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交智商税,不想刷手机怒火攻心。

宅在家,补旧片,搜新片。

希望如大梦一场,醒后一切如常。

找到这部剧,横跨2019年到2020年的韩剧遗珠。

讲的就是“日常”对每一个人意味着什么。

《检察官内传》

검사내전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1)

韩剧?检察官?

看剧名是不是有些腻烦。

因为之前套路太多,悬浮过高。

检察官 复仇:《被告人》《魔女的法庭》;

超能力 检察官:《听见你的声音》《吸血鬼检察官》《当你沉睡时》;

还有追求剧力极致的《秘密森林》。

但为何Sir推荐片名看似滥俗的《检察官内传》。

就因为,它戳破戏剧性的幻影泡沫,把检察官拖回有菌环境,做活着的人。

忍耐、抗争,我们与人性病毒的交手在日常生活里无声无息。

所以,虽然豆瓣只有8.8分,特殊时期,Sir愿意给它打到9分。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2)

羡慕做囧人

在一般的认知里,韩国影视剧里的检察官,都不外乎两种形象——

天使与魔鬼。

不是无所畏惧对抗强权的天使,就是受贿越权亵渎公权力的魔鬼。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3)

△ 字幕来自@小玩剧 ,下同

但《检察官内传》一开篇,就让人大跌眼镜。

它既不歌颂天使,也不讽刺魔鬼。

而是踏踏实实地写一群囧人。

真的,这么囧的检察官还是第一次。

剧情的开头,是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

俩检察官在湖边钓鱼。

虽然看上去钓了许久,但桶里只收获了一条。

两人毫不在乎还兴致勃勃,边钓鱼边吟诗作对。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4)

没想到装X不成,后头却传来了警笛声。

“你们已经被包围了,这里是禁止钓鱼区域。”

完蛋。

堂堂检察官,知法犯法?!

殊不知,其中一个检察官转头就没了影,剩下一个为了不被发现只好做点“伪装”。

结果……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5)

不仅一下就被发现,到了警察局还被认出是检察官。

又完蛋了。

因为在韩国的司法体系里,检察官的权力大于警察,警察常常要看检察官脸色办事。

难得抓住一次机会,不报复怎么说得过去。

就在警察“亲切”地护送下,检察官在同事的注目礼中被警车送到了检察厅门口。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6)

真的丢脸丢到家。

是的了,这位囧到家的检察官就是我们的男主李善雄(李善均 饰)。

他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佬,只是个默默无闻工作了十年的基层检察官。

所在的城市晋营比首尔一个区的人口还要少。

他所在的支厅,是检察总长巡视基层的时候唯一一个忘记巡视的地方,还是连续三年。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7)

简直是比小透明更不起眼的存在。

周边同事也一样的囧。

一个带两个1岁小孩生活的在职妈妈检察官,偶尔会把育儿用品错带成上庭文件,对她来说,比对付黑帮更恐怖的,是育儿;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8)

一个5年前曾中了3000万韩元就陷入一夜暴富的美梦,却已经往里投入超过3000万的冤大头检察官;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9)

一个不太靠谱的新兵,每天就想着准时打卡上下班,在办公室拿着文件咖啡摆拍发微博,闲来无事最重要的就是相亲。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10)

哦对了,还有个爱面子的上司。

为了让自己表面看上去更年轻,每天踩车上班,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刚运动完穿着紧身衣就来上班,丢脸的只有自己下属。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11)

这群囧人里唯一一个正常人,却是个被流放的首尔中央检察官。

在首尔因为动了高官的奶酪,被发配边疆的女主车明珠(郑丽媛 饰)。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12)

尽是一群不靠谱的人,那再往上应该好点了吧?

想多了。

一起钓鱼却先行逃走的那个“同伙”,就是支厅厅长。

厅长被抓,那可是头条新闻。

所以,本着绝不能被抓也绝不能死的决心,厅长拼了老命游了2.8公里,成功逃脱。

你以为李善雄肯定会被重罚?

为了不让事情败露,同时堵住李善雄的嘴,厅长决定从轻发落。

看那互相打眼色的样子,哪有什么天使和魔鬼的极端模样。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13)

不过都是求生欲强的凡人罢了。

在小地方也没出什么纰漏,日子也算过得安稳。

不得不说,开篇就这么写确实有夸张的成分,怎么说也是公职人员。

然而这种“夸张”的幻灭,就是要打破观众心目中因为其他影视作品所形成的检察官的固有印象,还原一个真实的现状——

更多的检察官,不是远离人民群众高高在上的“神仙”,而是活得囧的囧人们。

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像《秘密森林》的黄始木检察官那样,莫得感情。

《检察官内传》里的他们也会聊八卦,打牌赌赌小钱。

平时开会最大的重点不是案件分配,而是今天中午吃什么。

就算是平时工作以证据说话,讲求科学搜查,实际上也会迷信“检察厅的地以前就是公墓,就是要检察厅这种气场的楼才能压得住阴气。”这样的说法。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14)

