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北京M23拳馆,戴着拳套的学员双手交替砸向一只黑色皮沙袋,引得悬挂沙袋的链条哗哗响个不停,一种拳馆特有的力量感迅速发散开来。

徐灿穿了一身紫色运动服,带有国旗标志的上衣束在短裤里,着一双黑色运动鞋。他跨坐在拳台边,一只脚的脚尖点着地面,另一只脚放在拳台上,此刻正安静地低头拿纱布一圈一圈地包裹两只手。

与人相处时,天生的羞涩感将他与拳台上极具攻击性的样子隔绝开。“你要不要坐下来?我还得准备一会儿,”我横着手机对准徐灿,就为拍几张记录他训练的照片,见我在旁边站了许久,他抬头微笑地问了一句,那是一种集合客气、谦逊、温和等多种色彩的笑容。

今年年初,随着WBA羽量级世界金腰带的花落,24岁的徐灿继邹市明、熊朝忠之后成为我国第三位世界拳王。之后不久,英国著名拳击档案网BOXREC最新数据公布,徐灿评级升为五星顶级,是中国拳击有史以来首位五星级男子拳王。旋即,他的知名度进一步打开,成为当天微博热搜人物,仅微博粉丝就增加到20万。

WBA是世界拳击协会的缩写,职业拳手需要将自己的排名挤进WBA组织的世界前15名,才可以向时任拳王发起挑战,徐灿击败的正是当时的拳王波多黎各人罗哈斯。尽管已经获得金腰带,但徐灿需要在半年内进行卫冕,成为拳王的他已经成为了各路“豪杰”研究和期望战胜的对象。

徐灿对身边的人有着极大的信任,这样的信任让他可以一头扎在训练里,对于训练之外但又十分关键的事情,他很少质疑安排的合理性。春节刚过,徐灿就回到北京开始为五月底的第一场卫冕赛做准备,接受采访时,我问他五年前为什么和非职业选手打了一场,他说他没追问过公司为什么这样安排,而就在最近,他发了条直面各方对手挑战的微博:“老大(指拳威四海CEO卢小龙),你说什么时候打,我就什么时候打,圣克鲁兹一定要削他。至于这些主动来挑事的,先排着队等我翻牌子吧。”

除了拳台,大概只有在社交网站上,他那份属于拳王的款儿才更容易被捕捉到。

拳王徐灿打比赛(我的范儿在台上)(1)

拳王时分

“You are not known for your power,yet you were landing a lot of big shots.Where did all that power come from?”(你不是以力量而著称,但是你在比赛中打了很多重拳,你的力量来自哪里?)

“It's from china.I am chinese.For the country”(来自中国,因为我是中国人)

美国时间1月26日,休斯顿丰田中心体育馆。在裁判宣布徐灿击败了拳王罗哈斯的时候,巨大的五星红旗在身后被两位工作人员举起,摄像机的镜头对准了徐灿,面对主持人的提问,这个被汗液黏住了头发、左眼被打出淤青的小伙子笃定地给出了答案,他的声音穿透了拳迷们的耳膜,生生地压下了拳台下乌压压的人群基于各自立场所发出的“噪音”,里面有惊讶、激动,自然也有不满和失落

“比赛差不多定下来了,在美国休斯敦,时间也定了,对手是罗哈斯……”2018年11月的某个晚上,从拳馆回到住处的徐灿接到推广人刘刚的语音电话。

杰苏斯·罗哈斯是当时的WBA羽量级世界冠军,此前他在对战的6场比赛中,获得4胜1负1平4KO的战绩,唯一一负是对手超重,平局是对手因伤终止。这样的猛将在和徐灿对决赛定下后不久,对媒体隔空喊话徐灿说,他要在马上到来的比赛中用6回合击倒徐灿,他有信心徐灿会成为他卫冕拳王的又一块垫脚石,如此坚信的不只是罗哈斯,还有他的美国拳迷们,赛前一刻,刚上场的徐灿收获了拳台下的一众唏嘘。

面对罗哈斯的挑衅,加重训练强度是徐灿唯一能做的。晨跑时间从原来的四十五分钟延长到七十分钟,下午的训练强度加大,比如多加两到三次的力量练习,和教练坐下来研究罗哈斯以往的比赛视频,“看到烦了,来来回回不下二十遍,后面教练专门针对他的战术打法布置了各种战术安排,我按照教练的安排训练。”

