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说,我过去人生的底色是灰色的,由于我凡事向外求,而非内求,其结果是:那些年我逃过的责、躲过的难、避过的弯......无不成为我前行道路上的坑,令我至今为此买单。
人生就是一团欲望,可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能力、才华,即使机会来到你跟前,你也拿捏不住,借用查理.芒格的一句话:想要得到一样东西前,就要先让自己配得上它。
所以我们要学会向内求,让自身拥有真才实学,否则那些外在的包装、所谓的光环不过是别人的一个笑柄而已。而当你真正懂得向内求时,你才会发现:实力就是魅力,这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01 真正的强大源于心灵的强大
在知乎上有一句高赞的回答:一个人真正的强大,是内心的强大,毕竟外在过多的粉饰,终究敌不过内心的强大。
这句话我深以为然。
外在的行为是你内心的投射,一个内心脆弱的人,纵使外表装得再镇定,也会被人一眼看穿,正如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你内心是什么样子,就会表现出相应的模样。
我是一名口吃患者,之所以会得这个病,全是错误的思维导致的,也是自己给自己贴了个标签。口吃本不是病,但是口吃患者误以为口吃是病,于是猜忌、怀疑纷纷涌上心头,长此以往以后便固化了口吃的条件反射。
患了口吃病的人极其痛苦,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哪怕连说话这样一件小事都做不好,更别提成就什么大业了。此外,一次次在公众场合丢脸的记忆,令他们的自信心备受打击,变成了唯唯诺诺的样子而郁郁寡欢。
而口吃病的康复,不是从口吃现象本身入手,因为那是舍本逐末,而是从心理现象着手——口吃者要让内心变得强大,去直面口吃,并采取迂回的战术去驾驭口吃,才能看到治愈口吃的曙光。
这个过程十分漫长,需要3至4年左右的时间,而且要真心地敢于直面口吃,从而在一次次涉险过关的亲身经历下,建立战胜口吃的自信和决心,这是一个破茧重生、凤凰涅槃的旅程。
口吃犹如人生之旅中的困难,要战途中的艰难险阻,唯有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去不断挑战自我,并有策略地度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方能看见胜利的曙光,也能在人生幸福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李嘉诚说过:“鸡蛋从而打破,是压力;从内突破,是生命。”
要想获得重生,我们唯有向内求,令自己内心变得强大,而非用大量的所谓技巧,去掩饰内心的胆小和怯懦,只有这样,你才能见证一个不一样的自己,看见人生不一样的风景!
02 唯有内求,你才能掌控自我的人生
一个人真正的独立,是人格的独立,精神的独立和经济的独立。只有当你开始独立之后,你才能掌控自我的人生,无论是收获人生的喜悦,还是经历人生的至暗时刻,都能拥有“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心境,去笑看风云、品味人生的甜酸苦辣。
而要做到独立,唯有内求——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的认知;不断反思总结过往的经验;不断探寻人生的意义......这样的你,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生命的奇迹和上帝的馈赠。
我以前是一个不爱学习的人,因为一谈到学习,我会立刻感受到枯燥、乏味、压抑等,从而让我本能地将书本丢在一旁,长此以往下去,我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的竞争面前屡屡受挫、处处碰壁,直至怀疑人生。
为了改变自我,我尝试求助于他人,也听了许多成功学的课程,可万般皆苦、唯有自渡,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那些人说的道理尽管听起来很有理,但总是无法解决我心中的苦楚和困惑。
于是,我开始向内求,经常走在一条绿树成荫的小道上,苦思冥想解决之道。
美国有一句著名的谚语:当你想做一件事时,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我发现了症结所在:是我完美主义的心态在作祟,我总渴望把每件事做到极致,可就是这样的想法,令我迟迟不敢迈开第一步。
比如,我看书要逼迫自己看一天,复习功课亦是如此,而这样的想法无疑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毕竟大脑的本质是贪图安逸的,你越是这样严格要求自我,大脑越是会本能地排斥,其结果可想而知。
在有了这层认知之后,我开始借鉴古人“劳逸结合”的思想,不再强迫自己必须怎样,而是抱着“完成比完美”的心态,每天努力一点点,一旦在学习的过程中稍感厌倦,我就主动休息,或者切换频道,去聆听音乐或是散步,然后等精神稍感放松之后,再去学习。
在坚持了这个方法一段时间之后,我慢慢变得热爱学习了,也能将学习与快乐的感觉相互捆绑,从而发自内心地将学习视为一辈子的爱好,无论成功与否,无论结局如何!
