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美pian作者“心心冬”同意,授权发布!

或许是儿时看电视剧和听评书的影响吧,在那个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如痴如醉追着射雕包青天和白娘子,听着三侠五义杨家将和岳飞,朦朦胧胧的记忆里,中国的历史被分成古代、唐朝、宋朝、清朝和抗日时期,最后毛主席带给我们幸福的生活。萌孩子的历史观就这样华丽丽的初步形成了,所以对我来说,开封不是地名,而是一种情节,一个特定时代留在记忆中的符号。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1)

开封被称为十一朝古都,可是因为靠近黄河所以自古以来历经多次水患,古时留下的城池全部被埋在了黄土之下,就在现在开封市的下面三米处,是清代的开封城,地下六米处是金汴梁城,地下八米是宋代最鼎鼎大名的东京汴梁城,地下十米是唐汴梁城,最深处是地下十二米的战国时期的魏大梁城。开封的最神奇之处在于,这里不仅是城摞着城,而且还是路摞着路,门摞着门,墙摞着墙,马道摞着马道!也就是说,自古至今,开封城的中轴线从来没有变过,这也是让开封人最自豪和骄傲的地方,这样的城市,全世界也仅此一例。当时发现这一现象的考古学家都在感叹,到底是怎样的记忆基因,才会在这上千年的岁月中,让这几座不同时代的开封城严丝合缝的对接在一起啊......

做为一个较为资深的准专业自由行者,开封的美食攻略基本上完全以失败告终,传说中的黄家老店开封灌汤包,传说中的放着像菊花夹起来像灯笼,传说中的先咬皮儿再吸汁儿最后咬肉馅儿,统统按程序来一遍总结出,这是神马呀,真的不敢说不好吃,而是好难吃.......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2)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3)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4)

这次的开封之行,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看遍开封和登封最重要的三场演出,第一场是在开封的小宋城,名为"千回大宋",离演出开始不到两个小时才匆匆忙忙在淘宝上定了票,到了才发现莫名其妙坐到了第一排的正中间,票价还比现场买打了七折,这也许是我十年淘宝生涯中遇到的最厚道的卖家了。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5)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6)

演出本身的舞美灯光是很炫的,可是总感觉导演挺有雄心,就是活儿有点糙,实在没有把开封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更好的表达出来,整个演出就是靠着各种舞蹈和杂耍在撑,当然了,冲着这位置只是拍拍照也是不错的,票价毕竟不贵,冲着演员的辛苦和美轮美奂的舞台也是值了。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7)

深夜的时候,一个人逛逛开封最有名的鼓楼夜市。我一直认为国庆期间的夜市会摩肩擦踵人流如织,可也许是我来晚了?还是我想多了?除了门口的几个摊贩,靠里些的店面悉数已关,但我仍坚持把夜市主要的街道走了一遍,三三两两的行人从身边匆匆而过,不像游客,倒像是赶着回家一样。路边卖肠粉的老大爷还在昏黄的灯下做着肠粉,我原本想回来的时候买一碗尝尝,也希望能帮老大爷早点回家,可是回来路过的时候,这唯一的肠粉摊子也打烊了。

一阵凉风吹过,不由打个冷战,已经是秋天了。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8)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9)

清明上河园,开封的必到打卡景点,也是根据清明上河图复制的主题园区。时间倒回一千年前,那时的开封,是靖康之耻徽钦二帝丢掉的江山,是宗泽三呼过河悲愤而死的遗愿,是岳飞收拾旧山河的美梦,是陆游示儿流传千古的诗篇。时过境迁,一切都已成为过眼云烟,眼前的,只是熙熙攘攘的人群,看着走心或不走心的演员,重复演绎着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10)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11)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12)

清明上河园的夜还是美的,各种炫彩的灯光似乎一下换了天地,那些灰扑扑的建筑仿佛一下子有了生命,焕发出诱人的光彩。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13)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14)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15)

其实,我们的重要目的是看晚上在园内演出的东京梦华,现在购买东京梦华的演出票可以在中午十一点后入园,这样可以每人省下120块的清明上河园门票钱,冲这一点还是相当厚道的,只不过,对于那些只花门票钱白天逛园子却在晚上不看东京梦华的人来说,真的有些不划算。个人觉得,这个园子包括里面那些花里胡哨的演出再搭上国庆人山人海的游客,实在是没什么看头,可以说清明上河园唯一的价值就在于晚上的东京梦华,如果不看,那这个园子真的不来也罢。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16)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17)

