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陈怡

摄影 | 季俊辉

周一下午,随着评弹表演艺术家陆锦花的一曲《声声慢》,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第三届二次会员大会暨科技会客厅“春日时光”科艺活动在上海科学会堂拉开帷幕。

古诗词学者提问科学家有哪些(古诗词学者提问科学家)(1)

中科院院士、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理事长金亚秋为活动致辞。上海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兴发为中科院院士、红外及遥感科学家匡定波,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遗传学家曾溢滔和著名指挥家曹鹏颁发学会顾问聘书和漫画作品。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理事、科学艺术活动专委会主任阎华主持科技会客厅“春日时光”科艺活动。

古诗词学者提问科学家有哪些(古诗词学者提问科学家)(2)

古诗词学者提问科学家有哪些(古诗词学者提问科学家)(3)

马兴发和金亚秋为中科院院士、红外及遥感科学家匡定波、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遗传学家曾溢滔和著名指挥家曹鹏先生颁发学会顾问聘书和漫画作品

“很高兴可以向科学家

请教读诗中遇到的困惑”

中国古诗词中的许多金句、名句常常是写天气的,而且是写比较特殊的天气现象。在这年后第一个阳光暖照申城大地的日子,活动主办方邀请了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技术总工程师、首席预报员戴建华到现场与科学家、艺术家们共同探讨气象科学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古诗词学者提问科学家有哪些(古诗词学者提问科学家)(4)

就“燕子姐姐”陈燕华朗读的古诗《枫桥夜泊》,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方笑一在现场提问:“一般大家会看到雨满天、雪满天,那么,诗中的‘霜漫天’是如何产生的呢?”他表示,这也正是他喜欢参加这类科艺融合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向科学家们请教自己在读诗中遇到的困惑。戴建华告诉大家,霜是气温急剧降低后,在固体的接触面上产生的结冰现象,一般出现在晴朗寒冷的天气,由辐射降温引起。“霜满天”对于像他那样研究自然科学的人来说,也并不容易理解。“是不是因为诗人体感冷,所以觉得仿佛周身都披着霜?”他期待艺术家们对此能展开更合理的想象。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乔颖、美术评论家林明杰也分别与戴建华探讨了郑板桥和普罗旺斯时期的凡高等艺术家绘画与当时当地的风物、气象的关系。

古诗词学者提问科学家有哪些(古诗词学者提问科学家)(5)

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赵晓刚和旅意男高音歌唱家张帆涛演唱了歌曲《凡人歌》和《这世界那么多人》。

古诗词学者提问科学家有哪些(古诗词学者提问科学家)(6)

著名主持人于立朗诵了诗歌《生如夏花》。

古诗词学者提问科学家有哪些(古诗词学者提问科学家)(7)

古诗词学者提问科学家有哪些(古诗词学者提问科学家)(8)

教育部“长江学者”、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首任执行院长胡洁和艺术脱口秀创始人罗依尔对谈了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当代敦煌艺术形态智能创新和持续发展。

古诗词学者提问科学家有哪些(古诗词学者提问科学家)(9)

上海纽约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夏光宇独唱了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和《玫瑰三愿》,并与机器人一起在银幕内外合作进行了表演。

古诗词学者提问科学家有哪些(古诗词学者提问科学家)(10)

复旦大学教授、中国自动化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张军平由此介绍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运用在音乐创作和表演领域的新进展。

古诗词学者提问科学家有哪些(古诗词学者提问科学家)(11)

多媒体钢琴的发起者、著名钢琴家宋思衡表演了与台下观众互动的现场即兴演奏。

古诗词学者提问科学家有哪些(古诗词学者提问科学家)(12)

古诗词学者提问科学家有哪些(古诗词学者提问科学家)(13)

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绿色化学工程与发展中心工程师张黎明表演了小提琴独奏《金色的炉台》,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光电储能材料工程师陈怡和用钢琴为之伴奏,著名作曲家陈钢作点评。

古诗词学者提问科学家有哪些(古诗词学者提问科学家)(14)

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副理事长、长江学者、杰青、973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曾凡一带来女低音独唱《当我们年轻时》和《需要》。

科艺融合走向社区、学校、长三角

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副理事长金江波在会上作学会2021年度工作报告。他介绍,在市科协的指导下,学会2021年度全面提升了学会对会员的服务水平、对领域的引领价值和对社会的辐射作用。三届二次理事会后,一方面,新设的科学艺术教育、科学艺术活动、科普文创、数字化艺术、空间艺术等5个专委会纷纷开展工作,立足所在的跨界融合领域,形成项目化的推进路径;另一方面,为提升会员归属感和荣誉感,进一步加强学会的品牌影响力,科普文创专委会完成了学会VI体系(包括LOGO 、会员证等)设计,并推出了包含各种功能和福利的会员证。

在此基础上,学会重点从3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科艺融合为“科技会客厅”注入新内涵。于5月和9月分别承办了主题为“永远是是少年”和“天地之间 科学筑梦”的两季“科技会客厅”活动,均取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瞩目和高度评价。

二是科艺融合为“科普全生态”赋予新注解。学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将科艺融合下沉到社区、园区、楼宇,走进大学、走进长三角。

三是科艺融合为“城市软实力”奏响新共鸣。去年5月,由学会主办、科艺教育专委会承办的“科普大师课”走进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围绕《高等科学与技术》等主题先后组织了分别由金亚秋理事长和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原台长赵君亮、复旦大学教学名师刘旦初、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育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教授赵超等领衔的4场大师课,引起热烈反响。学会与第一财经、东方智库等联合承办的《融书房·交集点》系列电视访谈节目先后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创立院长胡洁、上海中心总设计师夏军、上汽集团全球设计总监邵景峰等专家,围绕“未来上海的交通生命体”“双碳背景下的智慧建筑”“探星问月的上海密码”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科艺融合商圈行”用数字化展陈点亮文商旅,从上海的陆家嘴正大广场到兰州的最高地标亚欧国际大厦,由学会主办、科普文创专委会承办的“微缩世界”科艺融合特展特展充分利用数字化艺术和微缩展陈的数字技术和AR展陈手段,以微缩视角演绎了城市更新历史和寰宇世界大观。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上海科协视频号,

我们将挑选精彩片段进行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