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之前我以为我会开着车在夜晚去草原看星星,买车后发现只能堵在早晚高峰,并且变换不同的姿势来躲避天窗映射进来的阳光。”步入高温天后,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天窗不防晒、不隔热的吐槽就层出不穷。

“就算把空调开到最低,依然能感觉到头顶上空来自天窗的热气,在高温天行驶时用手摸一下天窗,会被烫得缩回手来。”一位特斯拉车主吐槽说。

车内戴草帽、打伞、天窗泼水、自制遮阳帘……原意是拉伸车内视觉感受,让乘客抬头仰望星空的全景天窗设计,如今却让新能源车主们陷入了打不开车窗、躲不过阳光的无奈境地。

车子天窗没关淋了雨怎么办(车顶浇水车内打伞)(1)

车子天窗没关淋了雨怎么办(车顶浇水车内打伞)(2)

车子天窗没关淋了雨怎么办(车顶浇水车内打伞)(3)

车子天窗没关淋了雨怎么办(车顶浇水车内打伞)(4)

“能打开的叫天窗,打不开的叫天幕”

给车主们带来“阳光困扰”的大多是全密封天窗,也称之为天幕。

但天窗、天幕两者间唯一的差别就是是否密封,“两者差别不大,能打开的叫天窗,打不开的叫天幕。”北京某新能源汽车直营店的销售表示。

车子天窗没关淋了雨怎么办(车顶浇水车内打伞)(5)

岚图FREE宣传册中提到的天幕 中新经纬牛朝阁摄

“和传统天窗相比,天幕的面积更大,透光性更好,既能让乘客仰望天空,也能拉伸车内的视觉效果,为用户带来更高端的视觉享受。此外,天窗的厚度较全封闭的‘铁皮’车顶更薄,能为其它部件腾出空间。”一位新能源汽车的销售表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秘书长章弘向中新经纬指出,新能源汽车装配的全景天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天窗,在部分车型中还承载着照明系统的功能。

“外界的光线可以通过这个系统进入车内,尤其是夜间行驶时,可以通过这个系统补充光线。虽然各个品牌的照明系统有所不同,但基本原理为在上下透明层之间夹着一个着色层,这个着色层可以通过电子控制调节从外界进入的自然光。这个照明系统在不需要用电子调控的时候,就像普通天窗一样,可以仰望天空和星夜。”章弘表示。

有网友吐槽称天幕和天窗一样晒,但却不能像天窗一样打开换气,无法打开的全封闭天幕背后有何含义?

全封闭的天幕成本更低,这或许是车企们作出选择的原因之一。据国海证劵研报显示,对主机厂来说,传统天窗结构较为复杂,零部件包括玻璃、导轨、驱动电机、撑杆等诸多部件,而全景天幕多采用封闭车顶结构,构造相比天窗系统简单很多,成本在1000元至3000元左右,相比全景天窗2000元至4000元的价格,显著降低了零部件配套成本。

也有专家认为密封的天幕更安全,“新能源汽车在天窗处大多采用一整块大玻璃的设计方案,且面积较大,为了安全就必须要做成全密封的,且要在天窗中间加设一根起到加固作用的横梁,否则在做安全碰撞实验时会得分较低。”中博联智库特聘专家张翔说。

专家:防晒但不隔热,车企忽视了消费者的乘车体验

当问及天幕的防晒隔热能力时,大多车企的销售人员均表示能隔绝绝大多数的紫外线,而如果想要遮挡阳光以达到隔热的效果则需要加购遮阳帘。

“我们这个天幕是采用了双层夹胶、镀银的工艺,能隔绝99%以上的紫外线。”北京一家自游家的销售表示。据销售介绍,自游家是和小牛电动车同老板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目前暂无上市车型,预计在2022年年中召开新车发布会。

章弘指出,“有测试表明,目前各品牌车型的天窗和挡风玻璃都可以隔绝紫外线,且隔绝率大多都可以达到90%以上。不过天窗虽然能防晒,但并不能隔热,所以才有消费者感叹夏季的电动汽车是60度的烤箱。”章弘说。

“车本身是没有自带的遮阳设备的,如果车主想要遮挡阳光,可以在APP的商城中选购遮阳帘或遮阳膜。”北京一家飞凡汽车的销售表示。

这些车企自营的遮阳帘或遮阳膜大多售价不菲,如上述飞凡汽车销售提到的“飞凡定制MARVEL R遮阳膜”在飞凡App中需要898元。

事实上,不少已发售多年的燃油车也有这种天窗设计,为什么新能源车主却对此反应强烈?

张翔认为在燃油车方面,天窗并不是标配,只有部分车型会选择天窗的设计,只有少部分车主会有阳光困扰,而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天窗却成了标配,还是大面积、全封闭的天幕,有此困扰的新能源车主成了大多数,“在燃油车方面,双层玻璃的天窗反而是一个汽车品牌里高端车型的象征,像雪铁龙的天逸C5、别克的昂科威、大众的途昂,凯迪拉克XT5等,基本都是顶配车型才能选装双层玻璃。”张翔表示。

章弘指出,这种现象其实体现了车企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了消费者的乘车体验,“燃油车的天窗大多就是一个单纯的天窗功能,设计初衷是通过电子开合起到仰望天空和透气的作用。但新能源汽车的设计理念则需要最大限度地考虑环保和成本。所以鲜少有新能源车型采用电子开合,大多是全封闭以节省能耗。车顶玻璃隔紫外线不隔热也是车企为了降低成本而作出的忽视消费者乘车体验的设计缺陷。”

(中新经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