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一期的《演员请就位2》节目中,赵薇导演的《剧场》大获好评,不仅俘获了现场观众和影评人的芳心,还以绝佳的口碑,冲上了热搜榜单。
然而,陈凯歌却毫不客气地批评了这部作品。
陈凯歌这一怼,怼得观众一头雾水,纷纷怀疑自己的审美出了问题。
直到他导演的《F小调幻想曲》播出以后,观众才明白:与其说他在批评别人,倒不如说,他是在夸赞自己。
因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赵薇和陈凯歌导演的作品,题材撞了。
而赵薇导演的《剧场》,又是肉眼可见的好。所以,一向将作品视为自己孩子的陈凯歌,又开始“护子心切”了。
一、
其实,这并不是陈凯歌第一次在《演员请就位》的舞台上,“据理力争”地维护自己的作品了。
从与他隔台相坐的李诚儒,到与他同台而坐的其他三位导演,他都悉数回击过。
其中,最为众人所熟知的,还是他挤兑李诚儒的那一次。
在评论郭敬明导演的《无极》时,李诚儒本无恶意,只是意在表明,与《无极》相比,《霸王别姬》才是他的心头好。
可陈凯歌却咬死不放,认为对方是在贬低《无极》,并以此为由,对李诚儒评头论足了一番。
不仅如此,陈凯歌还将《无极》从里到外夸了一个遍。
甚至还搬出了鲁迅先生在文章中讲过的故事,来回应不喜欢这部作品的观众。
此般霸气的模样,颇有2005年《无极》上映前三天,他指着柳岩说她不尊重自己时的架势——谁能想到,当时一个世界名导会如此愤怒,只因一个初出茅庐的主持人问了一句:如果电影上映之后,不如预期的那样好,会不会很伤自尊?
如今,15年过去了,陈凯歌为何还对那口“血馒头”耿耿于怀?
我们这就来聊聊背后隐藏的原因,从一下几个事例来说明吧。
他执导的《甄嬛传》表演时,因为三位演员的表现过于糟糕,引起了观众的阵阵热嘲,演出之后,更是遭到了李诚儒和各位导演们的批评。
而陈凯歌,却在听了各位的建议之后,一一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李诚儒说:这是非常可笑的一个片段,引起了阵阵笑声。
陈凯歌说:我如果是观众,我不会笑的。
赵薇说:陈宥维演的不可信。
陈凯歌说:陈宥维,我要表扬你。
尔冬升说:陈宥维,这个角色不适合你。
陈凯歌说:陈宥维,我觉得你有很大的进步。
即使知道《甄嬛传》是真的不行,这个舞台上最会讲戏的陈凯歌,还是要正襟危坐,来为自己争辩。
表面上看来,为了维护本组的演员,他不惜将在座的所有评委都得罪了个遍。可我们都能看出,他维护的是站在演员背后的自己。
同样的情况,在他执导的《门徒》受到批评时,也发生过。
在执导尔冬升导演的作品《门徒》时,陈凯歌为了突出人物特征,将演员的服装作出更换——于是,毒枭低调的短袖衬衣,变成了红色唐装;卧底中规中矩的西服,也换成了痞里痞气的皮夹克。
这些服装的更改,受到了尔冬升的质疑。
因为尔冬升对毒贩有过长期研究,发现毒贩都是极其低调的。这种低调,不仅体现在为人处世中,更体现在衣食住行上,因此,他们不可能有那么夸张的穿着。
可是,在面对这一合理的建议时,陈凯歌不仅没有为自己的错误而道歉,还对尔冬升的这一看法,回报以“无动于衷”的神情。
正是这个神情,也让陈凯歌的不少影迷都寒了心。
所以,从以上事例中大家就可以看出,面对各方质疑,陈凯歌就如维护当年的那口“血馒头”一般,还是会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来做看似温婉实则不容置疑的反击,因为他自始至终都在维护站在影片后面的自己啊。
二、
如果不是《演员请就位》这个舞台,或许陈凯歌导演至今都无法察觉,自己竟会是一个“过分爱惜自己名声”的导演。
毕竟,他在电影中的造诣,不是一般的中国导演所能企及的。
1984年,他导演的《黄土地》,被称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开山之作。
影片用厚重的色彩和不规则构图,折射出了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而这种内容、形式和主题的搭配,自此也成了第五代电影的常规组合。
之后几年,他分别与张艺谋、顾长卫、黄磊,合作了《大阅兵》、《孩子王》和《边走边唱》。
这些作品,虽然和《黄土地》一脉相承,但很少有人说,这些影片具有陈凯歌的个人风格,而是说,它们具有浓厚的第五代电影色彩。
相比于陈凯歌的个人成绩,很多人更看重整个团队的功劳。
1993年,是陈凯歌导演生涯中的巅峰——这一年,他导演了《霸王别姬》,影片在第46届戛纳电影节上,获得了金棕榈奖。
由此,他便踏上了电影界的神坛,也开始憧憬第二个金棕榈。
