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机或者说放大器,其输出功率本质上都是由电源直接转换而来,所谓转换就是在输出级被音频信号调制,在这里,电源相当于原料,至少应洁净和充沛,否则所有问题都会被带到喇叭里,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胆机和电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胆机和电源(聊聊胆机的电源)

胆机和电源

胆机或者说放大器,其输出功率本质上都是由电源直接转换而来,所谓转换就是在输出级被音频信号调制,在这里,电源相当于原料,至少应洁净和充沛,否则所有问题都会被带到喇叭里。

不可否认,音频信号的放大和调制很有技术含量,但电源电路也并非看上去的简单,若不了解运行机理同样出问题。

1.电源类型。胆机电源大多采用线性的,也有开关等其它类型,不过传统上是前者,这里有历史原因也有其必然性,简单、可靠、干扰小是最大特点,虽然有效率低等缺点,但优点显然更难能可贵,故以下也只讨论线性电源。

2.变压器规格。电源变压器不同于音频变压器,在工频段上没有技术瓶颈,只要严格按着标准、规格,真材实料制作就都没问题。

(1)初级参数。一般设220V和230V两组输入,主要为方便与市电匹配,也可用来微调次级电压。

(2)次级参数,包括额定电压和电流。电压有工作电压和灯丝电压两类,为减少互扰,也可据此分为两个独立的变压器。

工作电压依据电路需要,再扣除整流和滤波本身的增减来估算,若要准确数值最好按实际电流接假负载测试。灯丝电压都是固定的,但接稳压电路应高出2V-3V。

工作电流也类似,不过因为波动大需要高出2-3倍设计,若采用全波整流,因次级两绕组轮流工作电流可以减半。灯丝电流按《胆手册》参数或略大些即可。

变压器功率肯定要比实际功耗大,通常在2倍以上,铁芯规格也是大些好,这样会有好的电压调整率,这点对胆后级尤其重要。

电源变压器也是电磁辐射和发热大户,如果加屏蔽罩应采用有一定厚度的导磁金属,内部灌高导热树脂或有机硅,另外,初次级间要有接地层减少干扰。

3.整流方式。主要有全波和桥式两种,整流管用胆或石都没问题,但前者射频干扰小些,还自带高压延时,特别是旁热胆,似乎天生就为配合胆机工作,所以在负载电流不特别大时采用会特别方便,若电流规格小可以并胆使用,若桥式可以加两只石二极管辅助。

4.滤波形式。交流电经整流后是含有直流成分的100Hz脉动电,相当于一部分直流电与一部分交流电的叠加,滤波就是滤除其中的交流成分。

(1)电容滤波。利用充放电特性抹平交流成分完成滤波,电容内阻就是电源内阻,两端电压就是输出电压,高低主要看自身容量和负载电流,前者成正比后者成反比,无电流时为最大值约1.4Vrms,随负载电流增大而减小,所以单纯的电容滤波输出电压并不稳定。

(2)电感滤波。利用通直阻交特性衰减交流成分完成滤波,电感量大效果好,无穷大时输出端电压约为输入的平均值即0.9Vrms,当然这种情况不存在,但仍可看成电压稳定不随负载电流变化。

(3)组合滤波。电容或电感滤波都属于被动滤波,单独使用效果有限,胆机中通常都采用CLC组合实现滤波的优势互补,要注意的是胆整流时入端电容不要超出规定,否则充电电流过大有损整流胆。

(4)主动滤波。也就是常说的稳压,以此抑制电压变化实现滤波,具有内阻超低,滤波效果超好特点,也有胆、石两种形式,不过前者自身占用百伏左右电压效率太低,电流也有限,所以现在普遍采用三端稳压扩展电路,用于HT和LT的稳压滤波,只是因电流问题HT的主动滤波多用在前级电路。

5.电感规格。这里也称扼流圈,由于流经的电流中含直流成分,为避免磁饱和铁芯需预留磁缝。

(1)最小电流。电感起滤波作用的是感抗,但它是个变量,其中就与电感量成正比,而电感又与铁芯B-H磁化曲线的斜率成正比,此斜率在小电流时很小,增加到拐点后才达到设计值,所以这里有个起始电流,大小约为变压器次级电压与电感量之比,负载电流小于这个数时,电感基本上等同纯电阻。

(2)最大电流。即最大允许电流,至少应大于直流成分和交流成分之和,实际应用中按负载电流两倍或与变压器同规格设计即可。

(3)电感量。在组合滤波电路中通常取5H-15H,电感大电容就可小些,反之亦然,区别是电感大低频稳定性要好些,电容大内阻小输出电压略高些,反之也亦然,当然听感也会有所不同。

6.电容规格。

(1)容量和耐压。在组合滤波电路中出端通常取47uF-220uF,耐压当然要高出电源电压,越多越好,体积也是大些好,电解电容使用前最好先加压做极化处理。

(2)涟波电流。由于电容是以充放电方式工作,半个周期内完全充电的时间越短,或者说充电电流越大,则放电电流就越大,电压就越稳定,反映这个能力的指标就是涟波电流,当然大些好,也表示ESR低,反映在听感上就是力度感、速度感等都会有所加强。

总之,胆机的电源电路与信号电路同样,不能有设计短板和安全隐患,特别是后者,如果电路中有晶体管元件一定要设总保险丝,灯丝电源不能单独设保险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