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亲率大军从汉中撤往长安。刘备大将关羽趁着襄、樊兵力空虚之际,从荆州向他的东南防线襄、樊一带发动了进攻。孙权因关羽处其上游,不愿意让关羽势力发展,且他早有攻取荆州之心,于是联结曹操,准备以大将吕蒙偷袭荆州要地江陵。不久之后,吕蒙偷袭江陵得手。关羽撤往益州,路上被孙权军擒杀,孙权将关羽的首级送到洛阳,曹操以诸侯之礼安葬之,襄樊战役结束。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前往洛阳。当月,病逝在洛阳,终年六十六岁,谥曰武王。他临死前留下《遗令》。 根据曹操的遗嘱,他于二月廿一丁卯日(4月11日)被安葬于邺城西郊的高陵。得知曹操去世后的消息,刘备派遣使者前去吊丧,但是,刚刚即位的曹丕,却下令斩杀刘备派出的使者,这是为什么呢?
一
首先,刘备派出的使者,名为韩冉。韩冉,字士元,出自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东汉末年,韩冉原本是荆州牧刘表的部下。公元208年,刘表病逝后,韩冉开始跟随刘备。公元211年,韩冉跟随刘备进入益州,并参加了益州之战、汉中之战等战役。公元220年,刘备得知曹操病逝的消息,于是派遣韩冉奉书吊唁,并致赙赠之礼(锦布)。
值得注意的是,韩冉并没有前往洛阳,而是在上庸郡停留下来了。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这很可能是韩冉得知了刘备的书信内容,担心曹丕看到书信后,会斩杀自己。当然,后来的情况,也确实如此,曹丕厌恶刘备因丧求好,敕命荆州刺史夏侯尚斩杀韩冉,从而以绝使命。由此,曹丕因为厌恶刘备因丧求好,这才要斩杀他派出的使者。
至于刘备为何要派遣使者前往曹魏,和当时的形势存在直接的关系。众所周知,公元220年,在曹操和孙权这两大势力的夹击下,关羽兵败被杀,原本属于刘备的荆州,也被孙权夺取了。在此基础上,刘备和孙权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对于刘备来说,一定会率军讨伐东吴,这不仅是为了给关羽报仇,也是为了夺回荆州,这样诸葛亮的《隆中对》,才能有实现的基础。
二
在此背景下,刘备为了避免两线作战,需要借着给曹操吊丧的机会,来试探曹丕的态度,并缓解蜀汉和曹魏之间的关系。正是因为刘备的这一目的,让曹丕非常不满,这才下令斩杀韩冉。当然,对于曹丕来说,感情用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比如公元221年,于禁回到洛阳后,曹丕派人羞辱了于禁,导致这位将领羞愤地去世。再比如公元226年,曹丕甚至要将曹洪这位将领处死,这和曹洪之前得罪曹丕存在一定的关系。如果不是卞太后的求情,曹洪很可能就是性命不保了。
另一方面,虽然刘备试图缓和两家的关系,不过,刘备和曹操长期交战,积怨颇深,这促使曹丕必须和刘备划清界限。早在公元200年,衣带诏爆发之后,刘备就和曹操正式决裂。在中原之地被曹操击败后,刘备南下投奔刘表。公元208年,刘备联手孙权打赢了赤壁之战,这让曹操错过了一统天下的最好机会,也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三
公元217年,刘备发动了汉中之战。公元219年,刘备麾下的大将黄忠,斩杀了夏侯渊这位曹魏大将。同年,刘备击退了曹操,取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在汉中之战后,关羽又发动襄樊之战,这同样让曹魏一方损失较大。从这一角度来看,如果曹丕接受刘备派出的使者,并缓和两家的关系,无疑会引起曹魏将士的不满。众所周知,在曹操去世后,曹丕的当务之急是篡汉自立,为了顺利地取代汉献帝,并巩固自身的地位,曹丕是不能接过刘备抛过来的橄榄枝。
更为关键的是,刘备在给曹丕的书信中,应该不会像孙权一样,主动向对方俯首称臣。早在公元219年,曹操上表任命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兼荆州牧,封南昌侯。孙权派校尉梁寓向朝廷进贡,又将原先俘虏的朱光等人送归北方,作出示好举动。曹丕称帝后,孙权便遣使请求成为魏的藩属,并将降将于禁等送回北方。
公元220年十一月,曹丕赐给孙权九锡,册封其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对于孙权来说,可以接受曹丕的册封,但是,致力于匡扶汉室的刘备,自然不会放低姿态了。所以,刘备的书信内容,应该是想要和曹丕平起平坐,这同样让曹丕不太满意。
四
最后,曹丕斩杀韩冉,也有安抚孙权的意思。在孙权主动称臣的背景下,曹丕如果再和刘备一方交好,这会让孙权一方感到疑虑。现在,曹丕摆出了和刘备势不两立的态度,这会坚定孙权和刘备作战的决心。于是,在偷袭荆州之后,孙权将刘璋册封为益州牧,又册封周泰为汉中太守,这体现出孙权吞并益州的野心。到了公元221年,刘备在登基称帝后,正式发动了夷陵之战。
公元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击败。到了这个时候,曹丕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联手孙权消灭蜀汉,另一个就是讨伐东吴,避免其进一步扩张。对此,曹丕选择了第二个方案,在公元222年派遣大军进攻东吴,这反而帮助了蜀汉,促使其能够在夷陵之战后恢复元气,而就曹丕来说,虽然亲自征讨东吴,却没能取得成功。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诸葛亮恢复了蜀吴联盟,这促使曹魏又一次错过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