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由海检集团负责建设运营的青岛海上综合试验场项目开工奠基。这标志着全国首个标准浅海试验场进入建设阶段,涉海特色高端产业发展奏响新篇章,青岛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注入新动能。

耕海探洋,创新基础设施必不可少

建设海洋强国、发展蓝色经济,需要建立自主可控的装备体系,掌握自主研制海洋设备的能力。基于完善质量技术体系的海洋设备试验测试能力,是海洋设备总体及配套设备研发设计的迫切需要,是重要的创新基础设施。青岛海上综合试验场,按照“系统化、平台化、工程化、标准化、数字化”的思路,针对海洋设备生命周期各阶段,以完整的质量技术基础体系为支撑,以知识和信息为核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实现手段,构建集试验、科研及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第三方、开放式、工程化创新基础设施。

青岛西夏区重点项目(全国首个标准浅海试验场在山东青岛开工建设)(1)

青岛海上综合试验场项目奠基仪式现场 (海检集团供图)

建设青岛海上综合试验场是《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确定的重点任务。作为山东省、青岛市重点项目,青岛海试场由青岛市发改委牵头,海检集团负责建设运营。

2021年3月,项目正式立项,总投资约30亿元。主要分为海域部分和陆域部分,海上部分面积20平方公里,陆上试验基地位于青岛蓝谷核心区,占地约140亩。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总投资11.9亿元,建成后将具备完善的环境观测体检和基础试验条件,形成声学、电磁学、动力学、材料、环境可靠性等方面的试验能力。

创新引领,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

目前国内现有的海上试验场设施功能较为单一、开放共享程度较低、缺乏标准试验场体系,产业发展推动力不强。青岛海上综合试验场聚焦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打破国内海上试验服务离散化、单一化的桎梏,以建设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全面开放的浅海综合试验场为目标,针对海洋设备总体设计、原理原型、小试中试、市场准入等研发周期各阶段,提供咨询设计、仿真验证、试验测试、标准计量、检测认证等技术服务。创新建立海上试验技术体系,补齐质量技术基础短板,研究面向海洋设备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的关键技术,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缩短研发周期、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和门槛。

“根据海洋装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使用维护、延寿退出四个不同阶段的需求,我们快速延链补链,提供不同的技术服务,打造工程化一站式服务平台。”海检集团总经理助理、青岛海上综合试验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勋龙介绍,青岛拥有一大批海洋科研机构和企业,无论技术创新抑或是产业发展,对海上试验都有迫切需求。前期,海试场公司已建立起以硕博为主的50余人的工作团队,组建了三级专家顾问团队,针对高校、科研机构、制造企业等100余家涉海单位的试验需求,梳理出需要突破的技术难题500余项,联合国内顶尖机构开展技术攻关,靶向发力,设计试验场系统方案,稳步高效推进试验场建设。

聚合资源,砥砺助推海洋强国建设

海检集团因海而生、向海而建,聚焦海洋强国和质量强国战略,服务高质量发展。发挥国家海洋设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海洋水下设备试验与检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海洋设备重大产品研发和试验检测平台三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优势,以海洋设备和高端装备为特色,建起七个国内领先水平的检验检测实验室,高水平开展全生命周期质量技术基础服务,推进海洋产业和高端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青岛西夏区重点项目(全国首个标准浅海试验场在山东青岛开工建设)(2)

青岛海上综合试验场(一期)建筑效果图

依托青岛海上综合试验场,融合海检集团三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力量,联合中国计量院国家海洋计量研究中心、中国海洋设备检验检测联盟等具有稀缺性的质量技术资源,发挥海检作为中国检验检测学会副会长单位、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副会长单位等学/协会骨干单位的力量,海检将牵头在青岛培育形成“重资产硬件平台 联盟 质量技术工业互联网”的海洋设备质量技术一站式服务平台。在海洋设备领域,逐步构建国内外检测认证机构共同遵守、平等参与的市场竞争机制,打破西方国家在海洋试验测试技术方面的封锁,以质量技术体系支撑我国海洋设备产业“走出去”。

“作为青岛市科技服务产业的链主企业,海检一方面要发挥支撑作用,推动海洋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主攻海洋装备的质量技术服务、海工装备工程化研发,建设海洋工程全过程咨询服务平台,加快构建引领型产业基础设施体系,打造海洋特色检测认证产业发展高地。”海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立宇展望说,在支撑海工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海检集团将力争在五到十年内,将主业做强做优做大,向着“世界领先的海洋设备检测认证中心”不断奋进,推动形成发展新动能,塑造青岛在新一轮海洋城市竞争当中的核心竞争优势。(中国日报青岛记者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