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1997年7月1日,盛大的香港回归交接仪式在万众期待中举行,仪式完成后,《东方之珠》的旋律响起,数百万人情难自禁地跟着旋律哼唱起来。

漂泊百年的游子终于又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中,亿万国人共同见证了这一瞬间。

香港回归是中华儿女心中共同的期盼,是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一步,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件激动人心的大事件。

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我们就曾有机会解放香港,但毛主席却在发兵前夕,下令撤兵了。

1949年,林彪带兵成功解放广东,想要乘胜追击,发话三日内解放香港,毛主席却回复道:“紧急撤兵。”

这一命令下达后,许多人都深表不解,后来才明白其中蕴含的深意,折服于主席的高瞻远瞩。

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1)

势如破竹,整装待发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的一声高呼,宣布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正式终结,拉开了通往光明未来的大门。

但曾经压迫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还没有被彻底掀翻,蒋介石虽然已经仓皇逃往台湾,华南、西南以及西北仍散落着残余的国民党部队。

这些散落各地的反动势力仍心存幻想、负隅顽抗,为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解放军将士仍在四处奔走作战。

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2)

国民党的残余势力中力量最强的一支据守在华南一带,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以及桂系、粤系首领都聚集于广州,并且还将那里设立成了所谓的“临时首都”。

广东是大省,省会广州更是南疆门户,不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还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因此中央十分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制定针对广东的作战方案。

开国大典后一天,行军号角吹起,广东战役正式打响,以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为主力的部队,兵分两路,向着广东的方向进发。

盘踞在广东的国民党残部约有十余万人,他们在粤北到广东一带设置了三道防线,试图同解放军进行最后的抗争。

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3)

然而这三道被他们寄予厚望的防线,很快便被陈赓和林彪率领的解放军部队突破,国民党军队被打得溃不成军。

伴随着滔滔不绝的珠江水,解放军势如破竹,一路高歌猛进,很快便兵临广州城下,从三面建立起了包围圈。

解放军的勇猛进攻同国民党部队的颓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李宗仁等高官表面上呼号着“与广州共存亡”,背地里却早已找好了退路,短时间内便如猢狲般四散而去。

长期以来,驻守在广州城内的地下党组织,也早已经为解放广州做好了准备,有序地进行着保护广州的计划,以防敌人恼羞成怒,毁城逃亡。

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4)

最终在内外的默契配合之下,解放军以最低的伤亡和最小的损失赢得了解放广州的胜利,为刚刚成功的新中国献上了一份珍贵的贺礼。

获得广州的胜利后,林彪率领部下乘胜追击,一路解放了广东多个地市,最终于10月15日到达了深圳。

接连的胜利让整个第四野战军的士气分外高涨,驻扎在罗湖边的他们心中有了更大的目标。

那时的深圳还不是如今发达的大都市,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但特别的是,这个小渔村与香港仅仅有着一海之隔,而香港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5)

林彪望着茫茫海面,汹涌的波涛自远处奔涌而来,仿佛正在向他发出呼唤,让他心中生出一个令人想到就无法平静的念头——打过去,解放香港。

在他看来,眼下军队与香港不过一步之遥,并且士气正高涨,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完全可以乘着解放广东的东风顺势解放香港。

很快,他便起草了一封电报,在其中详细陈述了自己与参谋长制定的作战计划,向中央申请进攻香港,并发话有信心率领部队在三日内解放香港。

电报发出后,四野的将士们整装待发,时刻等待着中央的肯定批复。

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6)

中央来电,紧急撤兵

广东的解放对于新中国而言是一件大喜事,接连而来的捷报,让中央领导们的脸上都染上几分喜色。

最早割让香港的《南京条约》,堪称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开端,那片被英国人侵占着的土地一直都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如今新中国建成,解放香港似乎也是顺理成章。

再加之毛主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刚提出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否定了此前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香港回归早已是必然之事。

在收到林彪希望乘胜追击解放香港的电报后,有不少领导人都表示了支持。

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7)

中央为此专门召开了会议商议此事,分析此时顺势解放香港的可能性。

当时香港有数万名英军驻守,海、陆空三军齐备,并且还拥有先进的装甲部队,实力不容小觑。

而我军不仅在人数上占据优势,而且预备进攻的解放军部队,还是拥有丰富城市作战经验的第四野战军,再加之指挥官是有着赫赫战绩的林彪,因此大家都对这一战十分有把握。

林彪更是势在必得,已经拟定出了详细的作战计划,无论是直接开战还是采取较为和平的方式,切断内地对于香港的供给,都能够在短期内达成解放香港的目的。

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8)

反观香港方面,驻守的英军在听到解放军驻扎深圳的风声之后,就已经吓成了惊弓之鸟,甚至开始着手准备撤退,英国也开始制定起了撤侨计划。

参会的许多领导都认为,箭在弦上,弓已拉满,应当把握好这个时机,纷纷表示了赞成。

坐在会议桌中央的毛主席却表现得异常平静,甚至面露几分担忧之色,待大家发表完意见后,他掸了掸手中的香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解放香港一事应该暂缓。”

似乎在场人都没有想到,毛主席对于这件事会持否定的态度,整个会场霎那间安静下来,众人面带不解看向主席,等待着他继续说下去。

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9)

毛主席抬起手吸了一口烟,眉头轻轻皱在一起,语气颇为严肃:“解放香港,早晚的事情,但现在不是最佳的时机。”

主席对在场的人,详细阐述了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香港问题是一个长期积累下来的复杂问题,不能依靠简单粗暴的手段解决,而是需要从长计议。

无论是从新中国的发展还是对外交往来看,在当时的情况下强行解放香港,可能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10)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让林彪直接带兵解放香港会是一件弊大于利的事情,因此不如暂且搁置,待日后另寻时机。

