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到底是什么?根据鲁迅先生的话、黑格尔及马克思的论述,我倾向于定义它为:在多疑的思维环境、虚浮的话语环境中,任何未及理性妥善整理过的传言。


我们无不终日生活在谣言里。

信息越爆炸,言论的空地越多,但溅起的烂泥碎石多了更多。所幸这些垃圾,能真正造成民众情绪动荡的不多。我更愿意把民众对谣言的反映更可看作一种集体的历史意见。——相同的一套话,几十年前或许没什么破坏力,相反很容易被戳穿;放在今天则被严重盲信,你去戳穿的话,还从天上掉下一顶铅锤似的帽子。

谣言是怎么传播的(为什么很多人相信谣言)(1)

为什么那么多人相信谣言?

比起造谣,我更疑虑的是为什么那么多人相信谣言。

由此我想起鲁迅先生的两段话。第一段是:

中国的人民是多疑的。无论那一国人,都指这为可笑的缺点。然而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我是中国人,所以深知道这秘密。其实,是在下着断语的,而这断语,乃是:到底还是不可信。但后来的事实,却大抵证明了这断语的的确。中国人不疑自己的多疑。

——谣言只可能在多疑的土壤里生根,而在多疑的空气里发芽、成长。在一群认死理的民众中间,谣言是透不过去的。从“积极”的一面说,传谣、信谣,本于人心里的自由。这种自由是接近无政府主义的,不受什么像样的拘束。

在此我们要牵出另一个问题:人心里起码有两种自由,即不自由的自由和自由的自由。不自由的自由,好理解,它服膺于一定的公共前提;自由的自由,说句难听的,是人兽性的一面,不可能被消弭,只好去尽力拘束它。不自由的自由是有其历史的变迁的,这个我们都好理解,毕竟公共前提在不停地变;自由的自由几乎不受时间的触动,原始人之间互相折磨的伎俩,到今天仍不时听说。

谣言,起码有一面是自此“自由的自由”的,即不希望别人好,唯我独尊。所以凡是不伤及我而令别人不好了的谣言,容易被传播、盲信,“小市民总爱听人们的丑闻,尤其是有些熟识的人的丑闻”(《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这类造谣、传谣,携带着巨大的兽性的快感,是你难以规劝,更难以理智消解得了的。——很简单,人们在盼着他人出事,所以愿意相信他人果真出了事。

谣言是怎么传播的(为什么很多人相信谣言)(2)

谣言到底是什么?

回到鲁迅先生的那段话,“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几个“公知”的倒掉,无非是这点原因。怀疑是可以的,没有依据的怀疑甚至都可以容忍,但怀疑未到家,断语就先到家了,极不负责任。先入之见既在,令他们所有的怀疑都值得怀疑。待那些断语忽然被戳穿,民众更清晰地看到:他们是不负责任的知识分子。话说回来,生成谣言的内部理路什么样?可参考黑格尔《小逻辑》中“感性-知性-理性”的三段式:

一些“公知”的怀疑只是刚刚越过了“感性”——即多数民众所处的精神阶段,而将将到达“知性”的边缘。知性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并不可能达到对事物的全面的、本质的和内在联系的认识。从感性的具体到知性的抽象,已是认识上的一大步,但相对正确的认识必须最终由理性引渡而再回到具体中去,遵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中提出的“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王元化先生在《读黑格尔的思想历程》一文中进一步分析马克思的这个方法,归结为三个阶段,并以其印证黑格尔的三段式:第一阶段,“从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开始”(即指感性);第二阶段,“分析的理智所作的一些简单的规定”(即指知性);第三阶段,“经过许多规定的综合而达到多样性的统一”(即指理性)。——反观这些倒掉的“公知”,其毫不冤枉的一面在于他们中没有一人到达理性的多样性统一,只是舒服地躺在自己偏狭的知性之中和网民的多疑、无知里。后者作为带毒的天鹅绒,把本就粗陋的知性奉侍得越发骄纵。

谣言是怎么传播的(为什么很多人相信谣言)(3)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能把“理性意见”在诸如“微博”这种局限性很大而扩散力极强的平台上“晒”出来的难度极大极大。据我看,那根本不是一个坐下来心平气和交流的地方。“理性意见”相比民众心里“自由的自由”,是以卵击石。从时间上,“理性意见”亦有其不断变迁的公共前提、知识前提,而人性里兽性的前科是永在——不曾沧桑过的。“谣言”到底是什么?根据鲁迅先生的话、黑格尔及马克思的论述,我倾向于定义它为:在多疑的思维环境、虚浮的话语环境中,任何未及理性妥善整理过的传言。

谣言是怎么传播的(为什么很多人相信谣言)(4)

对谣言的围观,如何形成?

