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道德经最通俗最简单解读(一个不太一样的道德经读法)(1)

我的翻译:

本是强大,却安守柔弱,就象天下的溪流。象天下的溪流,就不离德,就回归婴儿般纯真。

本是荣耀,却安守屈辱,就象天下的山谷,象天下的山谷,就不缺德,就回归原木般质朴。

本是光明,却安守黑暗,就象天下的范式。象天下的范式,就不误德,就回归虚无的极致。

散化的朴真之德,就在各器物。圣人使用器物,就像国君使用官员,官员可换,道统不变。

道德经最通俗最简单解读(一个不太一样的道德经读法)(2)

我的解读:

知其雄,守其雌。与下面类似结构的意思都差不多,可以替换。这句意思是明明我很强大,但我要像弱小者一样处事,潜在的意思是不恃强凌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爱戴之类,才是合道的。

式,是古时器物,是一种衡量标准的器物。比如规或矩。

天下式,衡量天下的标准工具器物。

天下溪,不是指天下所有的溪流,是指居天下万物地位之卑下的象征物溪流。

朴,可理解为微小的道,老子常用这概念。

最后一句,是指德可散见于各器物,德受道的制约,但道的制约不是象器物般分散,是一贯的。这里老子强调下,德是道的外在表现。

道德经最通俗最简单解读(一个不太一样的道德经读法)(3)

“我的解读”栏,我稍加解释一下,如果道德经某段文章翻译出来的意思已经很明了,就不详细解读了,否则纯粹浪费彼此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