不久后,林彪便收到了毛主席的回复,主席在电报中让他紧急撤兵。

这样的回复,也是林彪此前没有想到的,但他的困惑和失落在他认真读完这份电报后也得到了一定的安抚,甚至有些庆幸自己没有贸然进攻。

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11)

暂缓步伐,从长计议

香港问题便像这般,暂且被搁置了下来,这个结果在不少人心中埋下了不解的种子。

直到50年代,朝鲜半岛燃起战火,浩浩荡荡的志愿大军为了保家卫国踏过鸭绿江后,众人才真正领悟了领导人的良苦用心。

新中国的成立,为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注入了强大的有生力量,但也因此天然就受到了英美等国的敌视,在国际上遭到各种封锁和针对。

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12)

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却也只是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眼中的纸老虎,在他们眼中,眼前一时一地的得失,相较于中国长久的发展和稳定而言,后者的重量是不言而喻的。

毛主席之所以选择在香港门前紧急撤兵,并不是惧怕英国的力量,而是想要借此机会换得日后的外交先机。

香港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一事毋庸置疑,回归祖国也不过只是时间问题。

而租借香港的英国身处资本主义阵营,是其他欧美国家的盟友,但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任何国家之间的联盟都不是坚不可摧的。

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13)

如果能够借由香港问题缓解同英国之间的关系,就能够在日后的外交中掌握主动。

除此之外,那时的香港正呈现出一派稳定发展的繁荣局面,是世界上有名的自由港,前景一片光明,强制收回很可能破坏其稳定,无论是对香港自身的发展还是香港百姓而言,都会造成负面影响。

香港虽然名义上由英国管理,但居住在那里的都是华人,其文化也与大陆一脉相承,即便暂时没有收回,也可以将其当作对外窗口,让世界了解中国。

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14)

还有一重更加重要的因素在于,大陆社会刚刚从长久的战争动荡中稳定下来,正是百废待兴之际,需要投入全部的物力和精力进行改革和建设。

基于以上种种考量,毛主席最终才做出了紧急撤兵的决定,不久后中国便主动同驻守在香港的英军签订了停战协议,并且认同由英国政府继续管理香港。

在停战协议中,中国提出了三个条件:

一是任何国家不得在香港建立军事基地;

二是不得在香港进行任何破坏中国威信,损害中国形象的活动;

三是不得伤害在港的中国公民;

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15)

中国能够主动提出停战,并且没有废除清政府此前同英国签订的条约,已经令英国人十分意外和惊喜,因此他们痛快地答应了中方提出的条件。

毛主席高瞻远瞩,卖了英国如此大的一个人情,自然也得到了他意料之内的回报。

1950年,英国正式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宣布承认新中国地位的西方大国,虽然两国没有正式建交,但关系明显有了缓和。

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16)

东方之珠,整夜未眠

自20世纪60年代起,香港经济迅猛发展,呈现出腾飞之势,同其他三个地区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在经济起飞的同时,香港确实成为了新中国的一扇窗口,源源不断地为大陆输送发展必需的“养料”。

70年代末期,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神秘的中国向世界敞开怀抱,香港又成为了联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

经济上的合作往来,文化上的交流沟通,外交上的携手共赢,都是源自大陆与香港之间紧密相连的血脉。

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17)

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发展繁荣,整个社会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和谐状态,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升,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起了友好的外交关系。

一切都安稳下来之后,党中央再次将目光聚集到了南端那颗璀璨的东方之珠上,国人夙愿终要成真。

曾经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条约中规定将香港租借出去九十九年,如今近百年时间须臾而过,漂泊的游子是时候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中了。

为了这位离家多年的游子,党中央领导人日夜筹谋,最终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创举,为香港乃至后来澳门的回归规划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18)

在确定了要收回香港的计划后,我国立刻同英国进行了协商,但这一过程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将香港归还给中国,于情于理都是必然的,但英国面对这样一个条件优渥的港口,攥紧的手自然迟迟不愿松开。

邓小平对于英国背后的想法心知肚明,一向和蔼风趣的他也在香港回归一事上表现出了少见的强硬态度。

他多次询问接收香港回归的方案,在仔细审阅送上来的文件后,眉头紧皱在一起,将方案放到中央常务委员刘华清的面前,点着桌子对他说:“有点软了。”

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19)

在这份方案中,只准备了和平接收一种情况的预案,完全没有做任何有关武力接收的准备,他认为这并不妥当。

最终在邓小平的建议下,军委重新修改了这份方案,做好了两手准备,以防英方临阵反悔,拖延香港回归。

1997年6月30日夜,数亿人共同瞩目,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即将举行。

子夜降临,整个东八区被笼罩在浓墨般的黑夜之中,美丽的维多利亚港边灯火璀璨,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一派辉煌,为香港照亮了归家之路。

23点42分,政权交接仪式正式开始。

象征着7月1日来临的钟声敲响,条纹旗缓缓下降,艳红夺目的五星红旗稳稳停在旗杆顶端,在香港的上空高高飘扬,海风拂过旗面,敲响一阵开启新征程的鼓点。

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林彪发话3日内解放香港)(20)

东方之珠,整夜未眠,守着沧海桑田变幻的诺言。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不容侵犯的底线,而真正能够捍卫这一底线的还是国家的实力。

一百多年前的一场战役,清政将一颗璀璨明珠拱手让人,在每个国人心中留下一道触目惊心的疤痕。

历经百年的抗争和奋斗,新中国终于再次将遗失的明珠拥入怀中,以温柔的手掌为它抚去泪痕。

参考文献:

《毛泽东在香港问题上的战略远见》2014年6月15号 《党的文献》

《毛泽东在解决香港问题上的伟大贡献》1998年6月20号 《甘肃理论学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