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电修理师傅到卖家电的老板,在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明伦镇八面村,村民玉云规的踏实能干、积极乐观远近闻名。伴随着这个名字的还有泛旧的帆布鞋、宽松的牛仔裤、一双银色拐杖。

环江玉哥火了背后原因令人称赞 环江玉哥火了(1)

玉云规(右)讲述多年的创业生涯 摄影 欧宇广

最近,玉云规又多了一个“身份”——电商带头人。“做维修的时候,收入是月均1000元左右,后面卖家电加维修,月均约2000元,有了物流的收入后,一天揽件40件到50件,月均3000元到5000元不等。”12月6日,谈及收入的变化,玉云规露出了腼腆的笑容。

9岁那年的一场意外,夺走了玉云规一条腿,却铸就了他不服输的坚韧性格。2000年,完成初中学业的玉云规跟随村里的老师傅学习家电维修。两年的学徒生涯结束后,玉云规于2002年夏天,在自己家的瓦房里开了一家小店,承接邻里乡亲的家电维修,就这样,他成了村民口中的玉师傅。

在小村庄里,维修的收入仅够他维持个人基本生活。2008年,玉云规从银行贷了10万元启动资金,给自家瓦房进行了简单修整,陆续进货一些家电售卖。玉云规渴望摆脱贫困,养活自己的同时也能为父母养老,彼时的他,既是玉师傅也是玉老板。

尽管玉云规不停地努力生活,2015年,脱贫攻坚号角吹响后,贫困户的帽子还是扣到了他的头上。“玉云规是残疾人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对于他来说不现实,家电产业这些年一直在经营,但银行的贷款也没有还清,日子比较清贫。”谈及玉云规的情况,帮扶联系人莫壮成介绍道。

环江玉哥火了背后原因令人称赞 环江玉哥火了(2)

2015年,玉云规被列入贫困户 摄影 骆秋妤

2018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被列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县。环江县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建设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以及覆盖城乡的电商服务站。

环江玉哥火了背后原因令人称赞 环江玉哥火了(3)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摄影 欧宇广

早在2017年,玉云规便与电子商务进行了接触,“第一次见到玉哥是在仓库,拄着拐杖的他就那么精神抖擞的站在门口。”回忆起初次见到玉云规,环江智诚物流中心总经理谭先生仍旧满是感慨。“当时我们还没有对八面村进行调研,原因一个是地方比较偏远,另一个也是工作还没全面铺开。”谭先生说,“玉哥很有想法,也很有毅力,我们当时就同意了在八面村设点。”据悉,明伦镇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北部,省道253线穿境而过,是环江北部乡镇通往市区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环江香猪的核心产区。玉云规相信,电商肯定可以为当地的农产品“插上翅膀”。

环江玉哥火了背后原因令人称赞 环江玉哥火了(4)

玉云规家的小店 摄影 骆秋妤

今年,玉云规家门口的“八面村快递代收点”也换上了印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字样的新牌匾。他说:“今年脱贫没问题,明年可以致富了。”

“过两天到县城进行进一步培训,以后在家里开一个网店,把我的电器挂到网店上,邻里乡亲在家里就可以看到我店里东西,谁的家里有需要维修的家电也可以拍照下来在网店留言板告诉我。”谈及未来发展方向,玉云规充满了希望,“等学会了运营,我就着手把村里的‘土货’挂到我的网店上,比如说土鸡、砂糖桔、香猪等,帮助大家把土特产卖出去。”据悉,环江县电商服务中心已为玉云规配备了网店专用电脑,以及打印机等设备。

“我们是一条线联动的,玉哥的网店产品上新后,货物售卖情况我们中心都会有实事数据,货物数量充足的,镇上的网点会给予推荐,县城的中心也会进行相关的推介扶持。”谭先生介绍道。目前,环江引进了京东、苏宁易购、村邮乐购等多家电商企业和23家物流企业入驻环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成了覆盖12个乡镇的107个电商网点,形成了“县有中心、乡有门店、村社有点”的物流配送体系,打通了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此外,打造了“毛南香韵”电商特色品牌一个;对县域农产品做到了四统一,即统一标准溯源、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统一仓储配送。电子商务已成为贫困群众增收的新途径,成为助推环江发展的新引擎。

环江玉哥火了背后原因令人称赞 环江玉哥火了(5)

玉云规店内一隅 摄影 骆秋妤

深秋的暖阳正好照在店门口,隔壁家的小孩在店门口嬉戏、晒太阳,店内一排排货架上摆满了或大或小的包裹,货架的后面,冰箱、热水器、洗衣机等家电也整齐排列着,玉云规穿梭在自家的小店里。对他而言,这一方小小天地,就是他勤劳致富的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