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让鱼儿游公众号

为了搞清楚汉江中下游重要水生生物栖息地的现状,在《长江保护法》实施一周年之际,让鱼儿游团队调查了从丹江口到孝感市汉北河口汉江中下游的基本生态环境现状。

这是本次调查的第三篇文章。

很多年前,因为聚集在襄阳崔家营航电枢纽大坝下的一群鱼,我第一次来到襄阳。

那一年,数万条洄游的鱼儿聚集在大坝下,打算去上游产卵,无奈过不去,只能用娇小的身躯撞击大坝。有人心疼鱼儿,有人却干起了趁火打劫的勾当,开始肆意捕捞,随后被渔政制止。

很多人以为崔家营航电枢纽没有设置鱼道,但事实上,崔家营航电枢纽是中国第一座设置鱼道的航电枢纽。

为了帮汉江的鱼儿游讨回公道,我们走访了多个部门,想要知道航电枢纽实际的过鱼效果。但实际情况是,我们并未能实现去现场看看的目标:想知道崔家营航电枢纽鱼道的秘密,难于上青天

崔家营航电枢纽建成12年了,其鱼道运行估计也积累了不少数据。而关于这个鱼道的过鱼效果,6年前,我们没能知道,6年后我们依然不知道。

目前唯一有据可查的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于2012年9月19日至26日,对鱼道过鱼效果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监测,监测认为鱼道过鱼效果较好。

汉江河鲤鱼草鱼洄游吗(汉江的鱼如何洄游)(1)

汉江河鲤鱼草鱼洄游吗(汉江的鱼如何洄游)(2)

崔家营鱼道

2017年,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通过投标的方式,承担了崔家营鱼道的过鱼效果监测评估。7-9月经过现场勘察和采取相关改进措施,鱼道过鱼效果惊人,在鱼道上游中都观察到鲢鱼的跳跃,四大家鱼及翘嘴鲌等蜂拥而上、成群上溯。崔家营鱼道中已采集到的种类达29种。

而汉江水产研究所所长李修峰介绍,汉江中下游共有鱼类75种,分别隶属于14科56属。

鱼道肯定是有效果的。鱼道的过鱼效果需要长期监测才能知晓,而依托于监测的鱼道后期运营和管理才是鱼道的灵魂所在。

显然,作为汉江上第一座拥有鱼道的水利枢纽,崔家营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包括接受社会监督。汉江在建的水利枢纽大都设置了鱼道,崔家营作为先行者,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进行鱼道运营。

有意思的是,崔家营航电枢纽同时也是汉江襄阳段长春鳊国家级水产资源保护区的末端。

作为鲤科鱼类,长春鳊栖息淡水中下层,草食性。生殖季节到流水场所产卵,卵飘浮性。显然,崔家营库区适宜其生存但不适宜其产卵。

汉江河鲤鱼草鱼洄游吗(汉江的鱼如何洄游)(3)

更有意思的是,汉江下游的几处水产保护区,襄阳长春鳊保护区的管理是最差的,受开发的影响是最多的。

费了老鼻子的劲,才勉强搜索到它的大致范围,分为两段:东段从汉江支流唐河、白河的两河口断面到汉江崔家营大坝,西段从汉江牛首到崔家营大坝。

汉江河鲤鱼草鱼洄游吗(汉江的鱼如何洄游)(4)

汉江河鲤鱼草鱼洄游吗(汉江的鱼如何洄游)(5)

汉江襄阳段

我们在保护区范围沿线,未见任何标志牌和警示牌。只有水源保护地的牌子。建议襄阳职能部门在保护区范围内设置界限,立上公示牌,促进公众监督和参与。

在鱼梁洲公园的河滩地上,发现了粗壮的不知道用途的管道。

汉江河鲤鱼草鱼洄游吗(汉江的鱼如何洄游)(6)

长春鳊保护区自确定以来,庞工大桥和襄阳东西轴线道路工程均对该保护区造成一定程度影响。

不知道当时在襄阳段划定保护区的依据是什么?对于长春鳊这种需要流水来产卵的鱼类来说,襄阳段的汉江因为崔家营水利枢纽的存在,净水环境对鱼类产卵并不友好。

而目前从管理上看,这个保护区并不合格。很多疑问待解。

但我们还是希望,崔家营航电枢纽的鱼道能够尽快设立公众开放日。这关乎汉江未来鱼类的命运。

文章来源:让鱼儿游公众号

原文链接:汉江的鱼如何洄游,仍是未解之谜

#域见湖北##襄阳##水电站##鱼##汉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