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了《资治通鉴》这本书挺有意思,说是史书,其实讲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一边能了解历史,一边还能学点“套路”,开个号写写,大概一周更一篇,每篇5000字左右,以后说不定也会改计划目前以宋代的《通鉴纪事本末》为蓝本,加上我自己的理解和考证,看能不能把这里面的脉络理清楚今天写第一篇:三家分晋的故事,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资治通鉴为什么是从三家分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资治通鉴为什么是从三家分晋
最近发现了《资治通鉴》这本书挺有意思,说是史书,其实讲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一边能了解历史,一边还能学点“套路”,开个号写写,大概一周更一篇,每篇5000字左右,以后说不定也会改计划。目前以宋代的《通鉴纪事本末》为蓝本,加上我自己的理解和考证,看能不能把这里面的脉络理清楚。今天写第一篇:三家分晋的故事。
一、晋国起源与周王室衰微约公元前1046年,姬发率军推翻商朝,建立周政权。为了避免叛乱产生,周王将王室成员以及功臣还有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称为诸侯,这些诸侯依托与周王室的血缘等关系,形成类似于众星拱月般拱卫周王中央政权的格局。
武王姬发死后,他儿子周成王把上古贵族封地‘唐国’灭掉,并封给了自己的弟弟叔虞,叔虞之子继位之后就改国号为晋,这就是晋国的由来。
虽然分封制度能够在王朝建立之初依靠血缘宗法关系巩固政权,但,当创业一代逝去之后,并不直接控制土地的周天子在血缘淡漠之后必然带来权力的淡化,这个时候,如果再丧失实力,那周天子恐怕就名存实亡了。
公元前982年,也就是周昭王十九年,周昭王再次南征楚国,象征王权的周王六军不仅全军覆没,昭王本人也淹死在汉水里。
原本天下共主的周王竟这么死了,这不仅让四周的夷狄高兴,更让各诸侯国大吃一惊:原来周王室已肾虚至此。
周天子没有了血缘和实力加持,诸侯们更加肆无忌惮地发展自己的势力。
这就相当于周政权是一个黑社会,老大是周王,手底下各堂口就是诸侯国,原本各堂口的事儿都得经过老大管着,包括堂口的生意和人事任命,如果老大被人欺负,一声令下,堂口就得出工出力。有一天,堂主们突然发现老大越来越虚了,不仅堂口的生意和人事自己没心力管了,连各堂口的人都调不动了,那各堂口可不就放开手脚壮大自己,以图取而代之了吗?
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各诸侯国慢慢壮大实力,互相攻伐兼并,实力雄厚者率先崛起,晋国就是其中之一。
二、晋国壮大与内乱晋国的封地在今天的太原附近,地盘不大,周边除了赤狄、白狄这俩异族敌对势力,也都是小国,虽然也是内外纷争不断,但好歹日子还过得下去,就这样过了400多年。直到第18代国君——晋武公通过各种非法手段上位。
晋武公,听这名字就知道不好惹,果然,他不仅活捉了敌对势力戎狄的首领,还把这种武力值遗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晋献公,而且,据说他儿子晋献公的名字就是用了那位被活捉的戎狄首领的名字,真是杀人诛心啊。
晋献公也不负众望,一举灭掉了周边小国,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实力一时无二。
历史上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老爹太能干了,多半会有继承人的问题,比如朱元璋、比如康熙,比如李世民。晋献公也不能免俗。
在一系列自己昏了头以及奸人吹风的骚操作之后,晋献公把儿子们都发配去了边疆,眼不见心不烦。不久,太子申生被逼自杀,两位公子:重耳和夷吾听说之后,直接吓跑不敢回来。
晋献公自知命不久矣,但国不可一日无主啊,就立了宠妾生的小儿子为太子,结果被已故太子申生的铁杆粉丝——权臣里克刺杀在晋献公的灵堂上。众臣扶立更小的卓子继位,一个月之后又被里克刺杀。
这下晋国彻底乱了。