整个东京梦华都是在水面上实景演出,由八首宋词谱曲串联而成,根据每首词的意境,勾勒出熙熙攘攘的宋代市井风情,都城东京汴梁的繁荣与奢华,友帮邻国来朝的气势,战争的悲壮,还有祝福的寄托。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18)

柳永的《雨霖玲·寒蝉凄切》,印象里这首曲子谱真好听,可惜在外面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的,情人之间难舍难离的凄美的意境被营造的非常动人。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19)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20)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21)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22)

时空隧道亮起,一个古装少女和现代的男孩在时空交汇,确实让人恍惚。公元1000年,开封是宋朝的首都,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城市,人口超过一百万,而当时伦敦的人口只有一万五千人左右

现在,开封连省会也不是,机场都没有,地位无足轻重,再没半点当年繁华大都市的影子,所有的荣耀只能通过张择端那幅长达5米多的长卷,依稀看到京城往日的亭台楼阁,勾栏瓦肆,漕运虹桥,城阙通衢,梦中一幅盛世景象。

世事无常,城如此,人亦如此......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23)

当廊桥四处亮起无数盏灯笼, 硕大的红色月亮静静躺在水面中央,古装的少女提着灯笼莲步轻舞,唱诵着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随着风缓缓飘落,那样美轮美奂的画面,很轻易便会让人动容.......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24)

虽然还是有差距,但是我认为东京梦华是基本可以和长恨歌划到一个级别上PK一下了,所以,确实值得看。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25)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26)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27)

开封仅存的宋代原物,应该就是铁塔和繁塔了。而繁塔的历史又要比铁塔更早一些,只是位于这坑坑洼洼的城郊结合部,显得孤单而又没落,游人蜂拥而去看那些人造仿古景观,对于这座真正的古迹,国庆的黄金周里,竟然只有我们一家人在看.....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28)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29)

繁塔原本一共有九层,据说朱元璋嫌王气太盛铲掉了三层,然后风化了三层,现在仅存最下面的三层。真实与否无法考究,但剩下的这三层却实实在在是保留了下来,每一块砖都雕着佛像,只是下层的因为年代久远,已经被磨得残破不全......

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把它们经过的兴衰和传奇娓娓道来,即使我们不懂,它们也不急,就这样默默的等下去,等懂的人。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30)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31)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32)

就在这个貌似最小最不起眼已经被人遗忘的地方,我们在雨中待了足够久的时间才离开。我非常享受这样的时刻,没有人打扰,不用费心开口说话,对着千年前的古塔,却可以全身心的投注于自己的内心,这可能即是佛家所说的"观心"吧。

观心自照,如疏空朗月,或流萤断续光,皆是一明一灭一尺间,自得大宇宙。

舍不得离开这份难得的清静,但万事总有缘起缘尽 。哦,这座繁塔,虽然是这样写,但真的不要这样读。繁塔的繁并不读它的本音, 应该读(po),就是"婆",对,读的时候,应该读"婆塔"。

外面的雨,似乎一点也没有停下的痕迹......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33)

雨中上高速,从开封到登封,也就是一百多公里的距离。其实这篇日志叫"豫见开封"有些不太贴切,准确一点说应该叫"豫见开封和登封",呃,为了好听一些,又都是封字辈儿,人家开封毕竟是古都,所以登封,就委屈一下罢。

搜一下大众点评,排名第一的就是这家快活林,墙上绘着水浒人物的图案,上酒用碗,上肉是大块儿,就连菜单都是竹简样式的,颇有侠气豪气,莫名的就有让人饭量增大的隐形效果。

主打的牛肉大骨和牛肉汤,味道不能说一级棒,但一定是对得起大众点评的名头的,冷冷的秋雨中热乎乎来这么一顿,幸福感爆棚,管他是打虎还是上梁山,吃饱肚子成功率一定增加好几成!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34)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35)

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高等学府,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有一部分就是在这里完成,这里是古时文化界最顶级的牛叉知识份子才能来的地方。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36)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37)

真正喜欢这种清幽雅静的地方,在国庆长假中竟然都能如此安逸,如果是下雨的关系,那真的情愿每天都如此了。行走在书院间,感受着秋雨拂地,竹叶被洗刷的翠绿,呼吸间都跳动着勃勃生机,夏的灿烂虽已然尽去,扑面而来的风,仍送来泥土的气息和植物的清香,这是自然的恩赐,也是自然的珠玑。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38)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39)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40)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41)

史册记载,汉武帝当年来到嵩阳书院看到这棵树,连连惊叹从未见过如此巨大的树,一时兴起,遂封此树为大将军柏,没想到走入园内刚一回头,就发现对面有一棵更大的,只是金口玉言无法更改,只能封那棵更大的树为二将军柏......