有段细节描写特别让Sir有共鸣。

每个人的起床时间

所有检察官都住在距离检察厅半小时上班路程的宿舍,上班时间为9点,那么对应不同身份的检察官选出他们的起床时间?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15)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16)

6点就起来的女检察官,是被两个小孩的哭声吵醒的,最早起的她要给小孩换尿布,冲奶粉,喂完安抚好两个小孩才能自己洗漱;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17)

检察官老婆,6点半起来给老公做早饭,老公则在一个小时后才被叫醒;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18)

独居女检察官7点起,男检察官7点45才起的区别就在于,女生还得梳洗化妆。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19)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20)

而大家都在8点半前吃完早饭回检察厅,唯独妈妈检察官得等到婆婆到家接手小孩8点40才出门,所以每天上班就是一顿赶。

明明是最早起床的她,却还得面对7点半才被老婆叫醒的男检察官“善意的提醒”。

别天天这么跑,早点起床怎么样?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21)

一个起床时间,就拍出了已婚和未婚,男性和女性从日常生活到职场的差异和困境。

然而,正是这些令检察官跌落神坛的细节和描写,将《检察官内传》过渡到更接地气,更令人容易有共鸣的民生故事。

在这个被延长的“春节假期”里,Sir看得津津有味。

是剧之外被赋予的趣味,那就是:

还能钓鱼、骑单车、通勤、跟同事吹牛扯淡的正常生活,何时才能回归?

从前,或许我们有那么一瞬厌烦平凡,渴望孤绝的环境,是逃离。

可当逃离以加倍、突然的形态降临时,很多人才发现,可能是一种“叶公好龙”。

原来,我们所害怕的平凡,其实是以极大的包容力收纳了那些想入非非的憧憬。

唏嘘,无奈,检察官的日常隔着屏幕被观望,就是望梅止渴。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22)

熟悉的味道

我们这些囧人,按照地域、职业、性别等等维度被“日常”所收编、归置。

已经达成默契,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依照逻辑在运行,被时间不停地刷新界面。

习以为常。

这是韩剧《检查官内传》展示的第一层,而更深的一层,要看进去才能体会:

对于日常的敬畏心千万不能降低,人生如逆旅,如履薄冰。

吹牛放屁,或者焦头烂额,不过是检察官囧事的冰山一角。

他们比其他职业的人更先一步,身心提前被海面之下的暗涌浸泡。

你以为都是其他类型剧里的大案要案,什么连环杀人案,官商勾结案,基础建设偷工减料案这种大型案子。

并不,在日常生活里,这些都是小概率,过于戏剧性。

这些囧人每天面对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案,说出来每一件都可能发生在你身边。

比如,村里两个老头为了一个婆婆大打出手,一个不服气去另一人的家门口泼粪;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23)

再比如,两家小孩因为争执,一方摔伤打石膏要起诉,另一方坚持说只是小争执,吵不过就到检察厅;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24)

又比如,家里老人因为迷信神棍,被骗了一次又一次,儿子去报案,老人却说要撤诉。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25)

《检察官内传》非常沉得住气地,用了足足5集,将这些每天都在发生的故事娓娓道来。

而在编剧细腻的笔触下,开篇平淡如水,但越往下看这些看似没什么作为的案件却让剧情的铺排和情绪一集接着一集爆发。

因为几乎每个案件后,都藏着一个说出来容易,做到却不易的道理——

别把小事不当回事

案件的关键,通常都不是什么神级反转,都是些看似很小不太起眼,却极其容易错过的细节。

但往往就是这样的细节,决定破案的关键和案件的走向,就像骨牌效应一样,一步不对,步步都不对。

比如这桩案件,洗衣粉里的骗局。

一个全国通缉的女骗子乔装打扮辗转到晋营,想借小地方检察厅的漏洞,获得出国许可。

挑了周五大家急着下班的时间点,找到新人检察官小哥,用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和神级演技博取同情。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26)

孝顺儿子送她出国旅游,她却因为借了名字给困难的朋友贷款,朋友不还导致她成了全国通缉犯。

就那么刚好,小哥正急着下班去见相亲对象,没有细想就打算先帮她撤销然后收工离开,却被车明珠截停了。

曾在首尔工作的车明珠眼尖地发现这个女人就是全国通缉却一直没抓到的,谋划数百亿汇票诈骗案,导致大量中小企业倒闭的连环诈骗犯。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27)

觉得可以借抓住这个女人重回首尔的车明珠一下子上头,不断地逼这个女人认罪,却完全无视了她说自己患有重疾曾被抢救的病历。

发现身份露馅的诈骗犯也不是省油的灯,立马就口吐白沫心脏病发作倒在办公室。

这下不仅车明珠回首尔的美梦破裂,检察厅也会因为压迫搜查被问责,眼看诈骗犯要从面前被送走却无能为力。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28)

就在这绝望的一刻,对味道额外敏感的朴社长,啊不是,李善雄却发现了不对劲。

他闻到了一股不寻常的味道。

诈骗犯口吐的白沫味道竟然,有点……熟悉?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29)

白沫竟然有洗衣粉的味道。

嘿嘿,还和他家用的那款一模一样。

原来心脏病发口吐白沫,不过是诈骗犯自导自演的大戏。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30)

