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外国电影散文(看电影散文)(1)

文/井明华,图/来自网络

听到放影队要来村的消息,孩子们一天在课堂上都心不在焉,尽管放映的无非那些革命现代京剧和少量战斗片,已经看过无数遍,仍然望眼欲穿。

趁午饭的空档,争先空后跑到放影场所抢占观看位置。先些到达的会在放映机周围划下一方地儿,搬上石块,甚至写上自己的名字。这活栓柱干的最地道,总是冲锋在前,占下放映机前的半壁江山。动辄为争夺地盘跟其他孩子大打出手。

终于挨到放学,草草吃过晚饭,早早来到放映场,焦急地等待家人们的来到。但家人们从生产队散工后,少不了推碾倒磨,忙乎喂猪挡鸡窝一大摊子事,迟迟不肯到来。寂寞难耐的孩子在广场上玩起火柴枪放滴滴金烟花,熬到黑天。

夜幕降临,场外的发电机响起,放映机前线杆上的灯泡开亮,放映员向银幕校对光束。此时万人空巷,广场上全是乌压压的头颈,人声鼎沸。挤满了三层观众:靠前的坐着矮凳;往后的站着;最后面的立在高凳上。开始先放“新闻简报”,题材大致关于农业生产知识、学大寨先进经验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事活动等实况。

看外国电影散文(看电影散文)(2)

正片开播,后面看不见影像的人不是转去看反面,就是拚命往前挤。一些从外地赶来寻乐子的轻壮年,站在人群中故意左抗右搡地“打呼”。早料到这一出,大队部事先在人群中安插了基干民兵手执木棍维持秩序。

一片放完,借换片的间隙,大伙打哈欠伸懒腰活动胳膊腿。内急的人想小解,环视四周,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已是插翅难飞。有实在憋不住的,趁剧情发展到紧张关节,大家全神贯注的时候,迫不得已悄悄退裆,就地解决。若是寒冬时令,换片之际齐跺冻麻的双脚,脚声雷动,场面颇显壮观。大家热情高涨,既使冒着扬扬洒洒的雪花或淅淅沥沥的雨点,没有几个愿意中途离场,用如饥似渴来形容似不为过。

有一次,影场临近一条干渠,片子放至近半,干渠的水不知怎地灌进了影场,引发观众骚动,前推后拥形成人浪,现场乱作一团。贫管组长怒不可遏,抄起与放映机连接的话筒便喊:“一小撮阶级敌人在混水摸鱼,破坏捣乱。他们人还在,心不死,试图搅乱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其用心险恶令人发指。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跟他们划清界线,作坚决地斗争!千万不要被他们蒙蔽和利用!”一边慷慨激昂地讲,一边捏拳头敲得案子“咣咣”作响,唾味星子飞溅到放影机上。

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大家沉浸在曲折的故事情节里,议论纷纷。但有一条不争的事实,用本村社员提炼出的一句话来说,那就是“我们又胜了”。

公社放影队一个村一个村地轮流放映,我们就跟着他们展转近二十个村子,百看而不厌,否则晚上无事可做躁得慌。

目濡目染,津津乐道样板戏里的经典台词,无论相约拔草拾柴禾,还是瞎逛闲溜达,时不时对上几句:

“天王盖地虎,”

“宝塔镇河妖。”

“莫哈,莫哈?”

“脸红什么?”

“精神焕发。”

“怎么又黄了?”

“防冷涂得蜡。”

看外国电影散文(看电影散文)(3)

那年月,第一崇拜的职业是电影演员,其次才是与电影朝夕相处的放映员。家家户户的屋里悬挂的年画尽是:铁梅握着辫子;柯湘挎着匣抢;小常宝穿着皮袄;阿庆嫂扎着围裙。这些冷面美女个个怒目圆睁,苦大仇深,意志坚定,树为革命大众的偶像。尤其是才貌双全又风情万种的刘三姐,责无旁贷地成为亿万男人的梦中情人,飙举为一个时代的量子纠缠。返观昔日塑造的周扒皮、刘文彩、巴依老爷这类集中了剥削资产阶级所有劣迹的家伙,比之现今遍地名不见经传的贪腐分子的温柔藏刀,犹小巫见大巫。对他们非但调动不起仇恨,反而滋生出些许爱怜之意,足见艺术感染力的奇妙和时代变迁的深刻。

东朱封村当过兵的李某说他参加过电影《南征北战》的演出,大家羡慕不已,在观看该片时特意照演员表对号,没有发现李某的踪迹。后来才听说他当的是群众演员,在攻打摩天岭的战斗中,夹在漫山遍野的队伍里冲锋。叫人大失所望。

看外国电影散文(看电影散文)(4)

映片无不倾注浓郁的感情色彩,人物脸谱化严重。在长期的观摩中,大人孩子都具备了两条战线的鉴别能力。片中每出现新人物,根据其化装、眼神就能判断他(她)是一个正面角色或反面角色。好人五官端正,光明磊落,迎着灿烂的阳光;坏人面目狰狞,鬼鬼祟祟,躲在阴暗的角落。好人死之前总要交待一番;坏人则咔嚓倒地伸腿瞪眼。反动派归于黄、胡、刁、莫、穆诸姓。

过了几年,城里有了影院,年轻人谈情说爱有了好去处,农家也添了自行车,每逢拨来新片大片,大家成群结队前去观看。正月初一,穿的新派新色,拜完年就去影院看电影,约定俗成为春节里的固定项目。

又过了几年,电视机广泛普及,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越来越少,以至于“门前冷落车马稀”。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看电影的经历烙印在脑海中,历久弥新。儿时的记忆牵绊着我的情怀,于今都化作了古风悲情。

壹点号 井明华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