徐灿第一次见到罗哈斯是在比赛那天。此前的视频研究给他带来了一份熟悉感,对罗哈斯长相上的熟悉和对其战术的熟悉,“都在心理预期之内,他是往前顶的硬朗风格,不过到了第四回合和中后段的时候,有点小小意外,他突然改变了战术,幸亏都应付过去了。”

聊天时,被徐灿轻描淡写带过的除了比赛中的意外,还有赛前他的压力感。对面是罗哈斯的隔空挑衅、他乡拳迷的唏嘘声,眼下是老板卢小龙为此砸下的3000多万,以及三家品牌商的押注,他说还在北京训练的时候,只有待在拳馆才能消解一点身上的压力,“压力就是动力嘛,”他露出那种腼腆的微笑,话锋一转,预备结束这个话题,带点云淡风轻,带点不值一提。

拳王徐灿打比赛(我的范儿在台上)(2)

“我更看重自由”

“我第一次看到了徐灿的比赛,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印象不是因为进攻,而是他有着特别的抱架曲臂防守……”在徐灿获得拳王后,新浪体育记者周超写下了上中下三篇《一个拳王的诞生——我跟随采访徐灿的5年半》。“徐灿有个喜欢拳击的父亲,所以也应该在这方面给了他建议,使得徐灿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在很多场合,徐灿都提到了他这位热爱拳击的父亲徐小龙。“他年轻的时候很痴迷拳击,不过一开始他想练的是散打,我爷爷奶奶不同意,因为他好打架,爷爷奶奶怕他出事儿,他就看电视杂志自己琢磨,到后来又琢磨我嘛。”

休斯顿的那场比赛,徐小龙夫妇在云南昆明的家里通过看直播给儿子打气,在裁判宣布徐灿赢得比赛的那一刻,徐小龙出门买了菜邀请当天前来徐家拍摄的制作团队喝酒,“他从来不喝酒的,我妈妈当时还哭了,”事后,摄制组的工作人员将这些告诉了徐灿。

1996年,两岁的徐灿跟着父亲一起看拳击比赛,等长大点了,徐父开始有意识的拿手作靶训练儿子,在没送徐灿去云南众威拳馆学艺之前的十五年,徐父叫徐灿练的最多的是俯卧撑、仰卧起坐、跳绳、压腿这些基本功。

徐家是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因为父亲全国各地做生意的关系,很多年里徐灿和母亲跟着父亲到处颠簸,在徐灿很小的时候,全家驻扎在新疆一段时间,零下三十多度的冬天,只穿了秋衣秋裤的徐灿因为做错事情,被父亲赶出门罚站。这种严格延续到训练上,父亲徐小龙曾让徐灿练习一下午的跳绳,直到儿子跳到呕吐才就此作罢。

在上初三之前,徐父提议让徐灿找个专门的机构学拳,但此事直到徐灿初三上半学期结束才成行。“初三读了一半,读不下去了,我的成绩很好,但我一坐那儿就难受,不听课啊,老师老点名批评我,因为我不但自己动,我还找同桌聊天,不然多无聊啊。”

“我就跟我爸说,不行咱就练拳去吧,那时候我有点叛逆,我不太看重学习,其实当时我已经被保送到了随州市数一数二的高中,我爸就去跟我妈说了,我妈意思是让我上完初中再去,虽然闹过矛盾,但她拗不过我爸啊。”

“那你当时更看重什么?”我把问题抛给徐灿。

我更看重自由,”他用非常简短的一句话就给了答案。

在很多父母眼里只有高考才是唯一出路,我问徐灿为什么她的母亲愿意遂了他的心愿,即便在老师不停地给她打电话劝说徐灿回校时,即便在以十年为单位的时间里,她并不确定儿子靠打拳能搏到一份出路时,徐灿告诉我:“她希望我开心啊。”

徐灿夺得拳王时,徐家父母复杂情绪和表现在这个不善言辞的儿子嘴里几个字就被概括了。

拳王徐灿打比赛(我的范儿在台上)(3)

铁皮屋里当练习生

2009年,徐灿和父亲在杂志上看到云南众威俱乐部的招生信息后,举家搬往昆明。众威俱乐部是由著名职业拳击推广人刘刚于2003年开办的,他是国内首个打外国职业拳击的国家队拳击运动员,痴迷拳击的徐家父子俩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刘刚和他的拳手,在专职训练拳击的俱乐部少之又少的当下,众威的招生信息给父子俩递来了向上的阶梯。