接下来就是两位公子:重耳和夷吾的故事了。
当初公子夷吾逃去了梁国,因为梁国距离秦国比较近,如果晋国的反对派追杀过来,有秦国这个大腿在,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也算是狐假虎威。
就在权臣里克接连刺杀了两个公子之后,作为申生的铁杆支持者,里克准备接回在外流亡的公子重耳,没想到公子重耳怕回去之后也是个死,就打死不回去;里克没有办法,只能去接公子夷吾,公子夷吾也怕死啊,但是又舍不得权力,就跑到秦国抱秦穆公的大腿,并许诺说,如果秦国支持我去继位,就把河西这块地方送给秦国。秦穆公一听,有利可图,欣然答应了。
没想到,夷吾记忆力不太好,转头就不承认这事了。
好巧不巧,秦穆公正为公子夷吾忘恩负义、不守承诺而郁闷的时候,重耳来秦国了。从公元前655年开始,在外流亡的重耳几乎走遍了所有的诸侯国,并最终来到了秦国,秦穆公一高兴,直接给他娶了五位妻子,比他在各国流亡十几年娶妻的总数都多,双方果然皆大欢喜。
前636年,在秦穆公的支持下,重耳回到晋国,杀死了夷吾(也就是晋惠公)的儿子晋怀公,执政晋国,这时,重耳已离开晋国十九年。
三、晋文公改革与六卿制度设立晋文公重耳上位之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之一就是确立了“六卿制”,就是这个制度,让晋国成为一方霸主,同样也是这个制度最终导致“三家分晋”。
在晋文公之前,晋国的官制比较零散,没有什么体系,很多人身居高位,但几乎没有什么作用,而很多人经常协理军政要务,却没有明确官职,比如那个权臣里克。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斗争是很平常的事,要想不被灭,首先就要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因此,各国变法,很自然的就会从军事入手。
周礼规定,天子掌六军,大的诸侯国掌三军,次等掌二军,小国只能有一军,一军12500人。在晋献公时代,开始设立二军。
晋文公更进一步,设立中上下三军,每军设立将、佐各一,相当于正副军长,其中,以中军之将为首,称为元帅。这就是六卿的由来。
至于晋文公为什么要设立六卿,主要原因可能有三点:
第一, 分权制衡。六卿制类似于一种民主集中制,有问题集中讨论,避免一人专权,发生类似里克连杀两位公子的事。很明显,最终的结果表明重耳在这方面天真了。
第二, 提高效率。这点很好理解,你把事情交代给中层,中层代替你去催促底层,你只要等着看结果就可以了,这样的方式比你一个个的直接找基层更快更省力气。
第三, 也是最直接的结果:提升军事实力。
一开始,六卿的职能限于军事,也就是指挥作战,沙场临敌。
不可否认,这项制度的设立卓有成效,使晋国在文、襄两代君主期间的大战中获得一负两平七胜的辉煌战绩,足以称霸。
但,这一切在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时发生了变化。
彼时,有一名叫赵盾的中军将,兼掌国政、军政于一身,成为晋国的首席执政官。多说一句,他就是后世著名的《赵氏孤儿》主角赵武的祖父。
这个赵盾,来头可不小,其始祖跟随大禹治水有功而被授官。周幽王时期来到晋国的地盘落脚。赵盾祖上赵夙追随晋献公而受封,赵夙的儿子赵衰自幼追随公子重耳,颠沛流离始终不弃,极受晋文公信任。
有父如此,赵盾自然也不是等闲之辈,一人把持朝政20余年。
说起来,赵盾也是无奈,晋襄公撒手人寰之后,儿子晋灵公(注意这个 灵 ,不是什么好词,后人都用这个词讽刺君主昏庸无道)继位,小孩子嘴上没毛做事不牢,赵盾进谏几次之后,双方看对方都有点不顺眼,于是,晋灵公设计杀了赵盾几次,都没成功,赵盾流亡。赵盾的弟弟领会了哥哥的意思,把晋灵公给杀了,把赵盾请回来。
当时的史官写:赵盾弑君。
赵盾委屈:不是我杀的。
史官说,你身为正卿,进谏不听就流亡,回来之后也不讨伐弑君者,那你就是同谋。
赵盾没有办法,自己又不能上位,就把晋灵公的叔叔,也就是晋襄公的弟弟黑臀(这名字比较有画面感)请回来当国君,就是晋成公。黑臀一看这形势,再看看自己侄子君位上的血,选择了躺平,于是赵盾得以大权独揽。
六卿之首兼掌国政军政,使整个六卿集团的性质由单纯的军事机构转变为全面的参政议政,制定国策,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类似内阁的最高决策中心。