可就在那个时候,他却遭到了莫须有的攻击,不少人说影片是他父亲陈怀皑代为执导的。所以,不管是一开始的《黄土地》,还是当时的《霸王别姬》,陈凯歌个人的成就,甚少被人称赞。
或许也是这个原因,才会导致他很想证明自己,也特别注重外界对自己的看法。
后来,陈凯歌又启用了《霸王别姬》中的演员,导演了《风月》、《荆轲刺秦王》,企图复制旧日风光,但他却再也拍不出如当年的神片。
因此,他便开始寻求出路。
先是试水电视剧,拍了《吕布与貂蝉》,再是尝试和外国团队合作,先后拍摄了集锦片《十分钟年华老去》和地道的外国影片《温柔地杀我》。
可是这三部作品中,只有集锦片《百花深处》效果甚好。
正是因为《百花深处》中的老北京搬家故事,警醒了陈凯歌,他才将拍摄目光,转移到了自己生长于斯的北京城,并以此为背景,拍了一部京味十足的《和你在一起》。
这部影片和他后来拍摄的《赵氏孤儿》,都着重描写了父子情。
用陈凯歌自己的话说,是因为他对自己的父亲有亏欠,所以才会在电影中,多次表现父子间的亲情,想要借此表现,他心中对父亲的歉意。
可是,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当他真挚地表达感情时,观众会买账;可当他披着情感的外衣,试图表述宏大的文人理想时,观众自然不会为之买单——因此,同是表述父子情,《和你在一起》的评分是7.9;而《赵氏孤儿》的评分却只有6.0。
从《霸王别姬》,到《无极》,再到当下的《演员请就位2》,陈凯歌一直处于观众的质疑之中。
这也是为什么,《无极》在上映15年之后,再次遭受批评,他仍旧是意难平。
三、
陈凯歌的孤傲,不仅体现在他的电影世界中,还表现在他的感情生活里。
众所周知,陈凯歌有个贤内助,是她的妻子兼御用制片人陈红。
跟陈凯歌结婚之前,陈红是演员中的美人胚子,演过嫦娥、貂蝉、太平公主等绝美的古装角色。
与年长她16岁的陈凯歌结婚之后,她便褪去了演员的光环,开始退居幕后,做起了制片人的工作。
“双陈”组成的夫妻阵容,一起完成了不少片子,有被人质疑的《无极》,也有让人拍手称赞的《和你在一起》,更有《梅兰芳》、《赵氏孤儿》和《吕布与貂蝉》这些让陈凯歌耿耿于怀的作品。
陈凯歌在不少的节目中,都公开表达对陈红的感谢和称赞。感谢她对自己电影事业的支持、称赞她对制片工作的辛劳付出。
在陈凯歌的口中,他在年龄上虽然是陈红的哥哥,在生活中却甘愿臣服于这个小于自己的女人。
但陈红并非陈凯歌的原配,在她之前,陈凯歌还和另外两个女人结过婚,一个是谜一样的孙女士,一个是“名门痞女”洪晃。
很多人不知道洪晃,但熟悉高晓松,如果要用一句话解释清楚洪晃的地位,那就是:女版高晓松——容貌长得普通,但家族有名望,个人有才华。
1987年,刚离婚一年的陈凯歌,跟洪晃在美国注册结婚。
可惜好景不长,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三年,原因是陈凯歌身边环绕着众多女性。百花争艳激起了洪晃的自尊心,她不耻与别的女人争抢一个男人,所以选择了放手。
于是,两人就在1991年开始协商离婚事宜。
之后,陈凯歌就和当时炙手可热的倪萍走到了一起。
从1991年开始,倪萍和陈凯歌就开始了长达六年的同居生活,这期间,虽然两人没有结婚,可是陈凯歌的父母,早已认定倪萍是他们的下一任儿媳。
甚至于陈凯歌的父亲去世,他因为拍戏无法到场,也是倪萍在尽心尽力地帮忙处理。
然而,就是在这样深厚的情义之下,陈凯歌还是和陈红走到了一起。
1993年,陈凯歌与洪晃终于离婚,倪萍本以为自己即将拥有名分,但可笑的是,陈凯歌却在三年之后,再次成了别人的丈夫,倪萍这才看清自己深爱着的男人。
和倪萍分手之后,陈凯歌迫不及待地与陈红结了婚、生了孩子,却从未当众对倪萍表达过歉意。
倪萍曾在书中提及:“那是一段没有尊严的日子”。
可陈凯歌在面对采访的时候,只是毫无愧疚之心地说了一句:“我只是在做真实的自己”。
这句话,像极了他在批评赵薇的《剧场》时,说的那句:这个是我的真实的感觉,我如果说的不对,赵薇,你别在意。
试问,如果每个人都真实而自私的做着自己,那世间还有何情义和公平可言?
而陈凯歌最终选择了能够成就他的陈红。
就像面对比《F小调幻想曲》优秀的《剧场》,陈凯歌选择了保护自己的作品。
听闻其他导演并无敌意的建议时,陈凯歌选择了不遗余力的回击。
这些选择,对于他来说,似乎并没有什么过错——可若是一直这样“率性而为的放飞自我”,则最终会失了真性情、戴上假面具,越来越像一个网红。
这样一想,便足以明白,陈凯歌为何会在《演员请就位》的舞台上“晚节不保”、为何会在电影生涯中“节节败退”,又为何会在面对他人的批评时,面露难色却又心怀不甘了吧。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田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