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钧正平工作室·中国军号 作者:三寸日光,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穷山恶水出刁民是怎么回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穷山恶水出刁民是怎么回事(吃着人血馒头)

穷山恶水出刁民是怎么回事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中国军号 作者:三寸日光

这个世界,有一些人唯恐天下不乱。战争,对于当事国的百姓来说是一场灾难,但对于他们来说,是一座“金矿”。没有敌人,他们就制造出假想敌,没有战争,他们就渲染出战争。反正,哀鸿遍野、生灵涂炭不是他们所关心的事项,怎么坐收渔翁之利,大发战争财,才是他们重视的议题。

他们是谁?作为世界第一大军火销售国的美国军火商,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

有媒体近日报道,俄乌冲突以来,洛克希德·马丁等美国军工企业已经从中赚取了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巨额利润。其中,洛克希德·马丁公司27%的收入来自F-35的销售,可谓赚得盆满钵满。正如美利坚大学历史学教授彼得·库兹尼克一针见血地指出:“战争对于美国来说是笔大生意。”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为何能成为美国军火商的提款机?

就拿俄乌冲突来说,作为背后的最大推手,美国政客一方面拱火浇油、加剧冲突,将大量武器源源不断地送往乌克兰。另一方面,他们又竭力造势施压,通过渲染外部威胁,诱使北约各成员国大幅度增加国防开支。当地时间7月22日,美国宣布再向乌克兰提供价值2.7亿美元的最新一批军事援助,包含火箭炮系统等多种武器装备。这批武器装备从哪里采购?答案不言自明,当然是来自美国军工企业。在俄乌冲突中,美国军火商可谓是“最大赢家”。就连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詹姆斯在接受采访时也透露,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全球多国对该公司的产品需求大大提升。

一边是美国政客不断拱火激化矛盾,一边是美国军火商赚得盆满钵满,这里面又存在什么猫腻?

可以说,美国政客与军火商之间的密切关系,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在金钱政治的演化过程中,美国形成了由军方、军火商、国会议员、国防科研机构、智库等组成的军工复合体,并深入到整个社会肌理。且他们之间有着一套隐秘的运行逻辑——军火商为了自身利益,以政治献金、游说、收买智库等方式影响国会议员或政府官员的外交和国防政策,确保政府在军事上维持或增加庞大开支。他们还鼓动政府制造地缘政治冲突甚至发动战争,以扩大军火贸易规模、增加订单合同数量。

据统计,美国军火商为了获取利益,在过去20年里总共花费了2.85亿美元的政治捐款和25亿美元的游说支出。过去5年间平均每年雇用700个说客,人数超过国会参众两院议员总和,可见这支队伍的庞大。

此外,美国独特的“政商旋转门”机制也为整个军工复合体利益链条提供了“绿色通道”。通过这扇“旋转门”,出则为商,入则为官,比如美国前任五个国防部长中就有四个来自五大头部军火生产商。而反过来,一些政府官员离职或退休后,也会进入军工企业充当顾问。这样一来,军火商与政客的利益不得不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教授克里斯·科因就曾指出,特定人员在政府机构与私营部门之间来回任职的“旋转门”机制,已成为美国军工企业操控联邦政府政策走向的重要工具。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发动战争可能并非出于冷静的战略权衡,而更多的是掺杂了个人私利。此前,《华盛顿邮报》一篇题为《关于战争的真相》的文章就印证了这一点。据长达2000多页的美国机密文件显示,在明知入侵阿富汗会让美国得不偿失的前提下,利欲熏心的美国政客和军火商还是发动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而他们又从中获得了多少私利呢?根据美国布朗大学去年发布的“战争成本”研究报告显示,自2001年发动阿富汗战争以来,美国军费支出累计超过了14万亿美元,其中的“三分之一到一半”落到了美国军工企业手中。洛克希德·马丁、雷神等美国五大军工巨头更是从中分得了高达2.02万亿美元的金额。

没有所谓的“民主灯塔”、“人权卫士” ,有的只是道貌岸然、利欲熏心。为了给军火生意创造刚性需求,美国军工复合体热衷于将美国的对外政策往战争冲突的方向上推动。即便“反恐战争”以失败告终,也并不妨碍美国军工复合体继续炮制新的战争或炒作各种“威胁论”,来为自己“输血”。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美国政客等人自然不会放弃任何可以激化矛盾、搅乱世界的机会。

长期以来,美国已经欠下了累累血债,如今,这架“战争机器”仍在隆隆作响,不断给世界带来新的动荡与不安。面对那么多无辜逝去的生命,不知赚得盆满钵满的军工复合体,那些美国政客和军火商们,有没有一丝良心不安?

(钧正平工作室·中国军号出品)