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品的总督如果升官能不能直接晋升正一品大学士?这是读者留下的一个问题,希望御史能写一篇相关的文章予以解答。

古时候尚书对应现在什么官职(总督都是从一品)(1)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要说清楚来龙去脉,恐怕也是要颇费周章的。因为从文献的记载来看,总督升任大学士似在可与不可之间。当然说得更严谨一些,总督是不能直接升任大学士的。

总督不算真正意义上的从一品

清代官员晋升相比明代而言,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即按布按阶循序而上,很少有滥提、乱提的现象。

通俗地讲就是官员升迁一定要逐级升任,特殊情况也是有的,比如正七品知县按例升任从五品散州知州或正六品京县知县,这是因为地方官制中,没有从六品的正印官。

总督的原品是正二品,因为加了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衔,故而通常都称总督为从一品大员。

古时候尚书对应现在什么官职(总督都是从一品)(2)

实际上在吏部的官方档案中,文职只有协办大学士、尚书、左都御史被列入从一品的行列,各省总督被排除在外。

在从一品与正二品之间,总督另列一档,称“正二品加从一品衔”。同理,巡抚与各部侍郎也不在一个档次,称“从二品加正二品衔”

所以从清代官制的层面而言,总督并不算是真正的从一品大员,地位略低于各部尚书。

这是因为,清代的加衔与原品是不能画等号的,加衔仅仅是为了加强权限而赋予的一种荣誉性的称号,原品之官员只能享受加衔品级部分的权力。

也就是说,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其目的仅仅为了节制辖区内的绿营,却不能履行兵部尚书的职责。用现在的话说,就好比是省部级干部享受副国级待遇。

古时候尚书对应现在什么官职(总督都是从一品)(3)

《光绪会典》、《清史稿·职官志》中对官员晋升有严密的规定,每一个品级都有相应的岗位划分。比如从四品知府出缺,按例由御史、郎中、顺天府治中、盐运使运同、府同知、直隶州知州升任,其他岗位不在应升序列。

正一品大学士出缺,规定只有协办大学士、尚书、左都御史可以开列请旨。

奇怪的是,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总督晋升,应该升任何职?这也证明,总督晋升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需要皇帝亲自来安排,故而吏部条例中没有列入。

总督晋升多为尚书

总督乃封疆大吏,论权力地位不输各部尚书,甚至还能略占上风。从官员个人的角度来说,大多数人也更愿意出任总督而不愿在京为尚书,这是由清代的体制决定的。

古时候尚书对应现在什么官职(总督都是从一品)(4)

更多时候,总督干得好都是平行调任,比如闽浙总督调两江总督,湖广总督调直隶总督等等。

总督奉旨调至京城的情况也是常见的,一类是政绩十分突出且是皇帝认可的心腹重臣,这类总督属于重点培养对象,他们往往会在尚书任上中转,然后入阁拜相兼任军机大臣。

福康安、尹继善、陈宏谋等皆属此类,他们都有担任各部尚书的经历。

需要指出的,总督调任尚书,很少有在礼部、工部任职的。礼部尚书由于任职资格高,都是在京的翰林官担任;工部地位低主要负责工程一类,与总督的业务不匹配。

还有一类是年纪大或是政绩不突出、皇帝不太认可的总督,把他们放在地方确实不放心,但念在他们效力有年的份上,也会调至京城担任尚书。这类总督到了京城,无非是养老而已没有晋升空间。

古时候尚书对应现在什么官职(总督都是从一品)(5)

雍正以前,外省总督虽然尊贵却也没有兼任大学士的特例。鄂尔泰是清代以总督兼任大学士第一人,他任云贵总督时推行改土归流很有成效,雍正帝令其兼任大学士。

乾隆朝以总督兼任大学士的案例稍微多一点,但直到道光时期总督兼任大学士的情况都不是常态。

道光以后总督兼大学士较为常见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以后,大清王朝从原来的一口通商变为五口通商,外交事务逐渐与内政平行,地方督抚也因此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古时候尚书对应现在什么官职(总督都是从一品)(6)

从道光晚年开始,不少总督兼任大学士头衔,像我们所熟知的两广总督琦善、叶名琛等,分别晋文渊阁、体仁阁大学士。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以后,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集团不断崛起,逐渐形成了内轻外重的局面。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湘、淮军领袖,因镇压太平天国、捻军起义有功被封为侯、伯等高级爵位,他们在担任总督的同时,被授予协办大学士、大学士之职。

不过晚清时期的内阁大学士,其含金量已不能与总督相提并论,朝廷授予总督大学士也仅仅是荣誉性的,锦上添花而已。但话又说回来,有总比没有强,李鸿章若是没有文华殿大学士一职,人们也就不会称呼他为“李中堂”了。

古时候尚书对应现在什么官职(总督都是从一品)(7)

总结一下,理论上总督是不能直接晋升大学士的,必须在尚书任上过渡一段时间。晚清时期有特例,但总体来看总督很难一步登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