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佛缘世家,童年的机缘使他对佛有了心得。

他貌似懦弱憨受,可在民族大义面前他刚毅处置。

他为人谦谨随和,在暴风雨来时他撑起自己脊梁。

他与少林寺混为一体,演绎着及至罕有的佛家大者风范。

达摩洗髓十八式(一代宗师武术奇才)(1)

2006年3月8日上午11点20分,为传承少林功夫奉献了毕生精力,为发扬少林禅宗文化耗尽了所有心智,为保护少林寺文化遗产忍辱负重作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目前少林寺辈分最高、被誉为一代宗师武术奇才的少林寺首座长老素喜法师在少林寺圆寂。

一时间,得到消息的社会各界人士蜂拥而来,通往少林寺的那条原本就行人不绝的山路上突然增加了数倍人流。而寺内的僧众也个个神情肃穆,整个少林寺沉浸在一片经文的诵读声中。

达摩洗髓十八式(一代宗师武术奇才)(2)

素喜法师(1924-2006年),俗名耿,幼名栓柱,生于1924年农历9月27日,是离少林寺咫尺之遥的河南省登封县城关南街人。父母就是少林寺的居士,父亲是个书摊先生和寺院里的大师们关系甚好,年少时因家境贫寒无法度生漂泊流利,在讨饭途中因饥寒交迫时受到了少林僧人的救助,从而在幼小的记忆中就有了佛是最好的信念。

1936年,大师出家到嵩山少林寺为僧,拜第29世主持僧贞绪大和尚为师 。开始时每天砍柴,挑水,在伙房做杂役,当时贞绪看这个他干活勤快,做事忍让,为人和善,开始教他少林武学。众僧也都很喜欢他,平时争着教他武术。师傅出家后努力学习,早晨在私塾读四书五经,白天上殿念经,晚上练习武术,并最终成为少林寺著名的"武"上高僧。

达摩洗髓十八式(一代宗师武术奇才)(3)

1937年8月17日在嵩山少林寺达摩亭拜河南省嵩山少林寺永化堂上传曹洞正宗第四十三世、雪庭福裕禅师下第二十九代嗣祖沙门、住持大和尚贞绪禅师为师剃度出家,得赐法号素喜,字清心。

1941年9月在西安大兴善寺心道法师座下得授三坛大戒,1955年得贞绪禅师嘱咐嗣法传承少林曹洞正宗法脉,为河南省嵩山少林寺永化堂上传曹洞正宗第四十四世、雪庭福裕下第三十代嗣祖沙门,历任少林寺首座僧、住持大和尚、名誉方丈。

1959至1961年,恰逢遇登封三年大旱,困难时期好多人都还俗了,只有法师和16个僧人却义无反顾的一直坚持,守护着少林寺的文物佛像。那时,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法师就和留下来的16个僧人自己在塔林中间开荒种地,自给自足。

达摩洗髓十八式(一代宗师武术奇才)(4)

1990年,素喜法师第五次出来住持工作,这时僧人的生活学习开始走向正规,但寺院建设混乱,师父首先恢复了法堂、钟鼓楼以及寺院路面的硬化,还原修建了大批寺内建筑。

2006年2月25日,释永信方丈去看望法师时,法师一直抓着方丈的手重复这样一句话:"少林是禅不是拳"。这也是历届少林寺得道高僧圆寂之前都要向弟子们交代的一句话。素喜法师在病危时还记挂着少林寺,一再叮嘱要我们把少林文化传承下来。

2006年圆寂,僧腊六十九,戒腊六十五,法腊五十一,葬入少林寺塔林。

达摩洗髓十八式(一代宗师武术奇才)(5)

素喜法师一生为少林寺武术、文化的发展呕心沥血,受到人们的广泛尊重,他不仅精通佛禅,而且武术才华出众,被人誉为武术奇才,在他的同龄人中,他的少林春秋大刀,罗汉拳,十二段锦等武术造诣最高。

素喜法师在素、德、行、永等辈分排列最高,但在弟子们眼中是很普通的,他温和从不与人争长短,衣食住行都很朴素,还时刻教导他们勤俭节约。他经常教导弟子的一句话是:"忍辱菠萝蜜" ,意思是说忍让过后,你会发现就像吃了世界上最甜的水果菠萝蜜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