这两棵树彼此守望着,他们和古塔又不一样,他们是有生命的,在他们已经两千三百岁的时候,一个叫嬴政的人才姗姗来迟统一了中国。

这两棵树,已经度过了四千五百年的岁月......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42)

对于这两棵树而言,只有日出月落,已无前世今生。我们的一辈子又有多久?我们经过了几个轮回?下个轮回,是否还能将此世深忆?这些凡俗的问题他们已无须作答,在他们眼里,生命的虚空,只是永恒了世事无常的离散;光阴的匆促,也只是斑驳了季节更迭的欢颜。不论再经历多少个轮回,真的情愿用其中一世做他身上的一片叶子,在青山间栖息,在松涛云涌中安眠,在晨钟暮鼓间参悟,参悟生命的意义......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43)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44)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45)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46)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47)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48)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49)

离开嵩阳书院,夜幕已渐渐深沉,今晚还有此行最后一个重要目的地禅宗少林的音乐大典。这和昨天的东京梦华一样,是室外的实景演出,可外面的雨,似乎越来越大了......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选址在距登封市西十公里的待仙沟,距少林寺七公里。主要表演舞台为一片峡谷,山呈竖状排列,近、中、远景层次分明,峡谷内有溪水、树林、石桥等,构成实景表演的要素。整个演区面积近三公里,演出最高点1400米,为全世界最大的山景实景舞台。

整场演出由谭盾提纲艺术总监和音乐原创,梅帅元制作,易中天、释永信顾问,黄豆豆编导,阵容强大,实力空前。演出分为《水乐》《木乐》《风乐》《光乐》《石乐》五个乐章,演出规模宏大,音画一体,88架古筝的激情演奏和近600人的禅武演绎,演绎出春夏秋冬的景观变化,和直指心性的佛乐禅音。

——来自百度百科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50)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51)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52)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53)

这一轮明月让我突然想起林清玄的那句话,"我们平时的生活实在太忙 了,一般人平常抽不出时间看天色。中秋节几乎成为唯一看天空的日子,我们准备了月饼、柚子、茶食,就在表示我们是多么慎重地想看看月亮,让月亮看看我们......"

我打这些文字的时候正好是中秋节,希望所有人都安好,希望所有人都尽量抽出一些时间,陪陪需要那些我们的人,看看那些日常再习惯不过的风景。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54)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55)

记得歌词里是这样唱的: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56)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57)

山岚轻拂,秋雨飘零,夜色朦胧,一剪月光足以把这千山万水照亮,清明若水,无须多言,这样的夜,该铭记一生。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58)

雨一夜未停,第二天只能冒雨前行少林寺了。国庆期间,秋雨也未能阻挡四面八方的信徒,少林寺的名头实在太大,非要在这黑压压的人头里体会出禅意来实在不现实,唯有端着长焦,尽可能把无人注意的边边角角记录在内吧。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59)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60)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61)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62)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63)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64)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65)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66)

想拍没有人的寺门根本就是痴心妄想,好在花花绿绿的伞怎么也比黑压压的人头稍微美观一些,仅此留念到此一游吧。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67)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68)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69)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70)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71)

经典美文 河南 美文豫见开封(72)

雨滴打在银杏叶上,嫩绿的叶子显得更加晶莹剔透,再过一段时间,当这满寺的银杏黄了,当这满寺的游人退去,这里,应该也会是很美的吧......

基本,就是这样了。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远行,只能在这几天的假期里看看一直嫌近所以从未成行的开封,这里有如此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历史,感觉,应该做的更好一些才对。当然了,忘记在哪里看过这样一段话,"旅行的乐趣是什么?就是即使到了几乎完全一无所知的地方,那里也必定有耀眼之处,而自己要亲自将这些光芒一个个拾起、收集起来。"

开封就有很多这样的耀眼之处,这个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有,或许我们不会再回到这里,可是记忆却会永远保留下来,那安静的繁塔,天上的一轮圆月,雨中的书院和将军柏,还有清明上河园上空的焰火和满湖的星光......

二0一七年十月七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