束了,毛主席成为我们的领导,整个舞台沸腾起来,此时再唱起《遵义会议放光芒》,遵义城头闪金光。效果一下就不一样了。想出这个办法后,空军的孟兆祥导演负责指导排练的这一场,这一场在整个剧里也是很突出的。

我记得后来《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这个歌就传开了,演员和编导们很快就都会唱了,经常哼两句。因为这个歌很深情,这样一个抒情歌曲在整部《东方红》中不多。

但很可惜,节目单里这首歌没标作者,因为是后加的。这首是陈亚丁、任红举作词,时乐蒙、彦克作曲,一起后加的还有《情深谊长》,填词的王印泉,谱曲的臧东升也都没写上。但当时没有人会在意这些细节,都是一心使劲把节目搞好。

“中国人民站起来”要在天安门前

对第六场“中国人民站起来”,总理提出,这个场景要在天安门前,另外要专门为这场写一个歌,这场应该是掀高潮的时候了。

当时是8月底,已经接近彩排演出了,胡松华为此突击了一夜,写出《赞歌》作为这一场的开头,“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高举金杯把赞歌唱,各民族兄弟欢聚在一堂……”词一出,这一场的主题一下就清晰了。原来我们国家大型的文艺表演,都少不了用人数众多的舞蹈去表现民族大团结,但是都没有像这次主题这么凝练。

2018年年底,胡松华在《忆往四十年·感慨新时代》的一次访谈中提到这次创作:

当时来了一位军人同志说,松华同志,你赶快跟我走,现在把你第四场调到第六场伟大节日,来落实周总理的重要建议。为了烘托新中国诞生的喜庆气氛,在这伟大节日前半场要加上一位男高音独唱,用什么音乐风格那?当时周总理提出来:就确定蒙古族音乐风格吧,并且以舞伴歌。因为蒙古族民族不仅是英勇骑射的民族,也是音乐民族,任务落在你身上了。

我当时一听又激动又紧张,连歌词带曲都要写出来,因为明天黎明就要交稿。为什么呢?因为周总理和陈毅元帅等着哪,过两天就要在人大会堂演出现场来审查改点。创作时间只有一个晚上,就像完成一件军事任务。(编者加)

这场最后改编完,大伙看着满意,总理看了也满意。给周恩来总理看的大纲,其实就是节目单和朗诵词。但周总理不仅想得周到,也很懂,给出的建议非常专业。

1964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舞蹈编导薛守义系列专访未完待续,更多精彩揭秘,请关注后续报道。

视频制作:林苗苗

监制:方丹敏

来源:”东方红啦“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