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不住思乡之情(挥不去的思乡情)(1)

中秋节,又名团圆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中秋之夜,月如玉盘,风清月朗,家家户户亲人团聚,其乐融融。可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而言“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居异地他乡,虽然也有好友盛情款待,肴馔可口,色味俱佳,但即便如此,我的内心总有股惆怅的情愫笼罩着,怎么也掩映不了思乡之情。

记得小时候家在农村,而中秋正是农作物和果品收获的季节,奶奶总会摆上瓜果,焚香拜祭,默祷祈愿,以求全家团圆,幸福平安。擅长讲故事的她,还会给我们讲述“嫦娥奔月”的典故。力大无穷,一心为民造福的后羿,本与美若天仙、温柔贤淑的嫦娥幸福地生活,却因心怀叵测的蓬蒙想偷取丹药,两人最终只能天各一方,饱尝相思之苦……在奶奶动情地描绘中,故事显得栩栩如生,我们听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还数放天灯活动。天灯也叫孔明灯,据说这也是用于祈福的一种方式。一大早,放假的孩子们就会把事先备好的宣纸、糨糊、细铁丝等统统拿出,在约定的时间和场地,大家开始动手做天灯。先用三张宣纸分别画出弧线,轻剪;接着用糨糊将边角黏合;然后用老虎钳将铁丝弯成一个圆形,中间用铁丝固定成十字,并将糊好的三锥形罩于其上;最后一步,就是在天灯的正面写下祝福,就这样一个天灯算大功告成。而万事俱备,只待夜幕降临,灯下燃烛,齐放天灯,在衷心表达愿景的同时,也享受逐灯嬉戏带来的惬意与欢乐。

在这秋风徐徐,明月皓空的夜晚,不经意间我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往事就这样轻轻地流淌,溢满心怀。曾经以为故乡是一张长长的票根,只要撕开后就能展开新的旅程,可这花好月满,良辰美景之夜,其实我更愿意与家人同庆,以聊慰多日思家的清愁。 (占素华)


来源:石家庄日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