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所见即所得,所闻即所谈。朴实无华的「编辑部在看啥」正式登陆。编辑们准备的影剧综分享推荐,带给大家个性化的解析。既是轻松闲适的追片参考,也是老友相聚的温馨谈资。周转于生活和自我的心灵,在影视文艺的世界里,永远有一方安定之地。

编辑部主要做什么(编辑部在看啥)(1)

《乘风破浪》第三季在5月20日当天开播了,大家都寄希望于这档节目,能够给死气沉沉的内娱带来些许风浪。


编辑部主要做什么(编辑部在看啥)(2)


从这一季的阵容来看,有前两季冠军师姐,有实力歌者、跨界演员、乐队成员,有舞蹈、运动领域的国家队成员,有外国友人,还有我们的童年回忆,期待值一下就拉满了。


第一期确实诞生了不少名场面,王心凌的《爱你》满满的回忆杀,那英和宁静的剑拔弩张,徐梦桃的“带了一个朋友”,胡杏儿“三个妈妈的儿子”,1号宿舍令人脚趾抠地的饭桌对话,还有一些后期的奇妙转场,都成为了网友们在社交平台上的谈资。


编辑部主要做什么(编辑部在看啥)(3)


但就整体的观感来说,没有完全达到大众的期待值。珠玉在前,用户对舞台的标准已经被拉到一定的高度,没有全开麦,没有完整的呈现,有的姐姐甚至只有四句歌词的镜头分量,没有太多与大众既定认知的强烈反差……好像煮泡面就放了半包调料包。


此外创新的赛制也有待考察,师姐带队开启同盟战,后续要让姐姐们分为唱演组、唱跳组、唱秀组、唱乐组,希望能实现内容的丰富多元而非游离主线之外。


初舞台公演结束后,那英在车上问宁静对谁最感兴趣,宁静说:“我刚脑子里面在回忆,因为她们都有点漂亮和有点强,所以突然变得特别平,脑子里面像被剃了头一样。”我觉得这句话也好适用于来形容第一期节目。


《乘风破浪》要让大家看到“姐姐们自如而勇敢地展现百花齐放式的力与美”,还需要进一步找准航道。


编辑部主要做什么(编辑部在看啥)(4)

机动部队、廉政公署、反黑、扫毒、法医、法证……TVB的“主旋律”题材从不缺灵感来源。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海关部门在社会运转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2021年9月播出的《把关者们》就将这一职业的多样性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编辑部主要做什么(编辑部在看啥)(5)


《把关者们》参考了经典港剧《学警》系列的“养成式”公式,在展现不同部门督察的专业操守和职业素养的同时,也记录了一群海关新人从考试到闭关训练再到入职的全过程,展现了他们克服自身逆境、跨越重重难关的奋斗精神。


这部剧的科普作用不言而喻。原来海关的工作五花八门,假冒伪劣商品、饮食安全、出入境管理全都在海关的工作范围之内,他们有时需要走入市井查封一盒曲奇、一张口罩,有时又要冒着枪林弹雨与毒贩交手。取材自日常新闻事件的一个个故事,既能体现生活感和真实感,又能体现守关把关的不易。


编辑部主要做什么(编辑部在看啥)(6)


不过,擅长“人情味”的港剧在感情观上似乎没能跟上现代观众的步伐。催婚、催育、单身有罪这些观念贯穿全剧,难免令观众不适,几位主角复杂的情感纠葛也稍显牵强,这也成为了《把关者们》的重要硬伤。


编辑部主要做什么(编辑部在看啥)(7)

原本以为是个喜剧电影,结果看着看着把眼泪给我干出来了。


豆瓣评分5.9,上映27天累计分账2259.40万,《东北告别天团》可以算一部还不错的网大。


电影的主人公范大明白经营着一家殡葬行,与周围的同行和许多门店不同,他的店里可以收留那些刑满释放、愿意改过自新的人员。由于父亲病危、女儿着急进行手术,范大明白急需用钱,就在这时,天降巨款。一个名叫牛硬朗的保安,带着老舅给姥爷置办葬礼的三百万找上他。十天花掉三百万,难吗?真难。范大明白和他的兄弟团们四处忙活,置办葬礼,可真正到了葬礼那天,范大明白忽然发现,自己接下的天价葬礼,就是父亲的葬礼,而牛硬朗口中的老舅,居然是当年和父亲打架斗殴时,导致父亲瘫痪的罪魁祸首——刘平安。二十多年里,刘平安一直为当年的冲动悔恨不已,出狱后他想要赎罪,但奈何范大明白不肯原谅他,他只能化名刀爷,留在范大明白身边,得知范大明白父亲病危,他拿出了自己的家底,办了这场三百万的豪华葬礼。


编辑部主要做什么(编辑部在看啥)(8)


