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提起丝绸之路,我们的脑海里根据对丝绸之路历史的认知可能会脑补出这样的场景,一队商人骑着骆驼穿行在西域沙漠之中,把东方盛产的丝绸、瓷器这些货物运到阿拉伯中东地区甚至到达欧洲,再从外国运回那些畅销的中原没有的产品。
其实这并不是丝绸之路真实的面貌,丝绸之路并非一条现实意义上的路,他记载的是欧亚大陆早期的经济文化交流模式,而且,在利益的驱使下,它也不存在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从早期文明开始开始,它一直延续到今天,并且在新时期新政策的趋势下拥有了新的生命力。
张骞出使西域
之所以会有丝绸之路的存在,表面上看是因为欧亚大陆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真实存在,但是实质是这种经济活动抛开了约束限制最多的政治因素把整个亚欧大陆都联系到了一起。 要想更好的了解丝绸之路不仅亲自到新疆地区考察,还需要走访了中亚的许多地区,还可以登上现代丝绸战略修建的高铁,一睹西域风情。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丝绸之路到底是什么。
丝绸之路其实是一张欧亚大陆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网,它形成的原因是聪明勤劳的亚欧人不惧路途遥远,在两个大陆之间进行的全方位的交流。
丝绸之路图片
在初期对丝绸之路的认识是他指很多条真实存在的道路,而且专指丝绸之路兴起的朝代,也就是大汉帝国,而终点观点不一大致在现在的中东一带。在这些经济贸易中,丝绸受到广泛欢迎,中国人在丝绸手工业方面,手法细腻,颜色多种多样,而且拥有超凡的抗寒能力等等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主角,同时,汉帝国也会得到西方的独特产品和地理科学知识。
但是这些早期对于丝绸之路的描述都存在缺陷。
首先,对于叫丝绸之路就有问题。虽然在欧亚大陆的贸易里,丝绸的地位尤为重要,但是在所有的贸易里比如火药,棉花,纸张等,同样也非常受到喜爱。
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更重要的认识错误是,我们认为认为丝绸之路是确实存在的由先人开辟的几条道路,其实丝绸之路更像是由在欧亚大陆上胜不胜数的货仓点连成的线,在它们之间的商品流动既没有单一的方向,也没有明确的规则,与其说是线路,不如说是一张贸易形成的网络,这样的描述更显得具有整体性。 此外,关于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传统的看法以及在历史书中是都提到长安城和罗马城,这明显是为了突出中国人对于开辟丝绸之路的重要性,也为了表示汉朝的国力,以及张骞对于丝绸之路开辟的重大意义,虽然承认这些是对历史的尊重,但是丝绸之路连接起的是整个欧亚大陆,如果只强调长安重要性,就有失偏颇,因为没有指定的线路和方向,所以中间国家的中间城市都是当时贸易或者交流的起点和终点,对丝绸之路延边国家而言都有不同的意义。
比如说在今天的中亚,尤其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地区,都能找到丝绸之路留下的痕迹。
这里不光是在经济交往中的起到中转站的作用,而且也出产了棉花等农产品,在文化方面则产生了受众非常广泛的佛教,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和西方,影响重大,也成为了世界今天的重要教派之一。
丝绸之路图片
这些对于欧亚大陆来说都很重要,再比如,处在中转站位置上的还有中东阿拉伯人,他们依靠丝绸之路传播了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甚至最后还被以阿拉伯命名。它鼓们励开展贸易,它想要的商品也会促使商人去贩卖,各取所需。就这样在地处亚欧大陆的连接处的波斯帝国对丝绸之路产生非凡的意义。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丝绸之路上的通用语言都是阿拉伯国家中的波斯语。
丝绸之路形成的原因,是欧亚人在利益驱使下用多种方式在两个大陆之间进行贸易交流。
第一个,是游牧民族推动的贸易。在传统的观点里,中国封建朝代的农耕文明才促进王朝走向城镇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所以经常会轻视游牧民族的推动作用,然而这是一种偏见,其实游牧民族是主要的推动力量,因为游牧民族擅长骑术,而且他们的领地在亚欧大陆之上非常广阔,所以他们的历史影响到了今天都一直存在。比如,我们现在流行的很多弹拨或者需要用弓弦演奏的乐器,它们的原型其实都是草原上游牧民族的发明。
游牧民族图片
游牧民族之所以为丝绸之路贡献重要作用,还是因为丝绸之路的自然环境。丝绸之路主要的地形环境是草原、沙漠和山地,这样的环境在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很难适应,但是游牧民却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他们也需要农耕民族生产的商品,当然还有那些奢侈品,想逃得到他们就必须通过交换贸易的方式,所以,游牧民族不仅擅长骑马和战斗,其实也将他们的有事发展到了做生意方面。他们的互动方式,要么做买卖,要么硬抢。这两种方式都促进了欧亚大陆之间的交流。
除了贸易之外,充当欧亚文化交流使者角色的是宗教。
宗教形成的边界超越了世俗政治的影响,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他们的信徒。信徒们为了传播自己的信仰往往会游历很多地方,比如大唐的玄奘西游,而且这些人一般都受过教育,会随身带着关于自己思想的书籍,信徒们也很喜欢记录自己在旅行里的见闻,这些都是记录文化交流宝贵的一手资料。
现代化丝绸之路修建的公路
这才是历史上真实的丝绸之路,而且在新时期复兴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政策下,在促进中国和中亚,欧洲国家各种交往中将拥有新的意义和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