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卖朋友向来为人不齿,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却有人因“出卖朋友”被载入史册,还以他的名字和事迹造出了一个著名的成语“郦寄卖友”。

宋慈他爹冤杀一人(郦寄因出卖朋友)(1)

郦寄是第二代曲周侯,他的父亲是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将领郦商,郦商有个哥哥很有名叫郦食其。当时的曲周侯的封地在今天的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一带,郦商的食邑为4500户,是位高权重的大臣。

宋慈他爹冤杀一人(郦寄因出卖朋友)(2)

汉高祖去世后,汉朝经历了汉惠帝的执政后,政权被吕后所掌控。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吕后乱政。吕后杀害刘氏成员,重用吕家人。吕后去世后,吕氏家族不少成员还身居高位,此时的陈平、周勃等老臣希望以政变方式还政于刘。

吕太后临死之前,也考虑到自己死后会天下大乱,形势将对自己娘家的兄弟侄儿们不利,便在临死前留下遗嘱,封赵王吕禄为上将,统领北军,梁王吕产为相国,统领南军。

让吕禄、吕产在自己死后牢牢把握住南、北军的兵符,守住皇宫,控制住少帝刘弘,轻易不要离开京城,这样才能保证安全。

宋慈他爹冤杀一人(郦寄因出卖朋友)(3)

吕禄、吕产二人果然遵照遗嘱办事,连为太后送葬都不参加,死守在皇城中,这么一来,要想除掉吕氏弟兄便非常困难了。

陈平想了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忽悠过来。吕氏兄弟智商不足,对于这样的人,用忽悠就可以了。他们找到了郦寄。郦寄跟吕禄的关系很好,两个人经常出去打猎喝酒撸串。陈平们就把郦商给控制了起来,威胁郦寄,让郦寄去忽悠吕禄:“当年封吕氏为王,都是经过大臣商议,诸侯认可的,现在太后已死,皇帝年幼,您身为赵王,不回你的封地去,却以上将军的身份,手握重兵,这怎能不让大臣和诸侯们起疑心呢,您只要交出将军大印,回到封地,到时齐王一定会退兵,大臣们也会安心,您可以开开心心地做您的赵王。”

宋慈他爹冤杀一人(郦寄因出卖朋友)(4)

这便是郦寄欺骗吕禄所说的话,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刘邦与吕后一同打天下,刘氏封王九人,吕氏封王三人,这都是经过大臣议论决定的,而且已通报了诸侯王,诸侯王也没有认为不合适的。

第二,现在太后去世,皇帝年少,您身为赵王,却不前往封国,遵守藩国之分,而仍继续留任上将军,带兵留驻京师,必然会引起诸侯怀疑。为何不归还将军大印,把兵权交给太尉呢?

第三,同时请梁王吕产归还相国印信,并与大臣结盟,前往自己的封国。如此齐国兵必然撤回,大臣们也安心,您可以高枕无忧,稳坐诸侯王,这才是万世的利益啊。

还真把吕禄给忽悠瘸了,把兵交了出来。这个事情被称为郦寄卖友。

宋慈他爹冤杀一人(郦寄因出卖朋友)(5)

吕禄“欲归相印,以兵属太尉”。岂料,吕媭(吕后的妹妹)得知后大怒,“若为将而弃军,吕氏今无处矣。”

吕媭指责吕禄,“你身为将军,却不掌控指挥权,吕氏马上死无葬身之地了!”