总体来讲,《东北告别天团》的故事并不复杂,在东北式喜剧的外衣之下,它也有想要传达给观众的信息。就像范大明白怒怼牛硬朗时说的那样:监狱都放他出来了,他在你那儿就这么十恶不赦吗?对于刑满释放人员,社会是否应该多一点关怀,少一些歧视是电影最想跟观众探讨的问题,也是整部电影最温情和动人的地方。除此之外,电影也通过书法大师从拒写挽联到钱到位之后喜笑颜开,顺便附赠一套后空翻等滑稽的情节生动地向观众展示了钱是怎么“玩”人的。


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东北告别天团》还有许多硬伤:逻辑性欠缺、部分情节多余、情节过渡生硬等,但作为一部网大,它可以算是当之无愧的精品。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野蛮生长”之后,网络大电影无论是创作还是制作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希望在将来,网大能够贡献更多不逊色于院线电影的精品出来。


编辑部主要做什么(编辑部在看啥)(9)

播出11集,豆瓣评分高达9.2,2022年度最佳韩剧,似乎被这部又丧又治愈的《我的解放日志》给预定了。


《我的解放日志》讲述了生活在京畿道南部水原附近一个叫山浦的小村落里三兄妹——老大廉琦贞、老二廉昌熙与老幺廉美贞的日常生活。这个平凡的村庄被他们戏称为“有人出去,但没有人进来”,他们各自面临着自己的人生困境,也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找到解放自我的出口。


编辑部主要做什么(编辑部在看啥)(10)


剧中,兄妹三人都是典型的跨城上班族,必须忍受每天两到三个小时的通勤,在山浦和首尔之间乘坐公交和地铁来回往返。如果错过了晚上的末班车,他们只能打车回家。而这长时间的通勤,让他们完全失去了下班后参与社交生活的机会,无论是工作的氛围还是生活的氛围都很沉闷,仿佛丢一颗石头进去,也不会起任何涟漪的河水。


这部剧最大的真实就是剧中没有刻意制造大的戏剧矛盾,也不存在刻意卖惨,就是在平淡中无缘无故的开始丧。就像不少人看过之后感叹的那样,“终于有人演我毕业后的生活了,是笑不出来的穷和累。”如果静静地看着《我的解放日志》中的人物,就会面对内心深处的“真正的自己”。


编辑部主要做什么(编辑部在看啥)(11)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被困在平凡又普通的单调生活中,因为不知道如何去挣脱,所以反而期待着同归于尽的那一天。剧中,三兄妹不断尝试着逃离“现在”,追求解放,不知道最后,他们的人生是否会迎来光明。


编辑部主要做什么(编辑部在看啥)(12)

“老妹啊,你等会儿啊,咱俩破个闷儿啊。”


第一次听《依兰爱情故事》还是在《你好,李焕英》的小品里,没想到被翻拍成了电影。


故事讲的是小镇出身的商业大鳄常海因一次意外穿越到了平行世界,回到小镇与自己的初恋依兰过上了柴米油盐的生活。对此充满抗拒的常海想尽办法逃离小镇,却制造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闹剧,最终他如愿回到原来的生活,却发现自己对于幸福的理解早已悄然发生改变。


编辑部主要做什么(编辑部在看啥)(13)


单从电影本身来看,它本身存在着一些不足,情节有些老套、部分衔接有点跳,但电影吸引我的地方在于故事本身的温暖幸福。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有所不同,常海曾因纸醉金迷的生活放弃过爱情,但和依兰过柴米油盐的生活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愉快,人们都说生活没有如果,但又忍不住想象“如果当初...”,希望生活中的每个“常海”都不再有遗憾。


编辑部主要做什么(编辑部在看啥)(14)

这是一部衍生自B站拜年祭单品的轻百合向动画番剧,主要讲述两个女孩风铃儿与白钰袖一起闯荡江湖的故事。


编辑部主要做什么(编辑部在看啥)(15)


这部作品最打动我的点在于,在当下国内一众以爱情叙事为主的番剧中,《风灵玉秀》将叙事重点放在了女性情谊的刻画上。在这部动画中,没有多余的爱情线索,更多是两个闯荡江湖的女孩子之间的惺惺相惜,对于从小有个“江湖梦”的女性观众来说,在观看这部番剧可以完成了小姐妹”惩恶扬善、仗剑走天涯的梦想。


编辑部主要做什么(编辑部在看啥)(16)


此外,作为一部武侠类番剧,《风灵玉秀》在动作设计上并不糊弄,打斗场面做的又燃又热血,人物形象设计也都很美丽,在画风和配乐上更是充满古典韵味。这样一部女主强悍、画风唯美、故事燃酷的古风武侠番,十分非常适合女孩子观看。


编辑部主要做什么(编辑部在看啥)(17)

