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加强实践教育是贯彻新时代育人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共青团组织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一直以来,共青团青海省委紧紧围绕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鼓励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并为之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服务载体。

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是共青团组织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常规性活动,让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省情、民情,并在实践中发挥所长,扎实为基层做好事、做实事,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有效服务高校思想教育工作。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经验(青春的汗水和暑假的意义)(1)

青海师范大学赴化隆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实践队的队员们带领孩子们朗读红色诗词。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今年暑假,全省2500余名师生组建了200支团队积极参加由团省委、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乡村振兴局、省林草局、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省学联开展的2021年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走向基层,深入农村。莘莘学子用自己的行动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之花在青海大地上绽放。

在实践中为民办事

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省广大青年学生立足所学专业,发挥智慧才干,将理论付诸实践,在服务社会中增长本领,提升素质。

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哈拉直沟乡魏家堡村,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志愿者们深入基层,体验基层生活,用自己所学的眼视光技术、针灸推拿、护理、医学检验等医学专业知识为村民服务义诊看病。今年75岁的蒋发存爷爷看到前来义诊的学生志愿者赞不绝口:“现在的孩子真能干,学习又好,工作又认真,他们各个发挥优势,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干事孙瑜说:“我们团队将学生志愿者按专业、按特长、按能力分别分为‘送医送药’‘普通话推广’‘志愿者宣讲’等五个小分队。在开展义诊看病的同时还进行捐赠活动,将被褥、书籍、书包、口罩、手消、消毒液等物资发放到村民手中。”

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今年的“三下乡”活动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始终,围绕党史学习、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生态环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等9个方面组建的省、校、院系三级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农村牧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全省乡村振兴战略示范试点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海东市平安区巴藏沟乡索家村,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的学生志愿者,在人潮涌动的集市向过往村民、路边摊主讲解火灾自救逃生和初期火灾扑救知识、家庭防火基本常识,并现场详细解答村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消防安全疑难困惑。

“三下乡”实践活动已成为各大中专学校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常态性活动,成为学校团组织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经验(青春的汗水和暑假的意义)(2)

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实践团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保安镇东干木村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调研活动。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经验(青春的汗水和暑假的意义)(3)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赴门源县国家乡村振兴实践团队的队员们为村民们开展眼镜验光及老花镜验配服务。

用知识和才能

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徐贵斌是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消防201班的大一学生,也是这次暑期“三下乡”众多志愿者的其中一位,这个假期将成为他一生中难忘的剪影深藏于记忆深处。

“这个暑期,我和大家一起来到了海东市平安区巴藏沟乡索家村,在这里我给留守儿童辅导暑期作业。我永远记得那天下午,正当我在洗菜做饭的时候,几个孩子背着手,排着队站在我后面,紧接着我就看见一个个小手伸了出来,而手里是他们用野花编织成的五颜六色的花束,‘徐老师,这是我们送给你的礼物……’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了为人师的喜悦与激动,对我而言一大堆的荣誉证书都不及这些花束带给我的荣誉感。”

一张张稚嫩的笑脸,一双双清澈透亮的双眸,一颗颗纯真质朴的心灵,这个暑假,因为有社会实践活动而更加有意义,让徐贵斌在许多方面都有所成长,有所进步,收获满满。

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19级文学班的李科吉,是这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双语推广实践小分队的一名志愿者。见到她时,她正在给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牙什尕镇下多巴村的孩子们上普通话课,讲台上明毛却吉小朋友用普通话给大家分享着红色电影的观后感。为推广和加强基层群众以及在校小学生的普通话应用和学习,她和小分队的志愿者们针对当地的学生做了一期口语训练。对于下多巴村的群众和学生而言,因为这次活动他们对普通话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李科吉和她的小分队用普通话向村民讲解党史知识,让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村民心中。

