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第235篇文章)

在《雍正王朝》中,有一个细节不知道大家关注到没有,那就是雍正帝经常手持佛珠。拿着佛珠说明他信佛,心怀慈悲,可是一旦他放下佛珠,那么就是动了杀心,有人就要遭殃了。

而他经常去的一座寺院就是柏林寺,此柏林非彼柏林,而是挨着雍亲王府(雍和宫)的一座寺庙,为北京八大寺庙之一。

在年羹尧血洗江夏镇之后,老四胤禛就把他安排到了这座寺庙,直到事情解决,才放出来。刚刚放出来的年羹尧恭维老四胤禛说主子是菩萨,自己是护法,那么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第235期:雍正王朝:年羹尧被关进柏林寺,为什么出来后喊主子是菩萨转世?

雍正王朝年羹尧之殇(血洗江夏镇之后)(1)

一、

先讲一下这件事的背景:

太子胤礽复立,康熙帝南巡,太子监国后,开始大肆打压八爷党成员。为了控制百官,他听从手下人的建议,与任伯安达成了一项秘密交易,那就是用刘八女、任季安(已被处死)换取百官行述。

由于此时的刑部是老十三胤祥管理,为了达到放人目的,太子胤礽指使老十三胤祥杀掉郑春华,以此为把柄予以控制。随后老十三胤祥向老四胤禛求助,跟邬思道合计之后,决定先放人,再利用年羹尧到南京述职的机会,到江夏镇偷偷把他们抓回来,同时把百官行述拿到手!

在行动之前,年羹尧先去拜访了张廷玉,并带上了四件礼物,分别是橘子,扇子,蜀锦和天麻。不要小看这四件礼物,每一种都带着不同的含义,分别是:

橘子是特产,代表吉,问的是目前自己在皇上心目中是否良好;扇子是雅士,代表同行,为的是跟张廷玉套近乎,拉近两者距离;蜀锦也是特产,寓意前程似锦,问的是自己的前程;天麻是药材,寓意是否有良方,问的是张廷玉可有良方相赠。

最终张廷玉只收下了天麻,并回赠湖笔,加良言一句:

“希望你多一点仁心,少一点戾气!”

所以,后面的剧情基本都是围绕着年羹尧的仁心和戾气来谈的:

年羹尧本想扮演强盗直接带人带货,没曾想驻防江夏镇的淮安营官兵前来救援。年羹尧当机立断,杀人灭口,同时消失的,还有江夏镇的金银财宝,这就是他戾气未除的表现。

雍正王朝年羹尧之殇(血洗江夏镇之后)(2)

二、

年羹尧血洗了江夏镇,在朝廷上下掀起了轩然大波,老四胤禛在念经,年羹尧就跪在下面沉默不语,桌子上放着一封书信,信中是万永当铺的当票。

其实这时候的老四胤禛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直到老十三胤祥的到来,训斥年羹尧胆子太大,一夜之间杀了700多人,老四胤禛才大吃一惊:

“你怎么知道的?”

老四胤禛这么问,说明这么几个问题:

首先,年羹尧杀人,并不在两个人之前的策划之内,至少不是老十三胤祥策划的。

其次,年羹尧必然讲明白了杀人的原因,估计会提到当年的江夏镇下马之辱,老四胤禛在想对策,没曾想别人也知道了。

最后,老四胤禛此时在念佛,说明他并不认同年羹尧的做法,至少不应该杀这么多人。但是他又不能把年羹尧怎么样,一方面年羹尧是他的嫡系战将,另一方面也出于自保,不然他早就把年羹尧抓起来了。

老十三胤祥生气的说道,不仅他知道了,太子也知道,老八胤禩更知道了。

此时的老四胤禛看了看桌子上的百官行述,其实他内心相当挣扎:

年羹尧算是完成了任务,但是过程过于血腥,又不能杀掉年羹尧,好歹也是朝廷命官。不杀,也麻烦,太子也罢,老八胤禩也罢,早晚会查到年羹尧头上,进而牵连到自己跟老十三。

所以,权宜之下,他必须为年羹尧善后,一方面尽快解决百官行述的事,另一方面要迅速给年羹尧脱罪。

雍正王朝年羹尧之殇(血洗江夏镇之后)(3)

三、

于是老四胤禛、老十三胤祥、邬思道三人,以及还跪在地上的年羹尧,四个人开起了闭门会议。

还是老十三胤祥大度,讲到年羹尧差事确实不好当,但毕竟功大于过,还是得保啊,当务之急还是做好善后的事。

见十三弟给了一个台阶,老四胤禛当然马上抓住啊,从后面的剧情来看,真正受牵连的是老十三胤祥,老四胤禛反而最终受益者:

“起来吧,你先到吏部去述职,然后住到柏林寺去,不要到处乱走。”

此时一个细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到,那就是邬思道拿着一把白扇子,不停地打开合上,若有所思。

其实这次针对年羹尧的处理,邬思道是没有插上话的,这也为后面他策划的坎儿送信,以及坎儿的死埋下了伏笔,

那么老四胤禛为什么让年羹尧住进柏林寺?

