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刚过去的两个月,市民小何过得有点闹心。她说,5 月份,因为自家的可视门铃,与对门邻居起了争执,邻居觉得可视门铃的录制功能记录了其上下班等生活规律,侵犯了隐私权,要求小何拆除。小何对此感到委屈:"我只是为了安全,从未想过监视邻居生活。"对此,记者走访了解到,近九成受访者接受邻居安装可视门铃。

邻居总是半夜按门铃犯法吗(独居女孩装可视门铃遭邻居反对)(1)

安装可视门铃引争议

小何介绍,自己和男友住在泡崖八区,由于男友工作出差频率高,小何相当于独居状态。2019 年,为安全考虑,她在网上购入了一款有摄像头的可视门铃。安装后邻居也并未阻拦。今年 5 月中旬一天早上,小何正常出门上班,刚好与对门邻居打了照面,邻居向她表达出对可视门铃的不满,"她说我安的是监控,说我掌握了她每天几点上班几点回家规律,我在监视她的生活。"小何说,自己耐心地跟邻居解释了安装可视门铃的初衷,但对方仍要求她拆除门铃。小何再三解释,"小区不封闭谁都能进,我为自己的安全考虑,只是在取外卖以及门外有人逗留时才会去主动察看录像,不存在监控谁的问题。"她感到十分委屈,但双方一直未达成共识。

厂家:可视门铃逗留 5 秒以上才会录制视频

记者在网购平台搜索发现,"可视门铃"、"电子猫眼"等产品功能不同,对应的价格也不同,从 99 元到 600 元不等,300 元左右的销量最高。据商家介绍,可视门铃具备的清晰画质、红外夜视等门铃、猫眼、监控三合一功能是基础,而价格更高的"电子猫眼"则配备语音通话、AI 看护以及与智能锁相结合的更多功能。对于"可视门铃的监控争议",某可视门铃品牌官方旗舰店客服人员表示:"可视门铃在逗留 5 秒以上才会录制视频,更多是监测而非监控。"

而在某视频软件平台,一独居女孩自述家门口被人标记,关于独居女孩的安全问题引发热议。有网友留言"太可怕了,得早日把可视门铃安上。"

记者调查:邻居安装可视门铃,接受者居多

7 月 5 日,记者调查了解到,受访者中,对于邻居安装可视门铃接受率超九成。

家住八一路的市民孙女士表示,自家在门外安装了可视门铃。"安装前取得了邻居的同意,邻居也欣然接受了。这不仅仅是对我个人的保护,也是对邻居的保护。一个监控可以保护两家的安全。"

大部分接受可视门铃的受访者群体年龄在 30 到 60 岁之间,他们认为,电子猫眼,可视门铃不仅保证了自家的安全,同时可以照顾到楼道公共区域,是一种互利互惠。"我家有孩子,如果邻居花钱安装可视门铃,我反而会觉得欣慰,因为他同时也照顾到了我们家,一旦有危险事情发生,我们双方都可以查控监控录像,当然,在安装电子猫眼前一定要互相告知,达成共识。"带着孩子在超市购物的市民张女士对记者说。

"现在很安全了,并且社区也会在楼道里安装监控摄像头。安装电子猫眼没有必要,普通的猫眼就可以了。"市民王先生说,他对可视门铃不了解,觉得普通猫眼就可以满足"识别来者是谁"的功能。

在八一路居住的王女士同样反对邻居安装可视门铃,她表示,"我一开门,对门的摄像头就可以直接照到家里,并且我开自己家门对门摄像头就开始启动,心里有点膈应。"

律师:拍到邻居家中属于侵犯隐私权

辽宁信庭明诺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泰安表示,电子猫眼部分功能等同于监控设备,在自家门口安装,能够一定程度上监控入室盗窃等不法行为或突发情况。但是,一定要注意设备安装的方式和角度,不能影响周围邻居,侵犯他人的隐私。

目前我国法律没有明文禁止公民在家门口安装有监控功能的设备,但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和第一千零三十三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也不得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因此,公民私自安装电子猫眼这一行为本身不违法,但如果拍摄到邻居的出行规律、生活习惯、社会关系等个人信息,该行为便超出了个人安全防护的范畴,属于对他人隐私的一种侵犯。

另外,安装监控还需考虑民法典中相邻权的有关规定。民法典要求,相邻权利人应遵循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在满足自己生活的合理需要时,要兼顾相邻方的权益。

公民确需在住宅加装电子猫眼的,首先应保证相关设备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合格产品。其次尽量在角度、安装方式、摄录方式等方面进行合理调控,保证设备拍摄记录的范围属于自有空间,避免对公共空间和他人住宅等私人领域进行监控。另外,加装类似门口的监控等无法避免会拍摄到邻居生活画面的设备时,应当及时告知摄像头监控范围内的邻居,并征得对方同意,避免造成邻居心理上的反感和不悦,尽量做到不影响他人私生活安宁。

半岛晨报、39 度视频见习记者刘宣州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