鲁迅先生的第二段话更有名:

假如有一个人,在路旁吐一口唾沫,自己蹲下去,看着,不久准可以围满一堆人;又假使又有一个人,无端大叫一声,拔步便跑,同时准可以大家都逃散。真不知是“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然而又心怀不满,骂他的莫名其妙的对象曰“妈的”!但是,那吐唾沫和大叫一声的人,归根结蒂还是大人物。……

——我们已见证多少这种“大人物”的倒掉,又听了多少“骂他的莫名其妙的对象曰‘妈的’”!

我们可好好研究为什么“在路旁吐一口唾沫,自己蹲下去,看着”会引来人们的围观。一方面,是民众自己的问题:

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与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愉快也就忘却了。

另一方面,是人的共同问题,或曰共同困境。

最早关心谣言社会机制的心理学家威廉·斯登发现:当人们在口耳相传一个故事的时候,越到信息链的末端,故事就越简短,最后成了一句概括语。——即鲁迅笔下那枚惹众人凝视的吐沫。试想:如果人们把“吐-蹲下-煞有介事地不吭声”等一套细节看全了,还有多少陪着一起蹲下的雅兴?斯登的学生,美国心理学家戈登·奥尔波特与另一位心理学家合著的《谣言心理学》一书中用实验证实了斯登的看法,他们指出,在经过五到六次的口耳相传后,70%的最初叙述细节会被丢失。他们还总结了传言的三个特点。

第一是单调,也就是细节的丢失;第二是突出重点,就是只拣特定的细节来说;第三是消化,就是传谣者对信息的主观理解使消息发生变化。——那个一群人蹲下看吐沫的例子,就是比较典型的“单调”。单调到连突出重点也不必要。可现实中真正的谣言是有重点可突出的,即所谓 “标题党”。——其实,问题的加总是人群在面对信息、选择信息时不幸的短视、偏见,以及上文所述的对“自由的自由”的本能向往。参见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当网民“乌合”一处,由于彼此间信息的隔膜及沟通的便利,便会形成一种自动的降低判断力、逻辑思考力的机制。

谣言是怎么传播的(为什么很多人相信谣言)(5)

余下的困惑

话外之话,是我的一些困惑。

在我看来,很多谣言是很容易说清楚的,只要相关专家或当事人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有理有据地站出来,就不会闹到后来的样子。为什么该解释清楚的时候不站出来?社会心理学家玛丽安·艾茵姆说:害怕流言惑众是因为不相信或低估民众对信息的思考力。一个人对传言感兴趣,往往是因为他已经察觉到某些事情有些可疑,所以很想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某种程度上,民众的多疑又包含两个方面:民众对民众的多疑,张三说的李四不信;民众对公权力的多疑,领导说的张三、李四都不信。后一种多疑为何如此顽固,以致在公益之类涉及民生的领域,处处“塔西佗陷阱”?可能得区分公权力的来源。在此不详说。

为什么没有人干脆出来解释清楚,取消了张三、李四的质疑?事实上,不断地有人在解释,不论专家还是官员,但张三、李四面对那些论据仍然不信服。很多时候,民众和公权力之间是彼此不能直视的,民众既然看不真切,自然有理由觉得它可疑,“权力不透明”会引起巨大的权力寻租的嫌疑;而公权力也不怎么看得见民众,就时时低估民众对信息的思考能力,以致某些官员说一些“混账话”而以为老百姓不会有意见。——在此机制中,解释是低效的,因为那层“隔膜”始终在,不过塑料纸的两面分别沾满激辩的口水。鲁迅先生《且介亭杂文》里有一篇《隔膜》,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写于2013年9月16日星期一,英国Swansea新居

改定于2022年2月25日星期五,北京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