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在刘备手下是怎么死的(失去的不仅是个人的生命)(1)

张飞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蜀汉名将,却因脾气暴躁,为报兄长关羽之仇,情绪失控,鞭打手下,激起部将张达、范疆的反感,两人趁其熟睡时,将其杀害。一代名将张飞就这样惨死在自己人的手里。更可悲的是,张飞的死,引起一连串的恶果,导致蜀汉政权从此衰落,后果之严重,超出了你的想象。

张飞之死,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又给蜀汉政权带来哪些危害呢?且听尼山布衣慢慢道来。

张飞之死给我们的启示之一:领导者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纵观名将张飞的一生,不难看出,他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很难得的文武全才之一,是一位有勇有谋的英雄人物。曾经在当阳仅凭二十多人就吓退了曹操的百万雄兵;还曾义释老将严颜博得美名;更是为蜀汉政权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却因他的暴脾气,尤其是愤怒时,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成了他一生致命的缺陷。人有暴脾气,可以理解,借酒浇愁,也是人之常情。只要能节制,不乱来,或者饮酒后安静地休息,也无妨。但借酒滋事,让暴脾气任性而为,这就不是小问题了。若经常这样胡来,必然会酿成大祸。张飞听说二哥关羽被东吴杀害后,急于给关羽报仇,催促部下赶紧打造兵器,此时他的心情可以理解,毕竟“义”字当先,但却因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鞭打部下就不应该了,酿成悲剧也是情理之中。其实这不是他第一次犯这样的错误了,《三国演义》也曾记载张飞鞭打督邮的故事:刘备做了县令,督邮来视察,索要贿赂,刘备没给,督邮骂刘备,正巧张飞喝酒回来撞见,张飞大怒,将督邮拽出缚在马桩鞭打,最后刘备放了督邮弃官而走。这次也是张飞喝酒后鞭打,不同的是这次鞭打的是自己的领导,这次的结果导致“刘备弃官而走”,好不容易打下的一块根据地失去了,只能从头再来。可见,善于控制情绪是一个管理者、一个领导者必备的素质。

张飞在刘备手下是怎么死的(失去的不仅是个人的生命)(2)

张飞之死给我们的启示之二:领导者要关心体恤下属。张飞不懂得尊重、体恤下属,遇大事时就酗酒,酒后,在冲动愤怒下粗暴对待手下,不仅恶语相向,还鞭打脚踢,根本不把自己的部下当人看。这样下去,张飞的手下何以承受?必然会痛下死手,这一性格缺陷不仅害了他自己,也害了他的手下。所以,做事情一定要善待身边的人。

关于善待身边人,《左传》里记载了一个典故就是各自为政。话说春秋时,郑国与宋国是世仇。公元前607年,郑国大军攻打宋国,大战开始前夜,宋国大将华元安排后厨炖羊肉汤犒赏三军,人人都发了,就忘了一个人,就是自己的车夫。车夫心中不高兴,起了坏心思。第二天,两军大战前列阵准备开战,车夫驾着战车,拉着主帅华元,直向敌人的中军冲过去了,华元说,你疯了,我们这不是自投罗网吗?赶紧停下来。这时,车夫说了句经典的话:“酬昔之羊羹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意思是说,昨天发羊汤你说了算,今天开车到哪里我说了算。所以后来有成语叫各自为政。华元成了俘虏,宋国大败。这个战役在中国历史上很知名,就是“一碗羊肉汤引发的大败仗。”华元犯的错误,和张飞一样,没有善待身边的人。

张飞在刘备手下是怎么死的(失去的不仅是个人的生命)(3)

张飞之死给我们的启示之三:领导者不能意气用事。“张飞之死”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张飞被部下杀害的噩耗传来后,再度令刘备悲痛万分,急火攻心下,孤注一掷,要血洗东吴。孙权赶忙把降将张达、范疆的人头送来,求和、联盟、抗曹。这时只求决一死战的刘备哪里还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早把“联吴抗曹”的战略抛到爪哇国去了,意气用事,一意孤行,非灭东吴不可。无奈之下,孙权只好背水一战,启用年轻将领陆逊绝地反击。悲伤的刘备竟被“火烧连营”大败而归,一生辛辛苦苦拼下来的基业一夜间几乎耗尽,自己也落得“白帝城托孤”,在满满的遗憾中逝去。蜀汉从此衰落。可见,“张飞之死”连带影响大哥刘备的战略考虑,最终使得“桃园三结义”兄弟仨辛辛苦苦打下的蜀汉基业泡汤,教训可谓深刻!

总之,张飞之死,告诫我们:每遇大事有静气,要善于控制不良情绪;要关心下属,善待身边的人;不冲动行事,不意气决策,不要意气用事,这比什么都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