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听不到‘呼呼’的杂音了。”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为“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专家团队为23岁少女刘琪(化名)实施微创手术,植入弹簧圈栓塞病变血管,助她告别先天性右耳震颤性搏动困扰。

刘琪回忆,她的右耳廓从小就大于左耳廓,朝右侧睡觉时还不受控制得一抖一颤,能听见明显的杂音。“每天都睡不好觉。”刘琪表示,近两年来,右耳听到的杂音越来越大,右耳廓的暗红色区域也较之前更大,且有出血倾向,耳垂肿胀,耳朵摸起来发烫。

脚踝内固定取出手术全过程(微创植入弹簧圈)(1)

为寻求进一步诊治,刘琪来到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吕平副主任医师门诊。经过详细的病情询问及影像学检查,吕平明确了诊断:右颈外动脉分支动脉血管畸形,属于先天性动静脉瘘。他介绍,先天性动静脉瘘是由于胎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血管发育异常所致,需要及时治疗,不然严重时会破坏组织结构,导致器官功能衰竭。

经术前检查发现,刘琪右耳动静脉瘘的瘘口大,血流丰富,外耳道震颤明显,若使用常规手术切除动静脉瘘,或会引发神经损伤。且手术切口位于面部耳后区域,呈纵行长轴式,有碍美观。最终,吕平团队反复评估之下,选择用弹簧圈栓塞病变血管的微创手术治疗。

脚踝内固定取出手术全过程(微创植入弹簧圈)(2)

精心筹备下,手术顺利展开。经股动脉穿刺入路,留置长鞘后施行右颈动脉3D造影,微导管超选择右颈外动脉分支动脉,并置以数枚弹簧圈栓塞右侧动静脉畸形和动静脉瘘病变处血管。手术耗时仅40分钟,手术后动脉造影显示病灶消除,患者的右耳动脉搏动消失,表皮温度恢复至正常。

术后第4天,刘琪的耳垂已恢复至正常大小,病愈出院。

专家提醒,动静脉瘘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一旦发现身体局部包块、皮肤颜色改变或破溃、皮温升高、异常动脉性搏动即高度怀疑动静脉瘘病变,需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贻误病情。

记者:卫未,通讯员:彭锦弦、党一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