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上的斑马线,也就是人行横道线,是行人(pedestrians)过街的安全线、生命线北京最近施划了黄白蓝三色组成的斑马线,用立体视觉效果来警示司机注意让行,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斑马线新式?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斑马线新式(斑马线也有freestyle你知道吗)

斑马线新式

道路上的斑马线,也就是人行横道线,是行人(pedestrians)过街的安全线、生命线。北京最近施划了黄白蓝三色组成的斑马线,用立体视觉效果来警示司机注意让行。

在北京丰台区方庄路蒲方路交叉路口,行人从立体斑马线上走过。

此前重庆、沈阳、武汉、无锡、三亚等城市就已经用彩色沥青路面或立体设计的形式让斑马线更醒目。要论斑马线上的创意,双语君就服沈阳。下面这三个斑马线都是铁西区的freestyle。你们体会一下。

沈阳铁西区的琴键斑马线

铁西的音符斑马线

铁西的扳手斑马线

其实斑马线的freestyle都不算事儿,真正引起大家热议的是已经成为法律的“车让人”怎样执行。

司机行驶到斑马线时,应减速缓行或停下,让血肉之躯的行人可以安全通过。新、老司机们需要认识到,“礼让斑马线”并不仅仅是一个文明交通倡议,更是对司机们行驶到斑马线区域内的行为规范。司机们需要注意了,一旦在斑马线上与行人发生事故,不管你是不是老司机,都要承担全部责任(full liability)。

其实早在“车让人”的法规出台前,BMW就已经率先发起了“BMW 好司机(BMW Good Drivers)”文明交通倡议,倡导礼让斑马线。BMW还发动经销商、合作伙伴、车主、员工,共守承诺,提升文明驾驶意识,共同为儿童营造良好的交通安全环境(join hands for children's safety on the move)。“BMW 好司机”虽然始于BMW和其300万中国车主,却不止于BMW,所有的人都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文明驾驶行为。

自从五月发起这个倡议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司机摒弃了不文明的驾驶习惯(reduce offensive driving behavior),承诺做一个好司机,坚持文明驾驶出行。尤其是遇到蹒跚学步的小朋友(toddlers)时,他们就静静地等在斑马线外,不按喇叭,开心的做一个安静的好司机。

小朋友在“安安驾校”学习交通安全知识

做“中国好司机(Good Chinese drivers)”的文明交通倡议是由公安部交管局发起的,旨在倡导驾驶员文明出行(advocate good traffic behavior among drivers),更好地为儿童营造安全的交通环境(create a safe traffic environment for children)。交管局提议发挥车企、车友会等社会力量,实现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

事实上,斑马线确实也是为了保护行人而诞生的。19世纪,汽车被发明出来。随着汽车数量的日益增长,20世纪50年代初期,英国人在街道上设计出了一种横格状的人行横道线(crosswalk lines)。看上去这些横线像斑马身上的白斑纹,因而人们称它为斑马线。

更久以前,并没有斑马线,它的原型出现在公元前的古罗马时代(Roman times)。那时已经有了马车,马车和行人混行,经常发生事故。庞贝城(Pompeii town-city)的人们为了把行人和马车分开,就修建了比马车道高出一些的人行道(sidewalks)。

同时,他们又在靠近马路口的地方砌起一块块凸出路面的石头——跳石(stepping stones)。在雨天或雨后,行人踩着跳石穿过马路,可避免趟水。那时的人肯定没有想到,这个为了保持行人衣服和鞋清洁的发明,首次将行人和马车分流,竟成了斑马线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