吕媭对吕禄发完火说明了吕媭具有政治头脑,可惜对吕禄没有起到任何警醒作用。为了证实吕媭的明智,司马迁又继续补充了一个细节,“用悉出珠玉宝器散堂下,曰:‘毋为他人守也。’”

吕媭将自己的金银财宝都拿出来扔到了堂下任人拿取,“没必要再为别人守着这些了”。

吕媭大概已经知道自己无法说服吕禄,更清晰地判断出吕氏的最终下场。

宋慈他爹冤杀一人(郦寄因出卖朋友)(6)

吕禄刚一走,刘邦旧臣周勃就带人冲进了北军大营,夺取了吕禄的军权。

吕禄被骗导致身死家灭,无外乎是因为朋友情义几个字。郦寄后来虽然因功得到皇帝的赞赏。但是早已经为天下人所不耻,毕竟古人都是讲道义的。

有意思的是,当时郦寄的行为是被人鄙视的,认为他是出卖朋友,但到了后面,对郦寄的评价高起来了,认为他这样做,虽然是出卖朋友,但为的是江山,是值得赞许的。为他点赞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呢?这大概是独尊儒术的影响,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统治了中国,那就是友情诚可贵,亲情价更高,若为君王故,两者皆可抛。

宋慈他爹冤杀一人(郦寄因出卖朋友)(7)

但司马迁是不以为然的,他就写郦寄卖友,但他只写了一半,没有写完,其实写全了是郦寄卖友求荣。郦寄的伯父很有名,叫郦食其,是有名的说客,曾经靠一张嘴就替刘邦拿下七十座城。但这个人也是一个出卖朋友的人。他曾经是陈留县的门吏。刘邦打到陈留的时候,他就投靠了刘邦,跟刘邦说,我是陈留县令的朋友,我去替你打前站,要是陈留县令肯投降,那就好说,如果不肯,我就杀了他。为了投靠刘邦,郦食其就出卖过朋友的。所以,郦寄也是卖友求荣。只是当时郦寄家还有人,还有地位,司马迁不好把话说得太难听,就去掉后面两个字,写成郦寄卖友,也就为中国语文创造了一个成语,再渐渐的,这个成语竟然变成褒义了。太史公看到,也只能叹一声活见久。

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吴王、楚王、赵王发动七国之乱,朝廷以郦寄为将军,兵围赵都邯郸,为平定叛乱立下了功勋。

汉景帝后期,这老小子不知道发什么疯,迷上了平原君,一定要娶平原君为夫人。这个平原君就是臧儿。

宋慈他爹冤杀一人(郦寄因出卖朋友)(8)

臧儿也是个奇葩女,她先后嫁了两个老公,第一个丈夫姓王,然后臧儿为他生了一儿两女——王信、王娡、王皃姁;姓王的死后,改嫁姓田的,生了两个儿子——田蚡、田胜。

熟悉历史的朋友便知道了,没错这个臧儿就是汉景帝的丈母娘,因为汉景帝刘启娶了她女儿王娡和王皃姁。后来王娡为刘启生了刘彻,也就是一代圣君汉武帝。

藏儿虽然徐娘半老,却风韵犹存,也想梅开三度,第三次结婚。这种恋爱是我情我愿,郦寄和藏儿打得火热。史书记载,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郦寄正式向汉景帝提亲,欲娶平原君。

但是汉景帝就不干了,他不支持岳母藏儿的黄昏恋,更不支持岳母藏儿嫁人,可能他不想多个新岳父吧。

宋慈他爹冤杀一人(郦寄因出卖朋友)(9)

汉景帝这种因为下棋起争执就能拿棋盘把人砸死的主能是那么好说话的?他就想郦寄你好大胆子,连我的丈母娘你都敢碰,你是想骑在我头上,当我老丈人,让我喊你爹吗?一个只懂行猎游乐的花花公子,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真是色胆包天,痴心妄想!

随即,景帝让人将郦寄抓了,交给司法部门审讯,史书是这样记载的:“景帝怒,下寄吏”,结果就是“有罪,夺侯”(《史记·樊郦滕灌列传》),罪名不外乎“欺君”“大不敬”之类。

一顿整治,倒也没要他的命,但侯爵却被夺了。

宋慈他爹冤杀一人(郦寄因出卖朋友)(10)

郦寄的结局不详,反正不太好,臧儿也没有嫁给他。后来臧儿的外孙汉武帝当了皇帝,臧儿则被外孙汉武帝尊为“平原君”,她的第一任丈夫王仲被追封为共侯,臧儿病逝后,和第二任丈夫田氏合葬于长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