而当我热爱学习之后,周围的一切开始变了,原本经常意志消沉的我,慢慢地变得有自信了,也感受到学习的力量——无论经历人生怎样的失败和挫折,我都能重头再来,重新开始,去迎接人生路上的狂风暴雨、风刀霜剑。
古人云:有因必有果,种善因,得善果。由于我调整了学习的心态,养成了爱学习的习惯,我得以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成为了演讲冠军、签约作家,掌握多项技能等,这样也令我更有信心在社会上立足,去拥有可以自我掌控的人生!
很多人都渴望依靠别人,这样的人生看似轻松一时,实则痛苦一世,因为你会终生活在别人的世界中,整日担惊受怕、瞻前顾后,害怕别人的一句话,就让你一夜回到解放前。你每天活着如同一具被提线的木偶,整个人身为形役,心为物役,过着行尸走肉般的日子。
而假如你渴望摆脱这样的命运,你唯有内求,通过养成学习的习惯,获取知识和及技能,这样才能收获精神和经济上的独立,成为一只展翅于天地间翱翔的雄鹰,去搏击长空,找到属于自我的自由天空。
03 通过内求找到一辈子的挚爱,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有一句话说得好:人生如果没有方向,就像行驶在茫茫大海中的船,无论风从哪边吹,都是逆风。
而人生的幸运与否,就是在于你是否能在年轻时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有些人无疑是上帝的宠儿,早早就知道这辈子应该做什么;有些人在不断试错之后,兜兜转转总算找到终生的志趣,从此过上了有意义的人生;而有些人也许一生都无法找到人生的目标,在岁月的流逝中蹉跎自己的生命......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非常著名的心理研究实验,实验的对象是1970年从校内毕业的天之骄子们,心理学家和观察员们对他们进行了长达25年的目标研究,试图以一种科学的方法画出这些哈佛精英的人生轨迹。
研究发现,在这类出类拔萃的莘莘学子中,仅有3%的人有清晰的长期目标;10%的人有清晰的短期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不知道未来具体想做什么;27%的人完全没有目标,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
25年之后,这些对目标持不同态度的哈佛学子生活的状况又是如何呢?
没有目标的27%的人,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经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目标模糊的60%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的10%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地被达成,生活质量稳步上升,他们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
有十分清晰长期目标的3%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的努力,25年之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等。
由此可见,要过上有意义的人生,是否能通过内求,找到内心的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当你拥有了目标之后,你才不会将生活过得琐碎,而是把那些琐碎凝聚在一起,去实现你的人生目标,这样你就能收获人生的精彩,他人的掌声。
台湾漫画大师蔡志忠老师曾说:“努力是没有用的,唯有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事,把它做到极致,无论做什么没有不‘成功’的。”
蔡老师绝对是命运的宠儿,他从3岁半就开始思考人生,在4岁半已决定“我要一辈子画画。他曾在梁冬的访谈节目中提到:“人的一生其实很短,我们应该早点想通,这一辈子到底要来干什么?”
很多人一辈子都找不到所爱,只为别人而奔波,为别人而活,而蔡志忠老师一辈子热爱思考,擅长自学,将每件事做到极致,才能成为很厉害的人。
通过内求,不断地试错,找到心之所向,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唯有这样,你才能不留恋于外面的花花世界,知道自己的人生使命,始终朝着心中的灯塔,缓慢而坚定地前行,至于那个结果,就交给时间。
写在最后
我们来到人世间,就是一场艰苦卓越的修行之旅——修的不是追求外在物质的丰硕,而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毕竟人生的幸福不是快乐,而是没有痛苦。
要让自己内心宁静地过好人生的每一天,我们不该过多地向外求,而是要积极地向内求,去找到自己一生的挚爱,令自己的心灵变得强大,从而舞出属于自己的绚烂人生,毕竟这样的人生才波澜壮阔,这样的人生才值得一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