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名校资讯,小墨,图片来源网络

不给孩子立规矩,怕孩子好习惯养不成。

给孩子立太多规矩,怕影响孩子的自由成长。

拒绝给孩子贴标签(给孩子立规矩要就事论事)(1)

生活中,我们总遇到过类似场景:

1)已经和孩子约定,就看1个小时电视,也跟孩子明确过了“电视看太长时间对眼睛不好”,但是关电视机的时候,他还是大哭大闹。跟他讲道理,照样行不通,越哭越厉害。

2)在餐厅吃饭,总能看到几个熊孩子跑来跑去,服务员过来提醒说让孩子不要乱跑,以免在服务员上菜时被烫伤,于是只好很不好意思的吓止孩子。

家长明明跟孩子立好规矩了,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可孩子就是做不到。

那立规矩到底有没有用呢?其实这问题不在孩子身上,也不在规矩上,而是在立规矩的家长身上!

立规立对了,可以让家长少走很多弯路!

一、就事论事,别给孩子贴标签

立下的规矩,如果孩子做不到,可以三令五申,或者换用别的方法,但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例如:

1、你就是个惹祸精,动不动就跟同学打架,真是受不了你;

2、你就是起床困难户,磨磨蹭蹭,又要迟到了;

3、你就是挑食宝宝,太难养了。

......

家长可以想想自己的童年时,“自闭症”“叛逆”“多动症”“太内向”“话痨”“不合群”“暴力狂”“胆小鬼”“窝囊废”“笨蛋”“懒蛋”“大马虎”……这些标签,你中过几个?

家长请撕下一切标签 ,学会就事论事。别让固话限制了孩子的发展,花都是一朵一朵独立地开,家长在旁守候就好,别粗暴地把他们裁剪成你想要的样子。

二、给孩子立规矩时,信息要简短明确

这就好比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假如希望孩子早点起床,家长就要明确的告诉孩子,几点起床,几点出门,如果没有及时起来,迟到的话,后果是什么,孩子是否能接受。这些都要和孩子提前表明清楚。

在给孩子讲规矩的时候,信息要简短,不要问“可不可以”、“好不好”,最好只用一个词、一句话来表述你想让孩子做的事。

“孩子,吃饭的时候不能看电视。”

“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不能玩手机。”

“宝宝,自己下来走路。”

......

类似如此的简单坚定的话语,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不需要也不能商量。

拒绝给孩子贴标签(给孩子立规矩要就事论事)(2)

三、给孩子立规矩,要有指向行为

孩子不守规矩的时候,会让我们手足无措,充满无奈。

在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家长可以尝试这用具体的话语去描述,让孩子更有具象的了解。例如说:

1、对比“收拾房间”,孩子更乐于听从“把被子叠整齐,把积木放进收纳筐,把拖鞋放到门口摆齐”这样的指令。

2、对比“乖乖吃饭”,“在凳子上坐好吃饭,吃完之后再去看电视”更容易让孩子理解和接受。

四、不是没有规矩,而是父母带头破坏规矩

我们总是要求孩子,放学后几点做完作业,几点睡觉。可孩子呢,重来不执行,做作业时玩手机,考试前复习又看电视,到睡觉的点了,又熬夜看书。

家长在冲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有留意过他们的困惑吗?

孩子想问:总让我们守规矩,你们自己呢?天天催我做作业,按时吃饭睡觉,你们自己下班后就追剧玩游戏!

生活中,我们还看得如下场景。

坐地铁时,很多家长都把手机音量调得很大,开开心心的看着电视,说好的公共场合要注意安静呢?

过马路的时候,家长刚教孩子要注意安全,转眼就带孩子闯红灯,这算怎么回事呢?孩子一脸懵!

守规矩,不仅仅是孩子,每个人都遵守,才能真正发挥强大的作用。

家长不守规矩,等于告诉孩子,你可以不守规矩!

拒绝给孩子贴标签(给孩子立规矩要就事论事)(3)

五、给孩子立规矩,父母要以身作则

有句话说的很妙,家庭是复印机,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机。

人们常说,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这不单单说的是长相,更多指的是行为与教养。

正人先正己。所以想要教育好孩子,就必须先做好自己。

对于你所藐视的习惯,孩子也很难养成;对于你从不行走的道,孩子也不会去行。父母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影响一生!

不管要立什么规矩,父母先严格要求自己做好。你想要孩子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你的修养决定了孩子的人生高度,修炼好自己,才能教育好孩子。

言传身教,给孩子做出最好的榜样!你示范得越好,对孩子的成长越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