试想,六卿掌握军队和国政,那么,国君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最重要的是,六卿开始世袭了。他们认为,祖上的功劳不能让时间冲淡了。
一开始,晋国共有十一个世家大族,他们轮流坐六卿的位置,彼此倒也平衡。渐渐地,这十一个家族互相攻伐兼并,最终留下了6个,于是,六卿成了萝卜坑,一家一个,这个制度彻底僵化了,六卿专权成为了现实的政治格局,国君彻底沦为摆设。
这剩下的六家就是:智氏、中行氏、范氏、韩氏、赵氏、魏氏。
四、卿族兼并与中行氏、范式灭亡在六卿逐渐架空晋国国君的同时,也逐渐消灭了晋国国君旁支的贵族势力,比如晋献公弟弟的一脉:羊舌氏(因封地在羊舌而得名,其实仍然是姬姓)。这样,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六卿专权了。
于是,没有了外部敌人的六卿开始了内部斗争。
六卿虽然世袭,但是,继承的只是爵位而非行政职位,也就是说,你的后代还是六卿之一,但会比上一代的职位低,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不会一家独大。
但是,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各卿在封地上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上逐渐拉开了距离。而且,由于各家族互相通婚,利益纠葛,牵一发而动全身。
公元前497年,晋国第三十五代国君晋定公十五年,也就是晋文公执政之后的第139年,六卿之一的赵鞅以赵氏家主的名义向分支族人赵午索要五百家属民被拒,愤而杀死赵午。而中行氏荀寅是赵午的舅舅,中行氏与范氏又是儿女亲家,因此,中行氏与范氏联手攻打赵氏。
与范氏和中行氏存在利益冲突的智、韩、魏三族加入了赵氏的阵营。
这就使得原本属于赵氏内部的冲突演变为六卿之间的冲突。
战争进行了八年之后,中行氏、范氏最终失败,潜逃至齐国,沦为平民。其余四家瓜分了他们的封地。这感觉像极了一战之后的凡尔赛和约:大家的目的就是瓜分土地。
至此,中行氏和范氏在晋国灭族,晋国六卿变成四卿。
这四卿虽然名义上仍然是晋国的卿,但实际上已经是国中之国,晋国被瓜分已成事实。
五、智伯作死与攻防易位中国人都特别重视子女教育问题,作为大家族除了子女教育,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继承人怎么选,这要是选不好,搞不好自己遗臭万年。
赵鞅不愧是四卿之首,立嗣的做法很符合后人的想象:他把自己的语录写在竹板上交给两个儿子,告诉他们得记住,但是并没告诉他们会考试。过了几年,突然要面试,大儿子毛都没记住,还把竹板都扔了,真是个贪玩的孩子啊。小儿子就不一样了,不光能背诵,还从袖子里随手就把竹板拿出来了。
于是,赵鞅就立这个小儿子为继承人。还对他说,我已经派了个人去晋阳给你准备了后路,在那里,一亩地的面积比别的地方大四倍,交的税还不多(雍正皇帝直呼内行啊),百姓都很感激,你要是遇到了困难,就去那里躲躲,肯定能保住小命。
相比较而言,智氏就没有这么多套路了。
据说,智伯不仅是个聪明的帅哥:胡子很漂亮,身材高大,能言善辩;而且射术精湛,武艺很好。这真是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帅气,这日子搁谁那儿也没法过了。
当年,智伯的父亲智申就看中了儿子的这些优点,就立他为继任者。智氏族人中一个叫智果的人劝他说,不要这样,智伯虽然优点很多,但是却没有一点仁德之心,你要是不听我的,智氏一族恐怕就要完蛋了。智申不听,智果也没再劝他,而是找了史官,自立门户为:辅氏。那意思很明确:以后有祸事,别牵连到我头上。
赵鞅死后,智伯接替成为四卿之首,实力最强。
但是,因为自身一系列“作死”的骚操作,最终身死族灭。可怜智氏原本一手好牌,打到最后,自己的牌桌都被别人掀翻了。
可能人一旦有了一点实力之后就会越来越飘了。
智伯成为首卿之后,频频挑衅韩氏家主韩虔,还羞辱韩虔的谋士段规,这真是打了人还不行,还把人家的狗子给削了一顿啊。
智伯的族人(智氏家主不带脑子,族人倒都挺好)劝他:这样不行啊,你这样不防备祸事,祸事早晚会来啊。
智伯说:我才是那个发难的人,谁敢来找我的麻烦吗?