如果不是了李善雄发现了洗衣粉的秘密,那真的要出大事了。

就因为新人小哥一次放过,车明珠的一次上头,她差点就成功逃脱。

这件案子证明,日常对我们不知不觉的“造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径依赖,熟悉的街道、熟悉的价格、熟悉的味道……

“熟悉”里蕴含的力量,我们很难察觉,反过来会相信某些“权威”的信口开河,从而乱了方寸。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31)

滚雪球效应

不知不觉。

是双刃剑,一方面,我们比自己想象的有办法,有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自觉地接受了异化。

比如这件案子,性骚扰案。

一个打扮性感,喜欢肢体接触,待人亲切的女生来检察厅报案,说自己受到上司的性骚扰。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32)

同公司的男职员全都站在上司那边,指责她平时就“骚”。

连检察官,也有因为被她“亲切”对待过,看不出她有被性骚扰后那种惊慌失措的表现而质疑。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33)

熟悉不?

在去年的高分美剧《难以置信》里,受害者也是因为同样的理由被质疑。

所幸的是,《检察官内传》给了受害者一个说出真相的机会和环境。

受害者接下来说出的这段话,却值得我们一再深思。

社会生活中,什么让我觉得遗憾吗?抽烟。早知道就学着点了。也不知为什么说抽就抽,但后来听人说,那时候积累的交情和情报,要强过参加十次聚餐的所见所闻,所以就学了,但也因此比其他女职员,升职快了一截。但那之后,又有了遗憾的事,如果再漂亮一点该多好,那样的话,我也像她一样,走得更轻松一些,所以就打扮了,化妆,减肥,买衣服,整容,那么一来,看我的眼光确实不同了,态度也有了改变。因此,职场生活确实变轻松了,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哪里变得奇怪了起来,我心想为了顺遂的职场生活,这是我要克服的下一个阶段吗?看淡这件事(性骚扰),所以忍了,好像忍得挺不错。可是,那件事,就算再努力,也无法看淡

忍一忍就过去了。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34)

这次,实在忍无可忍。

但试想一下,如果这次,她还是忍了呢?

可想而知,后果推向“极致”:这个女人陷入刻板印象的泥沼,将失去任何反抗性骚扰的“资格“——你不配!

“日常”有时候有倾覆一切的反弹力。

Sir举例,剧中发展最“魔幻”的案件,讨薪案。

刚开始,一人而已。

被大企业欠薪的工人,跑检察厅门口示威。

他觉得检察官起诉太慢是在渎职,要求尽快起诉尽快拿钱。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35)

大概,很多路人不会停下忙碌的步伐,瞥一眼,觉得稀松平常。

但是,这一举动就是有力拔千钧的杠杆力。

实际上并非检察官拖着案子不办,而是大企业每次都能狡猾地骗不懂法的工人和解,从而逃脱法律制裁。

这次为了一网打尽,检察官得花更多的时间搜集更多实质性的证据才能确保成功起诉。

但问题在于,工人等不及了。

家里有癫痫症的儿子急需用钱,再没有钱,急需治疗的医药费都要给不起。

企业承诺提供150万急用资金,剩下拖欠的大部分工资,撤诉以后再给。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36)

如果是在理智的状态下,或许还能想一想再作考虑。

在这种紧急、气愤又慌张的精神状态下,工人不仅将怒气全部发泄到检察官身上,还强烈要求换人。

新换的检察官,为了赶紧结案,听取了工人意见决定和企业和解,拿到了解决燃眉之急的150万然后撤诉。

结果也显而易见地,其他拖欠的薪酬一分钱都拿不到。

看到这里你肯定会问,严重在哪里?

严重的,是接下来的影响。

拿不到钱又陷入了财政困难的工人借酒消愁。

在一个酒精上头,愤怒难挡的夜晚,找到了企业老总的家。

然后……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37)

暴力报复企业老总。

发现没。

别看《检察官内传》里,检察官们面对的案件都不怎么大,但往往就是一次放过,一次瞒报,一次处理。

那些看似是简单的处理和选择,实际上却是关乎人生和性命的选择。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38)

一次错误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就像疫情一样,从一个小市场,一个城市,影响到整个国家,甚至全世界。

每当事情发生之后我们总会这么想。

如果没有闻到洗衣粉味,那个骗子是不是就能再次逃脱继续害人?

如果那位女职员还是选择忍一下,没有举报性骚扰,那个领导是不是就会将魔爪伸向下一个受害者?而这个女职员从此背负“荡妇羞辱”?

如果当初接受和解,那个工人是不是就不会心急如焚,选择去报复企业老总?酿成连锁社会波动?

如果,如果……

到底是哪一步错了,才导致今天的结果?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39)

没有人说得出来。

应该怎么样评价“日常”:

我们依赖它,从中获得俗世的安全感。

我们敬畏它,缝隙处深藏信任与公义的黑洞。

我们逃离它,片刻麻醉不能替代漫长战役。

日常里没有结束,只有进行时。

日常里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

今年夏天你们在追哪一部剧(这剧只有我安利)(40)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