为探寻红色记忆,坚定理想信念,今年7月,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践队走进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镇古边村和磨尔沟村,免费为两村乡村旅游项目拍摄专题宣传片,更换景区宣传展板,并为村里200余名老人拍摄证件照,充分结合学校专业特长办实事,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参与着、奉献着、服务着。

青海民族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的志愿者还赴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开展“党建 团建”2021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生态保护宣讲及生物多样性调查实践活动。“三江源生态保护·青年宣讲团”到当地寄宿制学校给学生和牧民进行“党建+生态”宣讲,号召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环境保护、爱护美丽家园的生态文明理念。在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三江源生态保护·青年宣讲团”成员给公园内参观湟鱼洄游的游客宣讲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倡导大家保护生态、保护自然美丽画卷。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经验(青春的汗水和暑假的意义)(4)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赴互助县省级乡村振兴实践团队的队员们为村民们义诊。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经验(青春的汗水和暑假的意义)(5)

青海大学爱心医疗实践团队的队员开展活动。

在实践中学习创新理论

坚定理想信念

理论武装头脑,奋斗谱写青春,志愿者坚持实践锻炼与理论武装密切结合。青海大学党史学习实践团通过开展“诵读党史经典书目”、学习“南泥湾精神”活动、“我心中的祖国”绘画活动、党史知识有奖问答、“最美新时代”线上摄影比赛、观看红色电影等“读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系列活动,在实践村社宣讲党史。

青海民族大学法治宣讲队赴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红军沟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参观班玛县红军沟纪念馆,追随先辈足迹重走红军路、红军桥,体味红军长征的艰辛。

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乡村振兴实践团分别前往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双树村和班彦村,学习红色双树精神,切身体会脱贫攻坚后班彦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让青年学子真切感受到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使命担当和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深厚情怀。同时,联合南门峡镇团委组织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宣讲活动,采用“宣讲 汇演”的方式,为全镇群团工作人员讲党课,并通过文艺汇演、朗诵、红歌大合唱等形式,为村民开展党史学习宣讲。

我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连续开展20余年,覆盖了全省85%以上的县区。一直以来,团省委紧紧围绕服务学校思政工作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互联网 社会实践”新模式,开拓“线上 线下”的多元化活动阵地,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服务基层群众中了解省情、拓展眼界、提升素质,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调研考察、参观走访、志愿服务……我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们从学校走向基层,从课本走向社会,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既阅读着社会这本大书,也体悟着丰富多彩的百姓生活,更在挥汗如雨中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

【采访手记】丰富眼界 开阔胸襟 增长才干

如何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新时代追梦征程,如何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汇聚磅礴青春力量,我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给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

今年暑假期间,正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青年学生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磨炼意志、砥砺品格、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取得了可喜成绩。20世纪80年代初,团中央首次号召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996年团中央联合13个部委正式开展了大学生“三下乡”活动,随后逐步在各高校开展,时至今日已成为各大高校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一项重要常规性活动,成为共青团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

我省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连续开展20余年,一直紧紧围绕服务学校思政工作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工作原则,立足共青团的组织化动员优势、社会化动员经验和网络化动员特色,每年组建省、校、院系三级团队近3000余人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之成为学生接触社会、增长见识、锻炼成材的必由之路,成为学生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提高了大学生思想修养,培养了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青年学生唯有把蓬勃的青春热情融入到火热的实践中去,把个人理想同祖国的繁荣昌盛结合起来,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才能把青春之歌谱写得更加雄浑激越。

今年大中专学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党史学习、理论宣讲、国情观察、乡村振兴、生态环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民族团结、法治宣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实践等9个方面组建近200支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农村牧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全省乡村振兴战略示范试点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一场场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广大青年学生立足自身所学知识技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深切体会“一优两高”、“五个示范省”建设、“四种经济形态”、“十四五”规划等等国计民生的大事,丰富了眼界,开阔了胸襟,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标,为毕业后立足所学专业、发挥智慧才干,投身新青海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