首先,这座寺院就在雍亲王府旁边,便于对年羹尧进行监控管理,也便于双方交流。

其次,这座寺院是雍亲王请旨维修的,后来康熙帝亲题“万古柏林”牌匾。当然,剧中应该是康熙五十一年,题匾应该是康熙五十二年,六十寿辰的时候题的。但不管怎么说,这座具备官方背景的寺院,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便于断绝年羹尧跟外界的沟通。

当然,最重要的是什么,还是消除年羹尧的戾气,看懂老四胤禛最后说的这句话了吗?

“这钟也邪性,没个准点儿,我看还得送造办处去修修了。”


雍正王朝年羹尧之殇(血洗江夏镇之后)(4)

四、

在过去“钟”这个东西并不是吉祥物,比如送礼,千万不要送这玩意。老四胤禛以“钟”为例子,就是在讲年羹尧,讲他的行为是想把大家送进坟墓。明明让他抓刘八女,顺便拿百官行述,结果惹了这么大一个难题,比喻做事没啥准性,需要去修修了。

而所谓的修,就是去柏林寺熏陶一下,念念经,学学佛,消除身上的戾气。

同时,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合伙上演了一场,贼喊捉贼的好戏,并当着众人面,一把火烧掉了百官行述,算是给年羹尧脱罪了。

随后,康熙帝任命年羹尧为四川巡抚,赴任之前,老四胤禛府上还有一场考验等着他:

先是李卫和翠儿鬼混被抓,故意绑在年羹尧进雍亲王府的必经之路,试探年羹尧是否有仁心给俩人求情。年羹尧必然也在柏林寺反省到了位,也为了安主子的心,索性顺水推舟收了李卫。

不要认为他傻,不清楚李卫就是来监视他的,他当然知道,也只有这样才能消除老四胤禛的疑心。来到府上之后,年羹尧也深刻反省了自己的行为,并汇报了在柏林寺这些天的感受:

“主子您是菩萨转世,奴才应该做一个护法的金刚!”

菩萨慈悲为怀,没有追究他的责任,也让他醒悟,自己不应该惹祸,而应该保护主子,所以表忠心,要做护法金刚。

老四胤禛显然很满意自己的安排:

“你能悟到这一点,可见佛法无边哪!记住,佛家说的大慈悲心,就是儒家说的仁心。”

同时也劝导他,作为巡抚之后,更不能轻易杀人,更不能滥杀无辜,不然就会遭到报应的,谁来报应?

当然是他这个菩萨转世啊!

雍正王朝年羹尧之殇(血洗江夏镇之后)(5)

而年羹尧为了表自己已经醒悟,先是救了李卫,又要了主子的佛珠,甘愿被监视表忠心,又要念佛,以示自己多一点仁心,少一点戾气。

后来即位后的雍正帝一次次原谅年羹尧,也是出于拯救的目的,但最终还是报应到了头!而年羹尧也一次次挑战雍正帝的底线,最终把双方的信任消耗殆尽,象征着这次考验成果,象征着老四胤禛慈悲心的佛珠,也还给了雍正帝。

意思就是说,收起你那虚伪的慈悲心吧……

而劝别人容易,劝自己难,年羹尧走后不久,老四胤禛也来到了柏林寺,也向大和尚倾诉:

“近日,只要一合上眼,便见万座大山矗立,千条大河奔涌,请问大和尚,这大山是真山还是假山?那大河是真河还是假河?”

大和尚也懂他的心,他这是不想慈悲心了,于是问他,你到底想要什么呢?

“有江山就不该有我,有国便不能有家。”

老四胤禛放下了佛珠,说了句:

“阿弥陀佛!”


雍正王朝年羹尧之殇(血洗江夏镇之后)(6)

随后,坎儿被杀,老十三胤祥被抓,后面的剧情中老四胤禛的佛珠,包括即位之后的雍正帝也是经常拿起佛珠,放下佛珠,一旦放下,就是动了杀心。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