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围绕河南南阳市“水氢发动机”项目的争论吵翻了天。

这个被南阳市委书记点赞“Very good”,当地媒体宣称只要加水就能跑的“大发明”,被人们发现,根本不是加水就能跑,而是“铝合金粉末 催化剂 水”反应制氢。

这就非常尴尬了。

水氢发动机如何转动(水氢发动机水变油)(1)

水氢发动机如何转动(水氢发动机水变油)(2)

水氢发动机如何转动(水氢发动机水变油)(3)

氢当然是一种极好的能源,能效高零污染,但地球上不存在天然氢,需要人工提炼,制造、储存的成本极高。

以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使用氢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基本上是得不偿失的。这也为什么氢能源未能流行起来原因。

经过一番深扒,明眼人都能看出,南阳的“水氢发动机”,成本消耗最大的是铝而不是水。

现在铝是什么价格?看看最新报价。

水氢发动机如何转动(水氢发动机水变油)(4)

水氢发动机如何转动(水氢发动机水变油)(5)

水氢发动机如何转动(水氢发动机水变油)(6)

有人测算了一番,让“水氢发动机”跑300公里,需要300公斤的水,和270斤的铝,最后产生400斤的氧化铝。

虽然氧化铝可以回收卖钱,但这笔账还是明显不合算,比汽油不知贵了多少倍。

现在这项目唯一的可能性,就在于未被公开的神秘催化剂了。

除非这催化剂配方的确逆天,可以用极少的铝合金制造大量氢气,否则项目的可行性基本为零。

所以有网友吐槽,这是在用“一吨煤烧十吨水,最后蒸了一锅馒头”的坑爹项目,要不是这次吹牛吹大了,弄不好还真就成了。

在中国,坑政府、坑媒体、坑投资人但套路可以追溯至24年前的“水变油”。

“水变油”意味着氧原子变成碳原子,这在科研上是不可能做到的事。但是在那个时期里就有许多人相信,认为这是个大发明。

一个叫王洪成的人,在水中加入一种“膨化剂”,宣称可以让水替代燃料,足以颠覆世界能源市场。

1993年1月28日,某张全国性大报以半版篇幅宣传“水变油”,标题说它是“中国第五大发明”。

一时间,全国约有数百家企业拿出上亿元资金与王洪成搞共同开发,一些企业则从王洪成所办公司买了大量的膨化剂。

1993年4月,原物资部能源司干部严谷梁首先在报上发表文章 《应该用事实澄清 “水变油”真相了》提出质疑,接着一些报刊开始指出“水变油”是骗局。

在1995年全国政协会议上,何祚庥、郭正谊等多位科技界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呼吁调查 “水变油”的投资及对经济建设的破坏后果。

水氢发动机如何转动(水氢发动机水变油)(7)

后来,“水变油”技术被认为是骗局和伪科学,1998年王洪成因为利用“水变油”技术和其他一些犯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这一事件当时还被编入了葛优主演的《我爱我家》电视剧成为了全民嘲讽的对象。

这个神似如今“神秘催化剂”的“膨化剂”,后来被发现其实就是“大跃进”时期的“油掺水”的变种而已。

当时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柴油中掺水,再往其中加入肥皂等乳化剂,搞了一段时间的节油卫星,但很快发现这样做并没有什么节油效果。

而且肥皂之类的碱制品对发动机部件的腐蚀严重,尤为得不偿失,因此很快就停止搞“燃油掺水”,不过“技术”仍流传颇广。

而王洪成的这一“发明”也害得全国不少投资人破产甚至自杀,而他在入狱前还在不遗余力地推广他的“永动机”。

类似的项目还有2016年火爆一时的“空中巴士”。

巴铁神话是运作“立体快巴”项目,于2015年启动,2016年造势。立体快巴的构想是一种新型轨道车,车体做得很大,下层有2米高的镂空,可以让小汽车自由通行。设计概念是上层四节车厢可以搭载1200名乘客,可以大大减缓城市交通压力。

该项目一被公布,各地政府趋之若鹜,有的还开始建造了实验性质的路线,样车亮相后,更是引来媒体争相报道,甚至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当年的全球50大最佳发明之一。

但是,“巴铁”理念一经提出,它的实用性就饱受各种专业人士质疑,特别是中国拥有极为复杂的道路情况。

最关键的是,2米高的空间距离,会给小汽车驾驶员带来极大的视觉压迫感,没人愿意从这样的车肚子下通过,况且还有很多高车身的交通工具,根本无法与其共处一路。

水氢发动机如何转动(水氢发动机水变油)(8)

2017年7月2日,一则爆炸性消息被发布出来,白某等32名嫌疑人因涉嫌虚假集资巴铁项目被抓获,“巴铁”神话也宣告破灭。

据报道,巴铁投资者有4万余人,所有需兑付金额达48亿元。其实早在2016年8月,巴铁项目就开始陷入兑付危机,其就走向破产只是迟早的事。

2015年11月,巴铁创始人白志明花五个亿买下这一专利项目。五亿买一份专利,这个价格不能说后无来者,但至少在公开资料里前无古人。只是一直到今天,这五个亿也还是白条状态,白志明并没有拿出真金白银。

巴铁尚处试验阶段,公司就开始各种“画饼”。有媒体曝出,巴铁公司的投资方华赢凯来公司打着国家PPP项目、多地将兴建巴铁的旗号面向公众融资,其借款方和担保方其实都是白志明一人控制,涉嫌自融。

最后,巴铁项目仅仅在做了一次官方运行展示后就陷入停滞,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只剩下孤零零的巴铁车厢和轨道,后来也已经全部被拆除。

买一个高大上的项目,包装一新忽悠政府合作,吸引媒体大量曝光,引来投资圈钱,最后套现走人留下一地鸡毛。

水氢发动机如何转动(水氢发动机水变油)(9)

这个套路是不是很眼熟?

为什么一直屡试不爽?

说到底,就是一些人吃准了地方政府急需好项目,媒体热衷抓眼球,资本追逐一本万利的心态。

他们的出发点是圈钱,而不是真创新。

在这场利益的赌局中,政府、媒体的公信力,普通投资人的身家性命成为了筹码被挥霍一空。

这次“水氢发动机”事件引发全国一片质疑,至少也可以证明一点,经常上当受骗的中国人真是受够了“大忽悠”,再想用老套路“一招鲜”已经很难成功了。

希望这样科学理性的氛围能一直保持下去,真理一定经得起质疑推敲,只有经过暴风骤雨的冲刷,依旧能够岿然不动闪闪发光的,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大发明”。

新民眼工作室 李一能

编辑 | 包雍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