在此之前,徐父带着儿子奔着河南的《武林风》,去郑州学过一个月,但效果不佳,遂作罢。

“03年那会儿,俱乐部的训练是在铁皮屋里进行的,一到夏天里面特别热,三百个平方的空间要容纳一百多个学员,味道特别重,汗味,还有狐臭味,挺难受的,很多教练就把学员拉去外面训练。拳馆也会请一些外教,来过一个美国的,来过一个日本的,还有一个菲律宾的,每个教练待的时间不会太长,平时都是师兄弟之间互相切磋。”

在新浪体育记者周超的笔下,徐灿口中的美国人是刘刚的姐夫,一个拿过美国(业余)金手套的美国人,周超在他的文章中感慨:“在那种环境下,熊朝忠(世界拳王)能够打出来,简直是个奇迹。而徐灿在这种环境下,能够有扎实的基本功,也是个奇迹。”

为了供养儿子每年一千二的学费,徐父在昆明的公园里做保安,而徐母找了份保洁的工作,一家三口住在离俱乐部很近的城中村里,房子十分阴暗潮湿,没什么阳光,但徐灿到拳馆只要步行十分钟。

拳馆通常在下午和晚上两个时间点开门。早上徐灿就绕着世博园附近的一处停车场跑步,下午和晚上他都在拳馆训练,从十六岁开始,日子循环往复的如此运行。

徐灿说自己的心态和父亲一样,鲜少有比较大的起伏。如果非要让他说一个曾经想放弃的时刻,他苦思之后,大概会讲出这段和许多媒体都说过的经历,“19岁,成年了嘛,想的就多了,我觉得自己打拳一直没有动静,就跟家里吵了一架,然后离家出走了,等心情平复之后,在父母的劝说下才想继续试试看。”

即便是2013年年底转成了职业拳手,徐灿也不是在拳馆里备受器重的。他前有已经获得世界拳王的熊朝忠,后有一众拿过些小名次的拳手,“新人嘛,教练有时间就指导一下,所以经常给师兄们当陪练,偷学一点,不过包老师还是很喜欢我的。”

拳王徐灿打比赛(我的范儿在台上)(4)

搭上“火箭”

转为职业拳手后,再让徐灿心情起波动的除了获得拳王的那一刻,还有就是五年前连续出现的两次败绩

徐灿扭头用右手对着左肩以下十厘米左右的地方比划,他告诉我,在连输两场之前,他有着长到后背的长发,“6月输第一场,第一次还好,因为被黑了,他们说是误判,本来我赢的,9月输的那场影响稍微大点,当时对战的是非职业选手鲍冬,输拳之后,我调整了一两天。”

2013年年底,徐灿从四回合六回合出去打到开始打职业拳击赛,新秀拳手徐灿最终都赢得了比赛,直到半年之后遭遇印度选手,使得徐灿的拳击史上出现了第一次败绩,尽管别人都告诉他这是误判,这场比赛结束后紧接着的就是三个月后鲍冬的那场比赛,又一次输拳了。

对此,徐家父母感到了极大的失落,“从他们表情上可以看出来,但他们却反过来一直安慰我,”徐灿调整了短暂的两天,在这两天里他把长发剪了,大有和过去告别的意思,“当时就感觉自己在赛前训练中表现的太差了,开始学会偷懒,安排的量变少,精力也没有那么集中,输了两场之后我发现偷懒是不对的。”

如果说这是徐灿的最低谷,重新投入到拳击训练中的徐灿,在此后五年就像坐火箭一样,从未出现过败绩。2015年和2016年,他获得了两个比较重要的奖项,分别是WBA140磅大洋洲金腰带和WBA130磅国际拳王金腰带。

金腰带级别从低到高依次是洲际金腰带、国际金腰带和世界金腰带,而徐灿的拳击生涯也像他获得的这些金腰带一样,逐年逐级上升。

当徐灿赢了休斯顿的那场比赛获得拳王称号时,中国第一位拳王熊朝忠公开回应媒体,大意是:羡慕徐灿24岁夺取了世界拳王,而自己24岁时还在挖矿,他羡慕徐灿至少还有五年的黄金期。

“已经拿到世界拳王了,之后有什么目标吗?”

“打成功卫冕赛。”

“卫冕赛成功之后呢,长远点的?”

“我不是一个目标性强的人啊。”

“熊朝忠说你至少还有五年的黄金期,你觉得呢?”

我的黄金期远远不止五年。”

拳王徐灿打比赛(我的范儿在台上)(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