本来是奔着主角颜值和磕CP来的,结果却被这部剧笑掉了头。


韩剧《流星》以演艺界和经纪公司为题材,讲述了顶级明星孔泰成(金永大饰)与宣传组长吴寒星(李圣经饰),浪漫而又搞笑的恋爱故事。同时也向人们展现出闪耀的艺人背后,所有工作人员所付诸的血汗泪。剧集播出至现在,恋爱还没正儿八经开始谈,倒是凭借搞笑程度率先出了圈,剧中简直称得上是全员喜剧人。


编辑部主要做什么(编辑部在看啥)(18)


原本是“校园情侣”的孔泰成和吴寒星,进入社会后分别变成了演艺明星和幕后工作人员,两人之间的“孽缘”也随之开始。新人时期的吴寒星由于失误在新闻稿中把孔泰成说成是“太监”,孔泰成还因为跟吴寒星赌气不小心把自己“送”去了非洲,甚至连本应唯美浪漫的表白都被寒星当成了恶作剧。两人之间鸡飞狗跳、欢喜冤家一般的相处方式,很难不让人怀疑这其实是一部喜剧片。


不止主角,孔泰成的新经纪人卞正烈在拍摄现场公然晾晒内裤,娱乐记者曹喜悦阑尾炎手术前还不忘拍八卦,新人演员姜时德因醉酒脱光了在马路边睡觉,还误打误撞接到了广告。剧中每个人物都灵动可爱,搞笑天赋缠身,得以给观众带来轻松解压的愉悦之感。


编辑部主要做什么(编辑部在看啥)(19)


与此同时,关键的感情线发展也逐渐变得明朗起来。孔泰成终于向吴寒星表明心意,两人开启甜蜜恋爱模式。另一对冤家宰贤和尤娜,则通过一场吻戏在不知不觉中品尝到了心动的滋味。还有新人演员姜时德、经纪人组长姜有成和朴浩英,三人之间的情感走向也令人大为期待。


剧名《流星》,也意味着“帮这些耀眼明星们善后的各种人们”。那些像星星一样在台前闪闪发光的明星,背后实际有无数努力奋战、挥洒汗水的工作人员,经纪人、助理、宣传人员、记者,他们为了明星作品和报道的问世不分昼夜的忙碌,真正展现出娱乐行业打工人的辛劳与不易。


编辑部主要做什么(编辑部在看啥)(20)

它还有另一个版本片名翻译为《离职》,两个名字或可看作是不同的角度。2022年快过完一半了,不少人居家工作的时间都快赶上坐在公司工作的时间了,工作和生活开始变得难以分割。上班和下班之间没有了明确的界限,情绪也开始交织。那如果把工作和生活从记忆上彻底分开呢?


编辑部主要做什么(编辑部在看啥)(21)


卢蒙公司为员工提供分离手术。完成手术的员工在离开公司之后想不起来任何在公司的事情,这段记忆是空白的。反之亦然,在公司内,也没有任何生活中的记忆。即员工本分为了工作人格和生活人格。而男主马克因为妻子的去世郁郁寡欢,他接受了分离手术,进入卢蒙公司工作。


从马克走进公司,换掉带有明显个人身份信息(个性化)的物品(如手表、皮鞋)开始,整个剧集氛围就开始走向了一种“切割”。随着电梯下降,他逐渐失去了生活中的记忆,记得的仅仅是自己的名字。冰冷的色调、迷宫般的走廊、空旷的办公室无一不透露出诡异感。而当马克开始工作,诡异感顿时加倍了。马克所在的部门名为“宏观数据精简部”,只有四名员工。他和同事们熟练操作着电脑,但电脑在运行的程序看起来似乎只是一堆显示在屏幕上的数字,他们把不稳定且活跃的数字装入回收站。这个操作过程到底意味着什么?他们好像也并不知情。马克和同事们都对工作习以为常,直到新员工赫丽的到来打破了常态。


编辑部主要做什么(编辑部在看啥)(22)


《人生切割术》高度提炼了打工人模式化的工作日常。卢蒙公司用分离手术控制了员工,而根据公司规定,必须工作人格和生活人格同时提出离职才能获批准。然而员工出了大楼就不记得工作内容,生活人格主动提离职也就不可能。而这样讽刺性的设定在剧中还有很多。当然每个人看剧的感受不同。看完之后并不太觉得它是“职场惊悚剧”,毕竟现实就挺惊悚的。相比之下更触动我的是人类情感的重要性,失去“自我”坐在办公室的马克,不过是一个彻底的工具人。由于失去了记忆,工作人格的痛苦是不会被生活人格感知的,就像剧中的台词“那么就相当于那个版本的你被困在了公司”。从这个角度看,似乎工作变成了对自我的剥削。作为一个人的完整性也不复存在。


— THE END —


作者 | 影视产业观察编辑部

主编 | 彭侃

排版 | 王强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