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看欧美小说,更准确的说是其实小说我也看的不多。其中原尾大概是求学阶段对小说都有一种“偏见”,当然这种看法大概也来自家长,因为他们会给我灌输一种看法:看小说是不务正业的。

再后来,上大学学习的专业大概也是不需要和文学挂钩的,也很少看。再后来,工作了,看什么书完全可以自己决定的时候,依旧很少看。因为这时候大概又发现了,看欧美小说,总感觉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因为毕竟看的是翻译过来的作品,不如理解免翻译的作品直接。这其中隔的是对文化的理解的不同。就如我们看一部说自己母语的电影,很多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是无论怎样的翻译都很难达到一样。

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后感三百字(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后感)(1)

在看《杀死一只知更鸟》之前,我利用碎片化时间先选择了听书。在当当和微信读书,我听了几个版本的解读版,甚至有一个十几岁孩子中英文讲读版。这样我大概知道了这本书讲的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等我真的有空来读的时候,我还是碰到了之前我对欧美小说阅读的那些“困难”。比如“人牛”是奴隶的别称,“瞎子摸水牛”是一种游戏等等。所以,一开始我阅读的,并不是很顺利,你想这些都是作者用了注释的,那些没有注释的,都不知道会有多少了。

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感受到了这本书超越母语文化之外的魅力。

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后感三百字(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后感)(2)

首先,这本书讲述人是一个刚入学的小女孩——斯库特。因为这样,读起来会有一种很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因为我们早就习惯了大人的思维,而里面几个主人公的那些想法和行动又是我们这些成年人都经历过的。我们只是忘记了,或者说我们选择了遗忘。所以我们成年人看这本书的时候是饶有趣味的,是对自己童年的一种回忆。而对孩子来说,这本书太对他们的胃口了,简直没有哪本书能这样的符合他们的思维模式。所以这也是这本书为啥如此风靡的原因之一吧。

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后感三百字(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后感)(3)

其次,这本书一开始就给读者设了一个悬念,而且是从一个孩子的角度。那个充满无限故事的树洞,那个传说中的怪人,那栋有着无限秘密的房子……这些悬念经由孩子的角度让人燃起了解开谜底的无限兴趣,就这一点我认为这本书就十分成功。

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后感三百字(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后感)(4)

最后,这本书所倡导的东西是超越国界的,因为这一点,会让这部作品有着永恒的文学价值。目前我所看到的是对人性的尊重。比如书中对坎宁安家族正确对待的方法的讲述,对斯库特讨厌学校老师禁止阅读和写字的要求,她的父亲阿蒂克斯采取的应对方法,就充满了变通的智慧和人性的关怀,这让我觉着仿佛不是在十九世纪的美国,而是在现在的中国。比如国内之前会要求公立幼儿园不教孩子读写,原因是教育专家认为这样符合孩子的年龄。对此我一直的看法是:教育最重要的是因材施教,如果有的孩子天资聪颖,读写对他们并不构成违和,不应该“剥夺”他们读写的乐趣。

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后感三百字(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后感)(5)

由此,我感受到这本书有着无穷的魅力。而且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无论是哪种打开阅读的方式,唯有阅读文字是最深入作品灵魂深处的方法。

注:这是对这本书第一至第八章的阅读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