族人说: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在图。
那意思,你三番五次这么干,人家明着不说,背后肯定想着怎么削你,不能眼不见就不防备。
智伯跟他爹一样固执,不听。
此后,智伯就更加肆无忌惮了,向韩氏家主韩虔索要土地,韩虔不想给,谋士段规说,给他,理由如下:如果遇到个傻13,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都顺着他来,把他培养成大傻13,到时候自然有人收拾他。类似的方法,当年郑伯一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也是异曲同工。
得手的智伯飘的更高了,又向魏氏家主魏驹伸手,魏驹跟韩虔同样的操作,把智伯骄傲的不要不要的。
智伯又向赵氏家主赵无恤要两块地盘,赵氏直接拒绝,智伯以此为借口联合韩魏两家进攻赵氏,赵无恤跑路到了他老爹留给他的根据地——晋阳。
赵鞅果然没有骗他,无恤到了晋阳之后,军民齐心合力守城,智韩魏包围了城池,又引水淹城,水位高到距离城头只有不到两米了,百姓的锅都淹在水里,到处都是鱼和青蛙,仍然不投降。
骄傲的智伯竟然让同是卿大夫的魏驹、韩虔给他驾车、当护卫,带着他们巡视水情,得意的说,原来真的可以用水灭亡一个国家啊。韩魏二人听了互相使眼色,毕竟,智伯能这么对赵氏,也能同样对待他们俩。
韩魏两人的心思被智伯又一个智商在线的家臣疵看穿,并对智伯说,这俩人一定会反叛。智伯不但不听,还转头把原话说给韩魏二人听。韩魏二人自然不承认,大骂是哪个孙子在这儿挑拨自己跟英明的领导智伯的关系,这样的奸人可不能留。
这简直是神一般的操作,几百年之后,同样有一个人也这么操作过,他就是项羽,在鸿门宴上当着刘邦的面说是沛公你的左司马曹无伤密报的,司马迁说,沛公逃出鸿门回到军营之后干了一件事:立诛曹无伤。
与曹无伤相比,疵到底是技高一筹,韩魏二人从智伯那儿离开的时候整好撞见,疵一见不好,就问智伯:你怎么能把我的话说给他们听呢?
智伯这家伙也是天真,竟然反问:你怎么知道我说给他们听了。
疵实在是受不了了,抓紧请求出使齐国,申请了政治避难。不然,跟着这货,迟早领盒饭。
就在这时,赵无恤派人偷偷来见韩魏二人,说了一些唇亡齿寒之类的成语故事给他们听,二人最终决定先下手为强,趁夜掘堤,水淹智军,然后三家各自进攻智军,智伯最终兵败被杀,智氏全族被灭,土地被三家瓜分。至此,三分晋国的格局正式形成。
六、司马光对三家分晋的评价智伯被杀是在公元前453年,这个时候,三家分晋已经成为事实,只是还没有得到当时的中央政权——周王的承认。
50年后,当时的周威烈王册封这三家为诸侯国,也就是承认了他们拆分晋国的事实。历史上也将这一时间点作为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之一)。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
就是说,天子一定要维护礼制,礼制就要有等级,不能以下犯上,而区分等级就要端正名分。晋国三卿以臣子身份竟然僭越晋国国君,这种不合礼制的行为,周天子怎么能公开承认呢?这不是相当于向天下昭示谁拳头硬谁有理的动物规则吗?
孔子说,春秋时代“礼崩乐坏”,但孔子“春秋成,而乱臣贼子惧”,至少说明,春秋时代大家对周天子礼制还是有一些敬畏的。可是到了三家分晋,这种不合礼制的行为竟然得到了周天子的承认,互相攻伐获得土地的做法有了“法理”的依据,导致天下到处都在混战抢地盘,因此,称之为“战国”。
所以,司马光说,“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也。”周礼本来是维护周天子的,现在你亲自把维护他破坏掉了,那不相当于是自毁长城自掘坟墓吗?而且,春秋时期,五大国都在争霸,所求不过是在诸侯之中的老大,并没有想对周天子取而代之的企图;到了战国时代,七雄互相兼并,其意图已经明显是一统天下,做新的天子。这时候,周王室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了。
对于智氏的灭亡,司马光看的同样透彻,几乎可以当做选人用人的标准。
他说,“智伯之王,才胜德也。”智伯之所以灭亡,是因为他的才华胜过了自己的德行。凡夫俗子很难分辨才和德,以为二者都是贤能的表现。
他认为,明察秋毫,坚强刚毅是有才;端正耿直,中庸平和是有德行的表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华可以很好的辅助德行,但是,德行才是才华的统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所以选用人才的时候,如果实在找不到君子和圣人,那宁愿用愚人也不能用小人,因为小人用自己的才华干坏事,坏事就遍布人间了。而愚人即使想做不好的事,才智不够,就像小狗崽子跟人打架,人能够轻易制服它一样。
最后,司马光说,“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敗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在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司马光是带头反对变法的,被视为保守派。何谓 保守 ,大致意思就是,在潜意识里认为过去的总是美好的,是对的,而变革现存制度的就是不好的,所以,孔子是主张恢复周礼的,司马光对周天子承认三家分晋的事实表示痛心疾首的,他认为颠覆以往制度的是有些人“才有余而德不足”导致的,所以要有礼制,要建立制度,不能以下犯上,但是,很显然,这种想法是有些天真了(当然,也不能否认司马光本人是在讨皇帝的欢心,毕竟,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给皇帝当参考书的,总不能在给皇帝的书里给造反的人唱赞歌)!在面对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时,人类的本能总是选择前者,而当人类群体中的任何一个迈出了变革的一步,就意味着“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自然法则重新降临,只不过,在一个群体中,这种变革有了一个更专业的名字: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